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教育札记’ Category


这里没有王者:有关科学精神的社会认识问题

十月 19th, 2011 by 小石

柴静对中国最年轻博士(16岁)张炘炀的专访中,一个比较引人注目和刺耳的字眼是,张炘炀说他想要成为一个“王者”,要不然就没有地位。 (柴静访谈的视频) 我不知道张炘炀所谓的“王者”指什么,诺贝尔奖项或许能刺激科学的发展,但严肃地说: (1)科学更为浓厚的传统是,把自身完全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注重观察和思考的积累,不断揭示它的秘密,并享受这种探索的过程。 (2)大多数科学家都非常乐于分享彼此的发现,相信这样能刺激更多的发现;在科学共同体的共建和青年科学家的培养上,又非常具有服务意识,甚至甘为人梯的精神。 (3)而且优秀的科学家总是把人生的重心放在最基础的工作上,注重自己的工作和“科学共同体”的联系,以及通过科学整体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Tags: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有关神童的社会认识问题

十月 19th, 2011 by 小石

柴静访谈中国最年轻的博士,北京某大学数学专业16岁的张炘炀,通过对作为神童张炘炀幼年、大学、硕士、博士等阶段的追述,和个人与家庭、与同学、与社会等紧张关系的揭示,对神童教育或者“拔毛助长”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柴静访谈的视频) 我的看法是: 1、一个孩子因为对数学或者其他领域的兴趣,他可能会直接请教各种专家学者,甚至跟着他们研究班学习,这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知识涉猎过程(学识)。但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追逐学士、硕士、博士这些名头上,那实际上是,我们不仅在扭曲人的成长过程(身心),也在把教育变成“升级打怪”,教育本身也就成了受害者。许多捍卫教育的人,往往也成为捍卫这种打怪游戏的牺牲品。 2、这里基本的问题是,(1)如果孩子正常涉猎知识的过程不被打断,可以请教各类专家学者,甚至跟着研究班学习,那么,教育部门、家长及社会包括媒体,应该如何来对待?(2)另外,在目前教育部门和社会尚未对“神童”或者任何孩子的兴趣培养做到“因材施教”的情况下,家长或者说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3)对理论工作者来说,“神童教育”或者说“因材施教”的要求,给现代教育理论或现代教育体系的设计提出了什么问题? 3、说白了就是,柴静质疑的指向是有待进一步分析的。“神童教育”的实质是对因材施教的探索。而因材施教的要求和目前学位教育体系之间的冲突,通过“神童教育”的所谓问题被放大了。 另外,我比较好奇的是: 院士王林等翻译的美国作家布鲁斯·谢克特所著的《我的大脑敞开了:天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传奇》中,描述了布达佩斯曾经群星璀璨,其中不乏许多人曾被誉为神童,那么,怎么认识科学教育,以及布达佩斯的那些神童是如何成长的?

Tags: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转]谢英俊:强化「师徒制」建筑设计教学的尝试

十月 10th, 2011 by 小石

(编者按:把“师徒制”先放在一边,我觉得,谢老师首先对他看到的当前建筑教育和实践中的问题,做了比较清楚的介绍,这个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至于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只能从“师徒制”入手,这个是可以探讨的。另外,关注通识教育的朋友,也不妨先多听听一些老师对各自专业教育的反思,再作分析、判断。) 师徒制的教学方式,在建筑设计这个专业里,曾经是很重要的成分,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它悄悄的退出了。同学们在白茫茫的云雾里,自行摸索、自由飞翔。 老师们弱化了引导,强化了批判;同学们少了做,多了想,弱了手,利了嘴,更多的是两眼茫茫然,不知所措,即便卯足全力、挖空心思,翻遍杂志、抄遍新潮的设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指程绍正韬老师、廖伟立老师、和我),在建筑设计上,平日所思所努力与经营的,不论是美学的追求,设计的作为,离同学们习作过程中所碰触到的,有太大的距离,往往在交图的最后阶段才进入状况,但又必须结束,连可以互动、分享与沟通的机会都不存在。这是必然的学习过程吗? 当程绍正韬老师基于此,邀我与廖伟立老师参加他主持的教学组,试图改变这种状态,以「师徒制」的教学方式作个尝试,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跟着做,在已有的基础上前行。多做、多动手、多观察、多记录、多体验、减少无谓的摸索,尤其是较有真实感的课题、较实际的案例,能有全方位的观照,而不是片面、支离破碎的情境虚拟,我欣然答应。 全方位的关照 由于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建筑系前接触的几乎只有死硬的教科书与参考书,升学压力又让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对生活与对空间体会的经验贫乏,面对建筑设计牵涉广泛、综合性的作为,很难进入状况;而建筑系的学习过程,面对的又是支离破碎的专业课程,像玩拼图游戏一样去拼凑完整的建筑图像,因此同学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五里雾中摸索。这次训练的重点是希望同学们,在离开学校之前,来一次能全方位关照的学习。 无疑的,这种的教学方式,课题的选择也是成败的关键,恰巧同学们参与了02年我们工作室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的「社区建筑的原生论」展览,和03年在潭南村的「协力造屋国际合作工作营」,有了既实际又充满实验性的课题。 过程中,不只是在设计上或技术上的作为,由于工作与生活在一起,如何面对生活、解决问题、用什么角度切入,由构思到房屋建成,如何将理念贯穿全程,这是全方位的学习,这全方位不就是建筑设计人所必须面对的吗?尤其对建筑的诠释,我们在协力造屋说明资料里所提到的,「建筑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工艺、美学,甚至于伦理……」、「少一点建筑作为,多一点人、多一点祖灵」如何弱化建筑,让复杂的社会意涵、文化意涵,甚至美学意涵能渗入。建筑作为的弱化,并不是消极的退却,而是更积极的将视野提高,用更宏观的角度去做全方位的关照。 是作业不是作品 学校的设计教学,同学们的设计操作一般来讲,除了推演架构的组建,再加上一些粗浅功能性的检核外,着重在「创意」与「创作」,这是趋势,尤其面对快速变异的社会,与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取向,它的价值无庸置疑;但不同于一篇文章、一幅画,建筑牵涉极广,不是一个个人意图、个人作为可完成,建筑师在这密织的网络中,只是其中的某条经纬线,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做有限的事,也就是说他的任何创作意图,是在密织的网络基础下的作为,脱离这个网络,他的作为变得无意义,在师徒制教学的角度上来讲,建筑设计学习者的作为更是被安排的、引导的,他必须顺着走,来完成整个过程。所以说,这是他们的作业而不是作品,作品是一辈子的事,作业可以阶段性的完成。 局限与延伸 实作中学习,是真正的去做,不是在太多的虚构假设条件上的作为,当然实际案例的操作,有它现实条件的限制,但如何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延伸性的作为与思辨变得非常重要,简单讲就是「小动作大论述」,也可以由此体识到建筑设计作为的严肃性。这个作业进行过程,是在BG2现地搭建完成后,才进行全面性的讨论,并与柯比意的住宅主张做比对,检核这个设计作业的意涵是什么? 手无缚鸡之力的同学们,除了体会到竟然可以用简单的工具盖一间房子的兴奋外,它还跟建立经济弱势社群半自主性的营建体系有什么关系?当社区居民可以透过这种方式用协力互助的方式营建自己的家园时,它的社区意涵又是什么? 我们强调的开放式建筑的意涵是什么?机械性的接头和构件的可平行替换,实际操作情况如何?在相关文件资料所看到的有关开放建筑,大多在技术层面上着墨,但在这个设计课题里,希望能做更广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的思考,例如零件构件是否在市面上可轻易取得,是否可以轻易互换,甚至竹木、泥土、卵石、片石、块石,是否可以随不同社群与不同环境条件下灵活使用?它所呈现的多样化与文化意涵又是什么?这些延伸性的讨论,在实作过程中变得深刻。 对建筑语汇作全面的体会 这里所讲的建筑语汇,如果仅止于形式语汇,或建筑符号化语汇就不对了,它应该扩大到空间、材料、构造、比例、光线、工具、营建行为…等等,这些都是建筑设计者的筹码与招数,必须用这去思考、去诠释、去创作,但在一般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条件的限制,这方面非常贫乏,大多停留在文学性与抽象性的思维层次,能进入建筑层面的思维太狭窄而且深度不足,这或许是当代建筑苍白贫乏的宿命吧! 但在这次的学习过程里,同学们体会到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设计作为,它的文化性与社会性的意义是何其巨大!德籍的参与者,大多以木工工匠为主体,对建筑设计与技术的看法和实质的作为,有完全不同的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做少许的设计调整,将原先较平缓的屋顶(最早与他们协议的设计图)拉高,将土台换成布农族常用的石片墙,窗户依德国农村住宅与台湾原住民家屋的尺寸改小、改低,一个完全不同、全新的尺度、比例、光线、温湿度……,融合不同文化与生活习惯的家屋出现了。 当把BG2模型与家户讨论时,在客观条件上非常能满足他的需求,但尖尖的屋顶与他们(布农族)传统家屋平缓屋顶的形式差异太大,让他无法接受,这困难的抉择,竟然让他逃到山上不敢与我们碰面,形式力量的强烈,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习作时可以想象,当无法体会这些建筑语汇的力道时,它就不属于你,你无法用它来做什么。诸如此类的种种,同学们就如牙牙学语般,学讲「建筑话」,用「建筑」去思考。 在专业分工的现代文明体系下,常让我们丧失了本能性与直观性的体识能力,看到的,甚至所作所为,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断;当收音机传来对抗SARS战斗第一线医师亡故时,描述竟然是一堆肺部那个部位的纤维化情形、心脏如何衰竭、肝功能如何如何……等医学名词,这让我惊恐到,那位医师真的不见了!不论是面对建筑专业作为或教学,真的很怕「建筑不见了」。 附:谢英俊老师发起的乡村建筑工作室。

Tags: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大学生支教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和指导

九月 13th, 2011 by 小石

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支教,不得不在质疑和反驳中艰难前行。比如,在人民大学陶行知研究会的人人网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争论: 1、潘少杰同学在“回应关于‘支教没有意义’的问题的几点看法”中写道: “对于一种行为、一种举动的意义的评价,绝不是在当时当地就能得出结论的,需要时间的检验。” 这是一种斥诸“教育的延时性”的说法。试问,支教工作中是否有必要讨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并及时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哪怕是有限的评估? 2、李宗涛同学在“迟到的日志”中写道: “其实在支教中,志愿者收获的比孩子多得多。” 这是一种“转移对象”的说法。试问,如果转移对象,仅仅从志愿者收获的角度来谈,又怎么回应其他人从孩子的角度提出的质疑:“叔叔阿姨,请你们不要来支教了”? 此外,还有各种质疑和观点,仍有待分析: •学生怎么能教了学生? •支教虽然教不了多少东西,但如果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学习,或者启发他们,就很不错了; •要支教,就要做长期支教,短期支教没有什么价值; •支教需要当地学校的配合,尤其是碰上一个好校长,那么支教的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 我想,广泛的大学生支教行动,只有放在当前农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变革的讨论场中,才能界定其实践的价值,并明确进一步行动的方向。 尤其是,怎么对大学生支教行动作出教育学上的解释,并为其实践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但仅仅从“支教”活动本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觉得可能仍然容易造成一叶障目的状况,所以,在上文(对“支教”这个词的一点不同感受)中,把“支教”活动和其他同样包含学习实践和指导的活动,比如印度喀拉拉邦“民众科学运动”等进行比较,以便对所谓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概念进行反思,我觉得仍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Tags: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1)


对“支教”这个词的一点不同感受

九月 10th, 2011 by 小石

昨晚去参加北师大农民之子社团的迎新大会,听到一个同学介绍“贵州项目”(大学生支教和调研)。她在介绍当地一个女孩的时候,用了很大的篇幅,说那个女孩那么小的年纪,要挑那么重的担子,承担繁重的家务。讲得时候饱含着同情,似乎对农村生活的艰苦也有了贴身的体会。但我在听她介绍的时候,却觉得她始终是一个外来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当地去。 因此我就在想,我们在谈到“支教”的时候,是不是首先区分了我们和当地孩子之间的不同,并有意或无意地强化了我们彼此是两种不同的角色?而两种角色又各自抱着不同的期望,以至于双方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共识? 反过来,我就在想印度喀拉拉邦的“民众科学运动”,和我们说的“支教”有什么区别?“民众科学运动”是否在突出用科学的办法,一块来解决当地的问题中,也淡化了外来者和当地人之间的角色差异,比较容易形成相互的理解和共识? 另外,我们可以观察到,为了维护支教工作的声誉,许多支教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支教同学的筛选和培训,希望能提高支教工作的质量。但是不是,也反过来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门槛,和我们倡导大家都来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存在某种冲突? 同时,为什么当地人对热心参与当地建设,但仍需要更多的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大学生,会变得不够宽容?而我们去支教的同学本身,是否因为参与社会实践,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乃至科学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一切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Tags: ,
Posted in NGO,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辨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

九月 7th, 2011 by 小石

谁都不能代替别人思考,所以说思考本身都是独立的。之所以有人强调“独立思考”,可能还是说与大多数人的思考相比较而言。而“批判性思考”,更多的是强调观念的解构,是思考的一个倾向,这种思考本身可能也是只人云亦云,未必能称为“独立思考”。另外,这些词好像都不是什么严格的概念。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邮箱使用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九月 6th, 2011 by 小石

说一件小事: 安溪福前农场的一个大姐,问我怎么给别人发邮件,她以为要打开别人的邮箱,在里面留言。而且她用的是QQ,别人给的是163邮箱,她问能不能收到。这些问题,她不问,我可能都不会去想。 原文: 小石-新阅读  22:02:23 我听说今年雨水多,夏天的茶都不好做 @金*凤*凰@  22:02:33 你回北京工作了吗 是吧 小石-新阅读  22:03:01 是,在北京做一个教育工作室 @金*凤*凰@  22:03:18 一会太阳一会雨的 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下 小石-新阅读  22:04:03 嗯,说说看,呵 @金*凤*凰@  22:04:59 手机能不能等别人邮箱呢 登 小石-新阅读  22:06:28 应该可以吧, 只要有账号和密码 我一直用一个很古老的手机,所以没有关注过,但应该可以。 @金*凤*凰@  22:07:16 还要密码吗 小石-新阅读  22:07:29 是啊,邮箱都要帐号和密码啊, @金*凤*凰@  22:09:00 就到别人邮箱留言  小石-新阅读  22:10:32 别人不给你他的邮箱密码,你是无法登陆的, 要给别人留言的话,给对方发邮件就可以, @金*凤*凰@  22:11:23 他就给了帐号 小石-新阅读  22:11:43 登录你的邮箱,然后选择“写邮件”,在地址栏输入对方的邮箱地址,给对方发邮件就可以。 @金*凤*凰@  22:12:16 哦谢谢 小石-新阅读  22:12:25 对方的邮件地址,默认为: 帐号@qq.com [...]

Tags: ,
Posted in 乡村图书馆, 教育技术,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北京的民工子弟都上学了”引发的讨论,和对改变办学监管方式的一点建议

九月 6th, 2011 by 小石

开放性的讨论,内容总是非常丰富。 昨天是新学年开学的日子,@社科院杨团 老师发了条“北京的民工子弟都上学了”的微博,引起了许多争议。 杨老师微博原文如下: 九月一日,北京的民工子弟都上学了。孩子入学只是底线,上好学任重道远。民办校中老板办学年赚几十万的消息最近屡见报端。教师月工资低到六百元,老师资格不经任何审查,以压榨教师和学生为代价的所谓教育不能容许再持续。义务教育是国家大法,政府这第一责任人必须加强监管!不可只给钱不问教师质量。 9月1日 08:21 来自iPad客户端 我稍微整理一下该微博后面的评论: 【对“都上学了”的质疑】: @0flood6 你确定都上学了?都在玩泥巴和被撵回老家了 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何必假仁假义! @睹物丝人 你说都上了学就都上了吗?谁来证明? @时永安_Andy 都上了吗?你确定? @不顺眼就一板砖 @任志强 北京1。4万学生 仅8000多打工子弟分流到其他学校 余下的6000多孩子 他们怎么办?长大了 要他们爱国? @优雅的白夜 真的都入学了吗 希望是真的 起码做到不失学。 @花言巧雨 腾讯首页说有3000多人没学上! @四角号码 回复@花言巧雨:6千多吧,说是五证还是七证不全。 @有米老板 是否真的都入学了?还有一部分号称返乡了? @长夜将明 打工子弟学校关门,影响1.4万学生,其中8千今天已转入公立学校,剩余6千呢?北京政府不会一对一追踪他们的去向,只是猜测可能返乡上学或其他去向。 @@宮鈴:2、你確定"都"上學了?還有他們是否能融入本地學生以及相關求學生活輔導,是否有單位關心並完成後續工作?3、拆掉的學校土地用途請公諸於眾,以證明政府無私。 【提示新的关停动作】: @暗流儿 刚“收拾”完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又把矛头指向民工幼儿园。近日,仅北京大兴区西门镇就有31家打工子弟幼儿园被要求于9月1日关停,否则将面临强制执行。 【质疑政府投入不足的言论】: @李达公广 政府的教育投入为什么这么少?!这是个问题。 @crstal-贝宁儿 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国家那么多钱呢?都借出去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失学?我们政府是该反思,其实我们还很穷!没必要无偿贡献,没必要。 @自得其乐chen 教育上出现的问题,首先是政府没有尽责;教育投入不足,公办学校不足,民校作为补充,这是在代政府尽责。对民校扶持不足,又是政府没有尽责。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教育支出对比来看,政府对教育是何等悭吝、何等混蛋。贫困、边远地区民办教师比民校教师工资更加微薄,这更显政府的刻薄。 @linda可可酱 为什么我们有钱建辉煌宏大的政府、公安、税务办公楼,就是没钱给教育???? @wuxianyi_V 问题不在于监管,而在于:如果政府举办了足够的有资质的学校,目前的所谓的压榨学生的民工学校,请民工的子弟去读说不定还请不去呢。他们为什么有市场?就是因为政府只知道制定义务教育法,而不实施义务教育法,不为孩子举办足够多的学校,扔下适龄儿童不管,才会造成这么多民工子弟学校! @天下-我信 政府的首先要责任不是加强监管,而是更多的投入保障业务教育。如果政府投入足够,也不至于让那些学校出现,是不? 【质疑社会公平,认同“先有学上”,或“先有再管”的言论】: [...]

Tags: ,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信仰缺失:是没有信仰,还是不知道信什么?

五月 16th, 2011 by 小石

从@TEDxFSS 看到一条微博: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可悲的信仰缺失时代,但是人是有理想的。你爱一个专业的就成为你的理想和信仰。我的一切从是从泥巴开始的,从小就喜欢玩泥巴。一旦知道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坚持走下去总会有很好的回报 -#TEDxFSS#演讲者 海晨 我的回复: 看到“信仰”这个词,昨天从@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 的网站上,看到北大社会学系的方文教授去年一个讲座的ppt:《公民认同建构中的宗教资源》(http://t.cn/hecLCd),方文老师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观察和思考。可能会有人感兴趣。 看完方文老师的讲座,我意识到,“信仰缺失”这个词可能有问题,我们可能不是“缺失”,而是现在各种信仰比较多,有时候好像各不相干,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时候又却都想讨论一个问题,却相互冲突,加上以往我们对信仰的认识可能存在偏差,要理出个头绪,或让信仰之间能够融合有点困难。 @何源 概括了上面的说法:不是没信仰,而是不知道信什么。另外,海晨在玩泥巴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让我联想到方文老师提到宗教的世俗化、私人化。只是关于“信仰”,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学术意义上,似乎包含的内容都要更加宽泛。

Tags: ,
Posted in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建议从教研员和教研室入手,来改善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

四月 10th, 2011 by 小石

刚看到这篇文章: 大学生短期支教,那人声鼎沸的乡村秀场; 短评: 很难赞同这种观点—— 1)对短期支教的批评很多,但这个事可能得反过来考虑,假如我们自己是农村的小孩,哪些事是我们自己难以办到,特别需要其他人来帮忙,哪怕帮几天忙也好,同时这些事又大学生却比较容易办到的? 2)作为志愿者,本来就不是专职人员,所以短期志愿者,肯定比长期志愿者的数量要大得多,但大多数“教育NGO”只能做些简单的组织工作,不具有结合各地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短期志愿者项目的开发能力,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 3)相比较长短期而言,关键是“对口服务”。长期工作也是由各项短期工作组成的,就像长文章也是由大量的小段落组成一样,抑或博客(日志)可以是对微博(语言碎片)的整理。但如何理解短期志愿者、小段落、甚至语言碎片,才可能带来新的突破。 4)同时,怎么能让“票友”和“专业演员”来共同为大家奉上一台好戏,是Web2.0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即UGC,用户产生内容)。这和怎么理解短期支教(或长期支教)和教师支教的关系是同一问题。   讨论: 和柳栋老师的对话—— 柳老师:谁来规划协调长期的活动? 小石:问题就在这儿。各地教研员和教研室通常最了解当地教育情况的,也最能对统筹和分解当地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教研员和教研室采用比较开放的思路,把目前当地教育部门能解决和不能解决的任务列出来,然后由教育NGO等协助组织长短期志愿者,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善。 柳老师:NGO如何取信于当地机构? 小石:和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一个道理,通过建立教育NGO行业资讯、评估机制、资金支持渠道等,建立“教育NGO的市场”,鼓励专业服务的发展。 柳老师:太快了,教育业界没有这样开放。 小石:有地方教研员和教研室愿意搞试点就可以。 柳老师:那是,只是探索者太艰辛了。 小石:是,如果教育部门或者公益基金会等愿意从经费等方面支持这样的实验,可能会好点。 柳老师:公益基金—-努力方向。 (注:柳栋老师,上海惟存教育实验室发起人,柳老师简介)   补充: 1)支教项目需要进行分类处理,比如,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当地教育部门比较关注的“基础项目”、NGO比较关注的“拓展项目”、以及志愿者个人的“自发项目”等。有分类才有可能在三者之间达成良好的沟通。 2)自身缺乏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又缺少和现有教育部门之间的协调,那么把大学生组织起来干什么、怎么干,就难免陷于冲动和盲目,而受到指责却往往是大学生。当然,“教育NGO”本身也发育不良,处境尴尬。因此,要从“教育NGO”的培育环境入手开展一些工作。 3)实际上就是协助当地教研员和教研室,来设计当地的开放教育系统。或者说白了,就是怎么把教育部门和学校改造成“开放平台”,让“教育NGO”和大学生等提供第三方服务。 4)“短期支教”不等于“农村支教”。我只是把大家从短期支教中看到的问题,引导到对教育教研工作的思考上,进而跳出长期短期这类表面问题,关注“开放平台”和“教研网络”的建设。要找试点的话,并不限于城里学校还是农村学校,甚至城里的“重点学校”也不可能包办所有事务,都存在类似需求。 参:更多讨论。

Tags: , , ,
Posted in NGO,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