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开放教育’ Category
浅谈家庭教育话题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变化
二月 17th, 2019 by 小石
主要是和丫丫妈妈、弟弟以及高海燕老师等交流时提到的几点看法,简单记录在这儿: 话题一(和丫丫妈妈等在半塔社区家长学习圈里谈到) 孝顺的话题是个非常大的误解,孝顺说的是上行下效,是我们孝敬父母,孩子自然会效仿我们。这是对我们的要求,不是对孩子的要求。是如何严格要求我们自己,不是拿着大棒来恐吓孩子。包括感恩等也是,这里存在普遍的误解。否则只是成人变着法子教训孩子而已。 我是觉得需要寻找更准去的语言来描述三代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不能老是再绕这种弯弯话了,教育学需要科学的语言和方式来描述我们面对的很多。 包括大家让孩子见了志愿者老师等主动问好,说些感恩的话。我们过去的教育的确有这么要求,但我相这不是孔门儒学的要求,是后世的曲解,包括对“礼”的曲解。 孩子其实不要这样,我们成人之间学着彼此尊重就可以,不要过早给孩子过多的条条框框。相信孩子,他们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回报这个社会。 话题二(和石泳初步谈到) 反思目前的家庭教育,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近年来受西方的亲子教育影响比较大,包括把隔代教育贬低得很厉害。而我们传统的逻辑是,注意人都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然后是互赖,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其中从依赖怎么走向独立是比较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怎么从独立走向互赖,上敬老,老爱小,形成了一个闭关,这也是我们传统的家庭和社区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孝道,或者说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 华德福老师说的似乎更直接,孩子的教育应该首先是家长的自我教育。但谈自我教育的时候,自我教育的核心又是什么,如果不放到三代人的关系里来认识,所指就可能是模糊的。 话题三(和高海燕老师进一步探讨到) 讨论家庭教育,我觉得要关注这个话题是什么时候开始热起来的? 就是这个话题它的教育和社会背景,在教育领域乃至社会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情况下,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开始热起来了。 ……那是因为学校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放弃了理想价值观的教育以后,孩子理想价值观的引导就只能依靠家庭,依靠个别经验来建立了,这个过程中,问题很多。 ……另外,在交给家庭,依靠个别经验来引导的过程中,又引入了西方家庭教育的重视亲子的观念,进一步贬低了中国传统上基于对孩子、家长和老人关系的认知建立起来的一套观念,带来了大面积的混乱。 当然这个过程中,不能说没有好的东西,但是值得反思的地方可能更多,需要更加系统地来看。 后注(一点揣测和近期的实践): 不知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由对家教或孝道传统的误解产生的反对,新的理想价值观教育未能确立乃至一度放逐,打开吸收的过程又食洋不化,包括再看传统又新一轮东施效颦的问题?暂记一下。 近期的实践是在从小家族(五六十口人的小户族)公约入手,推动家庭文化及家风建设,从小家族在当前城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老问题、新问题以及新老乡建的经验教训等入手,摸索“新礼俗”,以不教行教。有机会再详述。 欢迎探讨。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家庭教育, 开放教育 | Comments (2)
[札记]“教育大发现”的由来
一月 12th, 2018 by 小石
2008年8月~2009年12月间,我曾和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的庄秀丽博士邀请一些师友发起过一个“教育大发现”的社区,这是我在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过程中,收获非常多的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团队解散以后,网站也失去了维护,消失在风中。刚才浏览我在新浪上的老博客时,看到给实验室起名字的时候曾激情洋溢地写下的这段话,顺便转过来,也算是一个青春的纪念吧,:)。 【原文】 最近庄秀丽博士邀请几个朋友和学生成立一个实验室,实验室网站的英文域名SocialLearnLab.org(已挂起)。大家讨论怎么给实验室起一个中文名字的时候,我建议可以把实验室和网站分别起一个名字,大家都赞同以后,我又在想具体的名字。后来我写了下面这段话: 其实我在想,能不能把实验室的名字叫做”社会化学习实验室”, 把网站的名字叫做”教育大发现”,因为我联想到了”地理大发现”—— 我在想,”地理大发现”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可能不仅仅是对地理知识的无知和匮乏。 一些人为了贸易、贪婪或者生存,为了避开陆地上的豪强,为了绕过海峡上的封锁,不得不驾驶着粗布帆船远赴重洋。他们面对一片湛蓝的、或苍茫的,一望无际、或迷雾重重的,时而宁静、又时而咆哮的大海,不由得会心存敬畏。他们谨慎地沿着已知的航线缓缓前行——前人的经验是他们最宝贵的资源。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有随时被风浪卷走,抛离航线的危险。如果远离了航线,他们就只有在未知的海洋上,不得不更为谨慎又更为大胆地,在希望和恐惧的交加下,探寻生命的航线——他们可能会就此发现新的航线,也更可能会被无情的大海所吞没。 更多的人,他们被迫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在被海洋和疆域割裂的世界上。在既定的范围内,因循守旧,生活和思想被任意分割,碾碎,乃至揉捏成任意的形状。可以选择的是,要么适应这种生活,要么在无奈的抵抗中了却一生。许多人说,这就是命运。 一个巨大的、笼罩一切的、沉重的、无情的、无知的盖子,笼罩在人们头顶上。 这和今天教育及其大多数受众的现状,何其相似?! 每当谈到教育,我就想起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许多人说我们”不了解社会”,因而也谈不上”不了解自己”;想起刚走出校门,梦想着到社会的海洋上自由自在地扬帆远航时,却处处受风浪和暗礁的折磨,有多少人闯过来,又有多少人沉下去。 教育仍像那片茫茫的海洋,笼罩所有人,却没有几个人能获救。 “地理大发现”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勇气和航海科技发展等对社会的推进作用,同样,今天是一个网络和教育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必将迎来一个”教育大发现”的时代,唯一缺少的是为迎接这个时代而组织起来的一群人,坚定地站在”排头兵”的位置上,标示教育和社会的方向,给更多的人以勇气和力量。 此外,”地理大发现”是事后人们给那个时代的命名,或许今天我们比过去更为自觉、更注重参与,在向更多的人介绍网络和社会化学习的同时,也更应该呼吁大家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一个”教育大发现”的时代! —- 可能说的有点激动,呵 请大家参考 (原文在我2008年8月10日的新浪博客上)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略谈“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知识共享”——以及新工人问题与传统治理经验的再认识
十二月 18th, 2017 by 小石
我试着理解梁漱溟,并延续他的思考来看今天的产业(包括劳资关系)和社会的治理。我想今天的治理,首先是在他理解的传统中国的基本特征“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之外,首先要加一条“知识共享”。我稍微做个解释: 1,目前所有的问题可能首先要回到社区、回到生活,尤其是先处理社区和生活中老中青少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或先解决社区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秩序问题。因为大部分社会问题首先都是从社区里产生,也只有回到社区里才能去伪存真,包括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途径和方法,包括也才能把问题界定在较为可控的范围内,并为大范围解决类似和相关的问题找到途径(伦理本位)。 2,其次再讨论各种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既包括商品生产中的劳资关系问题,也包括权力生产中的上下级关系问题,更包括知识生产中的学生老师校长等关系问题,核心都是专业性怎么得到尊重、公平性又怎么保障,怎么让各自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地发挥,人员又可上可下并保障基本的公平,以及怎么避免过分的两极分化和二元对立情绪的蔓延,这也是职业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职业分途)。 3,而无论商品生产还是权力生产都是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所以,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否是社会公平和发展更为基础的问题,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清楚。换句话说,我们对待知识是否开放的态度,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发展,越来越起到关键的作用(知识共享)。 这话从哪儿说起,是工友之家被逼迁的事,让我反思工人和新工人的概念,某种意义上都是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概念,这一点和农民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新工人的概念仍难以摆脱斗争思维的印象。而今天社会的治理可能首先要化解这些斗争思维。劳工问题怎么理解,是其中一个关键。 我细想了一下,企业里的劳资关系和政府里的上下级、学校里的学生老师校长关系,其实是一回事。这样让我感觉上下贯通了。前期我们关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要回到知识共享的这一认识,和梁漱溟所谓中国传统的治理经验就联系了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治理的经验似乎更理解了。 结合这两年在半塔村的摸索,也让我觉得越来越清楚了。似乎首先要抓两头,一头回到社区抓社区治理(伦理本位),一头是再通过推动“青年发展”来抓知识共享(这个有机会再进一步解释),而各种生产中权力关系的梳理,在倡导合作文化、共享文化的同时,要保持空间和弹性,要慢慢来。 遇到问题要尽可能界定问题,多开展研究和实验,简单粗暴地把问题扩大化甚至政治化。这个无论官方和民间我们都有太多教训了。 (2016.12.30,半塔)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开放教育, 教育改革, 社区教育 | Comments (0)
杂谈|我的教育探索之路
十一月 25th, 2016 by 小石
回看大家昨天的讨论,我就在想,我们当时为什么顺着Web2.0提出了edu2.0,然后又从edu2.0到“社会化学习”(即为什么要不谈教育谈学习,同时又把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和社会学习结合起来进行整体上的考虑),进而又从社会化学习到“新阅读”(即甚至学习都不想谈,想回到阅读,但又强调新阅读),包括从新阅读又跳出来开始谈“青年发展”(即跳出事的层面回到人),而后又从青年发展进入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即把事和人重新再结合起来考虑)。我感觉这背后的许多曲折的经历和考虑,可能很有必要以某种形式倒出来。 这里首先说一点,图书馆领域的人和教育领域的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一种明显差别,和我们学计算机的比较像,如果说搞教育的人喜欢俯视整个人与社会的成长的话,搞图书馆的人可能就是喜欢首先把自己放在一个支持的角色上,首先平视,甚至钻到地底下探视,进而又慢慢地,一点一滴地,看着人和社会的成长,最后甚至仰视大家,为所有人和社会的成就而欣慰。大家着力于微观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甚至随意的漫读和闲暇对于人生的意义,而非宏观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评价体系的改良。这是我进一步跳出学校和学习,关注图书馆和阅读的一个初衷。 学历问题,我09年是在福建安溪观察茶农的处境时逐渐搞清楚的,因为食品安全让大家意识到原有简单的认证不大好使,然后搞可追溯体系,从质量监管延伸到过程和源头的监管,但如果我们走入田园和农庄,又会发现,这些措施来来去去只是增加了监管的成本,以及政府或第三方与企业共同对农户的控制和利益的剥夺。这时候,我才进一步反思,学历和认证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它无非是基于产品质量或人的能力的认同问题,核心包含两点,一是我们对于事务或人的成长的基本经验和认识,二是信息的传递和互认。问题主要不在第一方面,因为任何关于事务或人的成长的经验或认识,可能都是局部经验或认识,更多的是其他人学习和办事的参考而非要求,更不是一刀切地行政管制。问题主要出在第二方面,而核心又是农户以往或稍微再延伸一点,在传统上无法充分进行自我证明。而信息革命尤其是Web2.0,打开的正是一个信息、人和社会的再组织化过程,尤其是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的一个再组织化过程。人的社会化首先是人与社会的再组织化,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转变人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充分地发挥Web2.0和社会化网络的优势,是我们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摘自我发在一个教育群里的聊天记录,2016.01.23)
Posted in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萨尔曼·可汗没有冒充老师
十一月 18th, 2016 by 小石
我看到 @侯瑞琦 老师在这儿(参知乎)提到“因材施教”,还有什么“混合式学习”。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点: “因材施教”这句话里面,首先假定了学习过程中必然要有教师,而且学生是什么“材”教师好像是很清楚。 而萨尔曼·可汗的经验,首先是大量的学生在没有教师,只有网络和视频课程(后来再增加了练习系统)的情况下,怎么更有效学习的。然后才是怎么引入学校,来辅助教师教学,甚至所谓“反转课堂”的问题。 另外,在我看来,萨尔曼·可汗比较可贵的是,他不是教师,也没想冒充老师和火眼金睛,考虑某个学生是什么“材”,然后揣测或测试该怎么教。 他所面对的,只是在既定的教学体系之下,一个看似很小的,具体的课后辅导问题。 所以他只要考虑,学生对各科目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以及对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地图有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并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大画面”。即某种程度上,他只要回到知识本身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知识点进行详细分解和条理化、趣味化…… 也正因此,他才展示了技术来改变教育教学的可能性。 我猜想,萨尔曼·可汗的理工科背景,没有那么多教育学(包括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束缚,应该是值得我们来反思的。 这是我首先想回应侯老师和许多搞教育的朋友的一点。 (2012-01-30)
Posted in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浅谈中国乡建院至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一月 20th, 2016 by 小石
作为一个足球爱好者,我结合足球队的例子来理解“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和乡建院的基本角色,可能就是: 1,同乡同业类似前锋,直接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攻; 2,内置金融类似中场,解决攻守转换问题; 3,书院教育类似后卫,解决防守和后场发力问题; 4,孝道传统类似守门员,镇守最后一道闸门甚至必要时充当“门卫”和对方门前抢点射门的职能; 5,乡建院类似教练员,主要是解决赛前训练、战术布置和临阵指导等问题; 6,村两委类似俱乐部管理委员会,解决球队的发展战略、教练聘任和财务管理等问题。 换句话说,乡建院首先把教练员的角色引入到了我们乡村建设的这一场域中,而且帮助我们对球队或村落建设首先包含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内涵,包括我们各自在其中可能发挥的基本作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拟。按说,一个球队是先抓进攻,还是先抓防守,抑或攻守转换,门将的选拔,或者教练聘任,甚至村两委的换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任何时候球队都有自己特定的状况和条件,任何选择也都有得也有失。重要的是,除了几场输赢甚至两三个赛季的输赢,更重要的是球队自身的输赢和球队长期建设的输赢。 但是放在整个国际国内形势上,有时候也不妨建议大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比如抓住当前金融危机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大好时机,加强内置金融的建设,强化攻守转换的职能,可能就是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一个突出的抓手! (感谢中国乡建院几位老师先后的介绍,对还只是一点粗浅的观察,有关中国乡建院这些年来的实践和介绍,可以参考乡建院官网,尤其是其中郝堂村的案例。)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浅谈家校互动和家长社区的必要性
一月 20th, 2016 by 小石
作为一个校长来说,学校作为一个系统的优化和改良总是很复杂的。但作为一个老板,与我们的用户或家长,直接交流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基本思路,一块探讨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系统构建,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基本的。 我们必须和家长坦率地谈论,即使我们持有怎样的办学理念和基本思路,在目前自上而下统一管理和分龄分级分科为主导的学校教育基本模式下,我们的探索是有限的。成为名校不无功名利禄的冲动,能够更真实地面对社会发展给我们的教育和社会,以及孩子和我们每个人的挑战,是我们内心最基本的需求。 希望家长能和我们充分认识,包括体谅广大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目前的困境,首先把了解基本的教育常识,直面孩子的情况和学习系统的构建,是家庭和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这里既包括孩子的学习系统、家庭的学习系统、学校的学习系统,更包括社区的学习系统,甚至社区的学习系统要更为基础。否则我们连孩子的安全都解决不了,学校和家庭从社区的逐渐退出和我们日益走向封闭是同一的过程。尽管我们表面上越来越开放,甚至似乎正在拥抱整个世界,但我们的学校和社会越来越虚弱和急躁的现实,大家不也会痛心吗?沙滩上难以长出一棵大树,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没有办法建立在沙滩上,尽管我们的艺术素养和能力已经越来越高。 另外,相对于逐渐成长的许多“家长社区”来说,“教师社区”的说法对于学校来说,还不是事实。教师队伍严格的条块分割和多级多头管理,包括不同学科话语的割裂、等级森严的现状和同样受名利驱使的基本事实。家长社区可能目前是对于家庭和孩子成长最直接的支持。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改革 | Comments (0)
不能脱离产业发展和社区发展谈教育创新
一月 20th, 2016 by 小石
从北大中国教育财政所王蓉老师分享的朋友圈里,注意到他们翻译了美国教育部有关教育创新的一篇文章,“教育创新集群:加速创新的步伐”(可自行查阅),并说和他们发起“教育20+”论坛成立的宗旨高度一致。 因此,我想简单回应一下: 教育创新集群是个好概念。不过,我感觉这里对教育创新的理解和表述上似乎比较窄?谈教育创新,我想首先有两个核心的问题要回应,一是产业生存与健康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文化机制,二是社区生存与健康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文化机制。换句话说,首先是产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创新。脱离产业发展和社区发展谈教育创新,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另外,产业和社区健康发展需要的教育文化机制创新,也不等于单纯的技术创新。在这一点上,我想提醒大家再次注意早期的Web2.0、中文网志年会、知识共享(CC)和开放教育运动等,可能包含了更开阔的视野。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技术 | Comments (0)
对科技精英纷纷谈“善良比聪明重要”的一点浅显观察和思考
一月 20th, 2016 by 小石
近来科技精英甚至部分互联网大佬纷纷讨论“善良比聪敏重要”这个话题,而且纷纷指向“用科技点亮生活”。 我想这不仅仅是对业界时事的简单回应,可能更包含了大家的内心追求。或者说我们如何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解释这种现象和行为? 换句话说,还能用古典教育是强调“安顿人心”、而现代教育是强调“改变命运”,这种简单二元叙事来解读今天大家对生命和发展的追求吗? 为什么有这种感慨呢?我想和大家一块看这几件事—— (1)是我们可以看什么现象触发了这轮的技术领域文化热,比如和百度的争议性做法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2)是要和这几年以来资本风起云涌的情况下,产业权力迅速集中和互联网发展的扭曲给业界带来创伤联系起来看; (3)是要结合伴随“互联网+”而来的强化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大背景来思考; (4)是要把资本和媒体怂恿下的功利主义盛行,广大技术从业者和科技精英之间逐渐断裂,以及广大科技人员包括科技精英真实的内心追求联系起来看; (5)是要把国际大量的科技精英不计成败地纷纷投身科技创新,尤其是教育领域这件事,以及国内在线教育和创客教育强烈的商业取向这件事,结合起来看; (6)是甚至也应该把2010年以后新崛起的一代科技精英开始纷纷为人父母,初尝科技与人性的双重体验,以及对教育和未来生活的纠结与憧憬这件事,也结合起来看,等等。 总之,我感觉这次的许多话,非常值得品味、进一步观察和引导。也欢迎大家进一步探讨。
Posted in 互联网,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案例]浅谈好看簿团队的图片故事实践和思考
七月 2nd, 2015 by 小石
先说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这四种媒介中,图片可能既直观又随手可以拍,门槛最低。 然后以图片为基础,任何人都可以把教材和本子上的笔记,或者其他材料,随手拍上来,然后“分屏”讲解注解(加上辅助的语音和文字),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制作学习材料或课程的门槛。 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为我们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发懒的话,还可以让它们滚屏成为视频一样来播放,整个添加一段音乐或讲解。 也就是说,视频还原为一帧帧的图片和脚本,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图片故事和交互机制(异步交互),可能是未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一个基础。 这是好看簿(http://haokanbu.com)的核心,也是我非常认可好看簿探索的基本理由。 蚂蚁作为好看簿创始成员和长期坚守者,他和同伴的思考和实践,对于整个在线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具有革命性的。 在好看簿前面,又拍网(http://yupoo.com)可能是国内最早思考“图片故事”这一概念的团队之一。06年底左右,我们当时的校园传媒项目就和他们做过尝试。可惜那只是玩票,又拍网并没有考虑把整个重心放在基于图片故事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上。 只有蚂蚁和好看簿再次出现时,这一思考才成为实践,并积累了大量的图片故事和教研教学案例,可供我们进一步来探讨。 也因此,我认为,好看簿和豆瓣、diigo、新浪博客等,是上一轮Web2.0思潮和技术探索中,国内最值得尊敬的项目和团队之一。在中国的教育技术和教育发展史上,就应该为他们记一笔。 注:diigo.com,社会化书签,类似现在的云笔记和云办公系统,有机会我再介绍,创始成员Joel等对于阅读和学习的关系等也有非常值得关注的思考。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技术, 教育案例, 方法论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