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教育札记’ Category


[札记]“教育大发现”的由来

一月 12th, 2018 by 小石

2008年8月~2009年12月间,我曾和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的庄秀丽博士邀请一些师友发起过一个“教育大发现”的社区,这是我在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过程中,收获非常多的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团队解散以后,网站也失去了维护,消失在风中。刚才浏览我在新浪上的老博客时,看到给实验室起名字的时候曾激情洋溢地写下的这段话,顺便转过来,也算是一个青春的纪念吧,:)。 【原文】 最近庄秀丽博士邀请几个朋友和学生成立一个实验室,实验室网站的英文域名SocialLearnLab.org(已挂起)。大家讨论怎么给实验室起一个中文名字的时候,我建议可以把实验室和网站分别起一个名字,大家都赞同以后,我又在想具体的名字。后来我写了下面这段话: 其实我在想,能不能把实验室的名字叫做”社会化学习实验室”, 把网站的名字叫做”教育大发现”,因为我联想到了”地理大发现”—— 我在想,”地理大发现”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可能不仅仅是对地理知识的无知和匮乏。 一些人为了贸易、贪婪或者生存,为了避开陆地上的豪强,为了绕过海峡上的封锁,不得不驾驶着粗布帆船远赴重洋。他们面对一片湛蓝的、或苍茫的,一望无际、或迷雾重重的,时而宁静、又时而咆哮的大海,不由得会心存敬畏。他们谨慎地沿着已知的航线缓缓前行——前人的经验是他们最宝贵的资源。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有随时被风浪卷走,抛离航线的危险。如果远离了航线,他们就只有在未知的海洋上,不得不更为谨慎又更为大胆地,在希望和恐惧的交加下,探寻生命的航线——他们可能会就此发现新的航线,也更可能会被无情的大海所吞没。 更多的人,他们被迫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在被海洋和疆域割裂的世界上。在既定的范围内,因循守旧,生活和思想被任意分割,碾碎,乃至揉捏成任意的形状。可以选择的是,要么适应这种生活,要么在无奈的抵抗中了却一生。许多人说,这就是命运。 一个巨大的、笼罩一切的、沉重的、无情的、无知的盖子,笼罩在人们头顶上。 这和今天教育及其大多数受众的现状,何其相似?! 每当谈到教育,我就想起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许多人说我们”不了解社会”,因而也谈不上”不了解自己”;想起刚走出校门,梦想着到社会的海洋上自由自在地扬帆远航时,却处处受风浪和暗礁的折磨,有多少人闯过来,又有多少人沉下去。 教育仍像那片茫茫的海洋,笼罩所有人,却没有几个人能获救。 “地理大发现”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勇气和航海科技发展等对社会的推进作用,同样,今天是一个网络和教育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必将迎来一个”教育大发现”的时代,唯一缺少的是为迎接这个时代而组织起来的一群人,坚定地站在”排头兵”的位置上,标示教育和社会的方向,给更多的人以勇气和力量。 此外,”地理大发现”是事后人们给那个时代的命名,或许今天我们比过去更为自觉、更注重参与,在向更多的人介绍网络和社会化学习的同时,也更应该呼吁大家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一个”教育大发现”的时代! —- 可能说的有点激动,呵 请大家参考   (原文在我2008年8月10日的新浪博客上)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札记]一本通俗的《教育学是什么》怎么写?

一月 11th, 2018 by 小石

买了一本《教育学是什么》(励雪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看,看的过程中,一直和励老师以及她马上计算机博士毕业的儿子在交流,但还是看了几个月。书的结构主要按照下面的顺序来安排的: 绪言、像教育学家那样学习和思考 一、教育学是艺术,科学,还是哲学? ——今日的教育学从何处来? 二、教育学总览 ——今日的教育学在研究什么 三、教育的人学原理 ——教育学视野中的人是什么? 四、教育的社会性原理 ——学校是什么? 五、教育的文化性原理 ——课程是什么? 六、展望明日的教育学 ——今日的教育学向何处去? 现在来分析,这本书看了几个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这本书虽然整体上好像有点结构,而且知识含量比较高,但并不通俗。 在我看来,语言通俗不等于通俗读物。过多地按照教师或者教育研究者的思维来安排结构,会无意中阻断读者的思考。不能把读者放在一个大的情境里,把问题和各种解决思路客观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来思考,这样的通俗读物,至少是有较大的欠缺。 在这儿,我也抛砖引玉,列个思路稍微解释一下: 1、从教与学的角度,简单勾勒一个教育学发展的脉络。 (因为绝大多数人看教育,首先是看老师是怎么教孩子的,看教与学的关系,然后才由表及里,考虑教与管或者说教学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进而把我们今天遇到的挑战,放在这个框架中来考虑的。此外,教与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能最直接地反应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遇到的挑战和机遇,所以首先从教与学入手,也可以更好地带动大家结合历史和现实,不过多地囿于过往成见地进行思考。) ——比如开始主要是父母教孩子,后来让孩子拜师学艺,再后来社会多元化加上社会动荡,为了让孩子们多一些选择,讲学无常师,因之产生教育系统,读者也才能以系统的思维来考虑教育问题,等等。 2、从教与管的角度,简单勾勒组织教育的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思考 ——比如为了有效的组织教育,大家都从哪些角度对教育进行了一番思考和讨论,发现了什么问题,谁认为什么问题比较重要,在沿着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中,都产生了哪些教育学的分支,稍微系统地介绍一下当代的教育学,等等。 3、最后可以谈一谈今天教育学的挑战 ——比如谈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遇到了什么挑战,以及大教育时代给互联网和社会带来的契机,给大家一个考虑问题的原点,让大家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又从各自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今天和未来,等等。 写到这儿,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忙完这阵子,要是有机会的话,我可以试试写本幽默版的《教育学旅游指南》或者《教育生态学》,呵。在这儿,也广求名师指点。   小石,北京·航天城 一大早爬起来,若有所思地在纸上写了几句 又干脆打开电脑写到blog上,和大家一起讨论   附: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我在想这本书用什么样的风格可能更好一点,有一本书一直在我脑子里晃——《前途》(温世仁著,蔡志忠绘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6)。   (2007-06-24,原文在新浪博客上)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家庭和学校以外的力量

一月 10th, 2016 by 小石

元月5号和几个同事一块去参加毅桦他们组织的一个读书会(“周二读书会”),几个伙伴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各自的成长经历,尤其是他们的经历中都曾因为父母的一些做法给他们带来了比较长时间的困扰。回想我小时候的经历,和父母的关系似乎没有占到太大的比重,相反其他一些东西却给了我很好的滋养。 一是从小得到了老人的呵护,而且不限于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我们家以前正门是朝南开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冬天的时候大家喜欢在我们家南墙下面晒着太阳聊着天,尤其是一些老人。我经常帮他们搬凳子和端茶倒水,然后听他们聊天。这给我一个很大的收获是什么,就是透过这些长辈尤其是老人的话里话外,我似乎看到了社会变迁,也看到了人生百态,看到了悠远的过去,也看到了朦胧的将来。我的命运似乎时不时在演戏,在他们话语的时空里此起彼伏,反复锤炼,而且我意识到人这一辈子,能做那么一两件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事就不错了。我觉得这种的经历,是让我一直非常受益的。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老人之于人生、之于家庭、之于村落,乃至社会,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隔代教养”和“孝道”(参“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 二是在农村长大,从小跟着爸妈种地,包括和小伙伴在田野里玩耍。在种地的过程中,我读懂了作物和自然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我们的劳动只能顺应这些规律才有可能得到收获,而且也不是必然的,因为难以预测的事情还有很多,怎么进一步探索这些规律正是科学和我们的学习求学所要攀登的高峰。有时候干活累了,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庄稼和远处的风景,也会忍不住发发呆,或者说心旷神怡,觉得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这大自然的一部分,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尽管农活有时候的确很累,但它让我更接近了这个世界最真实最善良最美的一面,也一直以来提醒我是否变成了一个书呆子,忘记了付出真正的劳动? 三是我爸爸是民办体育老师,不管我自己是否擅长体育,和体育似乎都结下了很深的缘分。虽然我有个体育老师的爸爸,但我爸其实并没有真正教过我多少东西。他想教我打乒乓球,没教两天看我太笨,就不教了。其他运动也一样,也基本上都没有教会。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说,直到高三接触足球以前,我好像都没有发现我有多少运动天赋。但对我影响比较大是,我们村以前每年都和邻村组织篮球赛,我爸爸常常当裁判。那时候电视还很少,村里的篮球赛和平时大家打打篮球,就是我们当时最常见的娱乐活动。因为村里打篮球的氛围比较浓,我们许多同学到了学校里也喜欢打篮球。打篮球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他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地方,要把每个人安排在他比较适合的位置上,发挥团队的作用。另外,是比赛就有输赢,场上争输赢,场下交朋友。今天输了明天赢了这是常事,大家是通过篮球让各村之间加强联系,也主要是图个热闹,顺便让大家都活动活动筋骨等等。生活里有许多比输赢更重要的事情。打篮球等是生活里的一部分,但不能把游戏和输赢当生活。从体育运动中感受到的这种对于输赢的看法,多少也让我对学校里的各种排名有时候很不屑。考试的确帮我注意到自己对一些知识有没有掌握好,但把成绩和排名作为区分好差学生的一种依据,让我觉得非常不屑,甚至觉得很多老师和校长真应该多参加一点体育运动,重新认识输赢成败和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自己。能够超越成败,做点真正有价值的事。 我不知道我的成长经历是否有点“非典型性”?但爸妈不管怎么严厉,以及在学校里怎么遭受老师的摧残,对我的影响似乎都不大。我也很早意识到爸妈和老师其实都是平常人,有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有他们各自的苦恼和经历,我也有我自己的路要走。那些能给我力量的,也不仅仅来自家庭和学校。换句话说,我觉得把许多教育问题归结为家庭和学校的问题,可能掩盖了许多对我们的成长可能产生帮助的力量。这里只是说一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孔子是否应为我们今天的教育问题负责?

一月 8th, 2016 by 小石

——略谈许锡良老师的《苏格拉底与孔子——两种教育的源头》 不少人喜欢拿孔子和苏格拉底说事,说一个填鸭式,一个启发式,隐含的一种看法是我们今天的教育问题似乎都怪孔子?我对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了解不多,但感觉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扯。索性我在这儿也随便扯几句: 一是,把今天的教育问题都归罪于孔子,是非常不严肃的一种做法。 二是,孔子当时面临的情景是什么,信仰缺失,问题一堆却找不到答案,疑问丛生和思想犹疑,找不到确定性的东西。而苏格拉底当时面临的情况是什么,是信仰笼罩,问题都有既定的答案,社会沉闷和思想僵化,大家渴望解放。 三是,问题一直在人和社会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生发出来,而学习和探究本身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问题只是作者当时所处的阶段,是一个社会原来有没有质量比较高的“预案”,没有“预案”的话提供“预案”,“预案”本身存在的问题的话提出挑战。 四是,对于每一个带着问题和思考的人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碰到好的老师并不容易,相反,经过相对严格筛选和沉淀下来的书本往往可能凝结了重要的经验,所以,有问题多翻翻书本,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种做法。 五是,探究活动和公开课,或所谓启发式和填鸭式,也不是要点,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它的价值。怎么帮助年龄和问题不断生长的人把握分析和综合的平衡,或者灵活性与控制性的平衡,可能更值得关注。 六是,大家尊敬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因为他们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了非常有启发的思考,尽管观点和方式方法上各有差异。 所以,我们真的了解孔子吗?包括了解苏格拉底吗?我真有点怀疑。我也只是了解点皮毛,但听大家言之凿凿和褒贬有加,感觉不太对呀! 还望三思。 2015.12.28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札记]自然教育和生态家园的理念做法辨析

一月 4th, 2016 by 小石

有几个做自然教育的伙伴,谈及理想时不时会提到他们要建一个“生态家园”,具体做法上有点类似于日本的自然学校或美国的营地教育,喜欢找个僻静的地方建个基地,大家共同生活,然后靠接待各种参观与学习活动来维持生计。 这话粗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一听,里面至少包含了两件事,或者说两个可能不同的侧重点,一个是要做自然教育,一个是要做生态家园。就大家目前的情况,重点放在哪个侧重点上面比较合适,我觉得值得认真做个分析。 一、自然教育是否应该进校园和进社区? 一开始把重点放在生态家园上的话,我很担心大家的生计维持问题。比如,跑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建个生态家园或者基地,大家其实日子都比较紧吧,一上来就把有限的资金先投入到基地的建设上,以目前时断时续的参观和访学活动,什么时候能够盈利甚至收回成本?而且基地又比较偏远的话,即使加大宣传力度,一时恐怕也很难有有多少人能去?包括来来去去的人有多少人最终能安下心来,和大家一块扎根在那儿共同生活?以及现有的人员靠这些参观和访学活动维持生计,后来的人拿什么维持生计?我觉得还有不少问题值得考虑。 另外,从自然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到生态家园的共同生活,我想还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有梯度的参与过程。虽然这些年,环保观念似乎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包括环境教育以及华德福的另类教育实践也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和参与,但总的来说,自然教育宣传认识上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深化,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大家也已经做了好几年自然教育,甚至有了几年共同生活的经验,怎么把这些经验包括教训最大化,放在社会来说这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比如,怎么做好前期这些实验的梳理,包括课程和活动的“产品化”,变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销售和服务链,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到回款,形成一个“闭环”。产品概念清晰了,服务系统化了,经验最大化了,团队才能稳定了。 也就是说,可能我们不能仅仅守在基地里,把有限的资金都放在怎么做好店面装修上,然后“坐店等客”。可能要考虑,自然教育是否应该进社区和进学校? 农村原来的学校一般都有一块地让师生可以做种植养殖,在种植养殖的过程中了解自然、生态以及相关科学知识与方法,感性和理性是融入在一块。城市学校虽然不见得都有一块地供师生使用,但城市公园总是向师生开放,也是城市里潜在的自然学校。包括街道上的菜市场、房前屋后的树木绿地、家里的室内阳台等,随时随地都可以作为我们开展自然教育的场所。(可以参考“慢食运动”的经验) 换句话说,要做自然教育,尤其是要普及自然教育的观念和方法的话,就不能轻易抬高大家参与的门槛,而要主动走入大家熟悉的生产生活和环境观念中去,在和大家深入的交往中来寻求突破和改变。 二、生态家园是否可以看作社区营造或者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 自然教育的事情稍微有个头绪了,接下来我们再稍微看看生态家园这个话题。 我注意到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是,许多从自然教育切入的伙伴容易把生态家园的概念抽象化,实践上的表现是容易从大家原有的生产生活中抽离出来。即我们在说生态家园的时候,往往是大家可能想选择和大多数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个环境优美又相对安静的地方,离群索居,做一场“新乌托邦”实验? 另外,我们不少关注自然教育和生态家园的伙伴,同时也比较关注乡村建设,或者日本和台湾常说的社区营造。但这两类实践群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不知道我们有没有细想过? 我们以李昌平老师和孙君老师联合发起的中国乡建院为例,他们对于乡村建设,讲一个“三生共赢”的理念,即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共赢理念,也就是说,在生态家园的建设也是乡村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方向。包括我们国家目前新农村建设这块谈“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的含义里面,生态乡村可以说是首当其冲。 换句话说,无论民间的乡村建设运动,还是官方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对自然教育和生态家园都已经非常重视,而我们教育口的伙伴如何抓住这种时局变化,并和各种力量的进行广泛协作,可能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目前民间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官方的美丽乡村运动也有不少问题,虽然谈环境或美丽,但表面功夫有了,教育的东西渗透的还比较少,很多东西流于表面,这很大程度上可能和教育的视角还没有进来有关,但也可能大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三、自然教育实践是否应该主动融入到新老乡建的实践中去? 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三生共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而更强的共识目前首先体现在乡村建设问题上。一方面这和乡村建设问题的迫切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乡村建设首先走出维权走向建设的思维有关,因此,十多年来乡村建设的实践成就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相反,我们教育领域,可能急需话语的调整,需要从维权走向建设的思维。目前除了学校里有一批教师在积极围绕课程、教学、办学以及信息化等进行,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之外,民间的教育活动也有几套自己的话语,这些话语之间目前仍缺少充分的对话。 目前民间的教育话语,很大程度上被维权式的“教育公平”左右比较大,和以图书馆建设、支教活动、自然教育运动、创客教育运动、青年发展运动等民间的教育实践和改良运动存在较大的脱节。换句话说,民间的教育理论话语,不仅无法为这些教育实践和改良运动提供有效的指导,甚至某种意义上可能给这些实践和改良运动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误导,乃至彼此伤害。 自然教育和生态家园的探索在教育领域可能是比较边缘的,但在乡村建设领域却是目前正被大家在逐渐重视的。前段时间,李昌平老师他们在河南信阳平桥区郝堂村试验点上的协作者姜佳佳跑到北京来,专门考察各类自然教育项目,我介绍大家认识,就是这种现象明显的一种反映。 现在是乡村建设的人主动找上门来考察自然教育项目,而我们做自然教育项目的,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应该积极主动地把我们的工作融入到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去。这个可能是我们必须注意和及时调整的地方。 我知道,对于自然教育项目团队,从邀请大家走出来,到主动走到大家中间去,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转变,也有很多挑战。但可能这是需要大家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也在这儿稍微做了点梳理和分析,更大家聊一聊。 最后,我想用晏阳初先生的话来说,我们要想“化农民”,可能先要“农民化”;用毛泽东的语言的话,可能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道理都是想通的。我们做教育的,不能再去开道场,要接地气,而不是远离人间烟火。还望大家三思。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农民之子,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对梁漱溟的“乡农学校”的一点认识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读梁漱溟,我有一点感受是,他之所以要从“乡农学校”切入,是看到虽然有乡人大,然后乡人大选出乡长,乡长组阁有了乡公所,但是仍有两个潜在的而且突出的问题,一是如果没有新的思想、技术、观念等的持续引入和碰撞,决策水平可能仍然无法保障,二是乡人大、乡长、乡公所都是几年一任,怎么平衡这种短期行为? 所以,“乡农学校”的基本作用,首先就是从结构上来看怎么优化,一是持续的引入新的思想、技术和观念等,并且在传统的宗庙等之外,作为新的精神和文化给乡村发展以支柱,二是同过引导大家探讨当地的发展规划,从民众知识的普及,从社会舆论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上,对政府的短期行为形成一种规约以至导向。 今天没有乡农学校了,学校教育也主要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员,和村落发展、地方发展严重脱节,可能需要借由其他机构,来重构类似的机制。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父母敬老,老人照顾孩子,孩子尊敬父母,这是一个自然的秩序和闭环。而且通常要处理的不是亲子关系,而是父母与老人的关系,即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看到,从依赖、走向独立、走向互赖,这样一个完整的、共赢的,人生、家庭和社会系统的内在的基本关系是如何处理的。 理解了这一点,可能就既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和社会治理体系首先强调孝道(即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也能明白当前我们简单挪移西式家庭教育的话语和实践潜在的问题。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础

十二月 27th, 2015 by 小石

——写在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后 在这样的悲剧发生以后,再来分析问题总有一种很无力的感觉。但有些话还是忍不住想说,如果村落作为一个系统,基本的互助传统还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也能够被尊重,老百姓离土不离乡就可以就近就业,或者说,“乡土”仍然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悲剧是不是能少一点? 作为一个耕地面积狭小,而在北宋人口就上亿的国家,长期以来,以兼业农户为特征的小农经济就是我们的主体。而兼业农户既有男耕女织的兼业农户,也有男的在外做工匠、做货郎担子,女的在家务农,照看孩子和老人的兼业类型。也就是说,长期以来,流动和留守就是一种常态。但为什么,以往的流动和留守没有造成过于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甚至能够听到,农村就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休养生息的地方,而今天,说到农村,整个语气就发生了大的逆转,成了“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似乎老人都是“失能者”,妇女都是“低能者”,孩子都是“无能者”? 如果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观察这几十年来,农村教育发生的变化,我觉得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以前村校融合,或者说学校原来承担的社区教化功能逐渐丧失了,学校在迅速从农村社区里退出,关起门来办学,社区教化功能的丧失连带的结果是,社区秩序感下降,家庭迅速被裸露出来,流动和留守,包括家庭教育的问题才迅速成为显性问题,甚至成为社会问题,引起极大关注。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给留守儿童问题补充几条建议

十一月 22nd, 2015 by 小石

看完近日教育部组织的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座谈纪要,我想补充几点建议: (1)建议加强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建设,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2)建议加强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建设,为儿童营造积极健康的伙伴关系及榜样和大朋友队伍。 (3)建议把图书馆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基础来抓,为儿童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外空间(也是儿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要空间)和校园氛围。 (4)建议把开好音体美课程作为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或课改的主要任务来抓,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课程环境。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郭伟和老师“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讲座笔记

十月 27th, 2015 by 小石

北京开放大学今天的社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下午郭伟和老师讲座——“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的一点笔记: 1,狭义的社区教育首先是居民社区意识的培养,即居民的再社区化。 2,社区教育的主要背景是改革叙事(民主法治)和革命叙事(群众路线)之间的冲突和混乱。 3,不同于法学教育以辩论为主的是,社区教育强调以理解为主,通过沟通理解和反思批判实现人的社会化。 4,当前的社区教育可划分为知识和技能为主的补偿性教育、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为主的控制性教育、批判和反思为主的解放式教育。 5,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是解放式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另补充,郭老师的讲座大纲: 1、什么是社区治理? 2、什么是社区教育?(与一般的国民教育的差别) 3、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联系机制; 4、当前社区教育的不足; 5、若干案例。 2015年7月14日

Tags:
Posted in 教育札记, 社区教育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