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Posts Tagged ‘SLLBrief’


老玉米校长的到来,是社区最好的生日礼物

八月 19th, 2009 by 小石

下面是7月29号社区沙龙暨社区发起一周年小聚之后隔了几天,在这次沙龙讨论帖里记的几段话,其中也包含了我对这一年社区实践的一些基本认识和态度,所以刚才又看到以后,觉得还是贴在这儿,时常给自己提个醒: 已经过去几天了,因为一直参加其他研讨活动,一直没有来得及留言,但当时沙龙的情况仍历历在目。 当老玉米校长带着几个校长走进来的时候,我更加明白,这一年来,不是我们做了多少努力或者多少有效的工作,而是许多像老玉米校长这样的老师和他们的学生,他们自己对网络和社会化学习由衷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才使我们有机会坐在一起,分享我们大家的快乐和向往。 我们都不由得为老玉米校长的努力感到欣喜,并非常希望能和其他几个校长一起,分享我们在社会化学习实践中的发现和快乐。我们也非常欣慰地看到,一个真正的、自发的、自生长学习社区,正在甘肃张掖地区的老师和同学们之间逐渐诞生。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为不断地这些老师和同学加油和分享他们的快乐。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Web2.0和社会化学习给老玉米校长等带来的变化,也非常高兴能和这些渴望改变,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当地教育变革的老师们一起工作。 似乎加上当天我们参加了wiser-u组织的中法Web/education/science研讨会,这一天的快乐多了一点,我们过多地在分享着快乐。甚至没有能让几位校长,多说说他们在网络教研等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许,那个场合本身也不太适合更加严肃地讨论一些问题。 但所有这种误会,并不等于我们和几位校长之间相互没有感知和进一步交流的愿望,而是因为我们彼此可能都更深切地想探讨,而快乐往往是即兴迸发的,问题却总是经过思考和过滤会姗姗来迟。我们分享快乐的冲动,也暂时压制了校长们的问题。但当终于我们可以让大家快乐中间稍微歇息一下时,老玉米校长等的问题和思考,却是那么绵长,短短几句话,似乎都说到了大家心坎上。 另外,经过这么一闹腾,我发现校长们从原来的拘谨,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不再口口声声又“口是心非”地称呼什么专家不专家了,回到一种真正讨论问题的氛围中,回到一种更加坦率的学习伙伴的关系中。这也是我们最期待的。 我希望,这次交流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不仅是老玉米校长、几位校长甚至张掖教育自发式变革的新的开始,也是“教育大发现”社区在经历一年初步探索之后的一个新的开始! 我们共同努力! —- 另外,在7月份的社区简报里,我也用同主题记了一段话,顺便转在这儿: 7月底正好是社区发起一周年的时间,我们商量这期沙龙大家可以做一次比较轻松的座谈。希望和大家一块来回顾一下一年来我们共同走过的路。这一年来我们是怎么聚到一块,社区又是怎么发起的,又怎么一步步走过来。以及这一年来,那些让我们激情澎湃的时刻,那些关注我们、或和我们一起实践的人,那些值得记忆和分享的小花絮,等等。希望这次聚会,能让我们重新认识社区和我们自己,也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很巧的是,老玉米校长说他们要来北京参加培训,所以这次沙龙又变成了和老玉米及他们甘肃张掖其他几位校长之间的座谈会。当老玉米校长带着其他几位校长走进会议室的那个时刻,我想在场的很多人都更加明白了,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老玉米校长这样的老师和他们的学生,他们对互联网发展和社会化学习由衷的热爱,和他们为此所做的不懈努力,才使我们大家选择了聚到一起,并呼吁更多的老师、学校和同学,以及家庭、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到这场教育及学习型社会的变革中来。同时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大家连接起来,不断地为大家的努力加油,并和大家分享彼此的快乐。 附: * 7.29社区沙龙通知及讨论帖 * 活动故事及照片 * SLL’ 2015愿景

Tags: ,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未来不是干巴巴,而是湿乎乎的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如果不是看到isaac与胡泳(胡泳的搜狐博客)的China: Isaac Mao #twinterviews Hu Yong,网络上热炒的这本书《未来是湿的》,我会觉得名字怪怪的,有卖弄之嫌。现在我知道胡泳还翻译了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虽然97年对我影响更大的是西奥多·罗斯扎克的《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但《数字化生存》在当时也算得上一本不错的互联网启蒙读物。 还是言归正传,说说《未来是湿的》这本书吧。译者序(一)中,给出了中文译名的来历—— 前苏联故事片《办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对白,比较接近(这本书的)本意:女上司严厉地质问男主角:“你说我干巴巴的?”男主角吓得摇手说:“不,正相反,你湿乎乎的。” 在从另一位互联网观察家姜奇平(google一下)那儿听到这段话之后,胡泳发挥了他的想象力,他觉得—— 这个社会,如何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湿乎乎的?意思是社会如何成为更人性的,更有人情味的?互联网的终极意义,社会性软件的终极意义,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发明互联网,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技术化,更干巴巴。其实正好相反,籍由社会性软件,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人文含义,就是让世界变得湿乎乎的,或很俗地说,让世界充满爱。 如果你第一听到“社会性软件”这个词,你可能会好奇“社会性软件”怎么为“互联网”赋予了这么崇高的社会价值,什么是“社会性软件”?希望你的好奇和这本书,能为你打开通往互联网新世界的另一扇窗户。 顺便介绍一些增加黏度的信息: 小容的《成群结队》系列文章; Twine社区的讨论组The Global Brain; 充分发挥 Web 2.0 作用的六种方法 – 麦肯锡季刊; IT龙门阵_腾讯科技频道_腾讯网; ACM敦促奥巴马将计算机科学列入科学数学教育的核心部分_译言翻译; 图灵刘江(@turingbook)推荐:无意发现一个挺有趣的公司Advameg: http://bit.ly/vFbWC 旗下一大堆扎实的知识型网站,网页朴素,图都很少,基本上就靠AdWords挣钱,就是不知道这么多信息从哪儿来的(可不是随便转贴哦) #趣站; Twitter for Libraries (and Librarians) ; 孙彤宇复出投资教育软件 “三个父亲”淘宝儿童世界 ; …… (摘自:教育大发现社区简报·2009年6月份)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TED来到中国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教授们可能没有想到,几个大学生和社会志愿者把TED大会带到了中国,这可能给我们仍处在迟疑、徘徊,甚至种种质疑中的大学“通识教育”(google一下)改革带来一线新的曙光。他们的中文网站TEDtoChina(TED中国粉丝团)上对TED大会做了简明说明: “TED是一个会议的名称,它是英文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TED是社会各界精英交流的盛会,它鼓励各种创新思想的展示、碰撞。……普通的讲座相比,TED演讲更加注重于创想 (creative thinking)的表达与推广,并且为不同领域间思想交锋提供一个适宜而持续的平台。” 不过我在想,为什么用技术(technology)、娱乐(entertainment)、设计(design)这三个单词来概括这个大会?另外又按照 TED排列、而不是ETD或DTE等其他顺序来排列?我没查过这个名字的由来,在这儿我们也来“创想(creative thinking)”一下,想想TED名称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是不是说,技术突破总是会给人来带来兴奋,让人忍不住就想玩;而玩着玩着,对技术及其应用 就有了更多的了解(Playing, Playing, Learning through Playing,玩着玩着就学会了);然后我们就想用它和各种技术的组合来为我们设计新的生活方式。不知道这样解释是不是合理? 还是看看相关的信息吧: TEDx中国第一季; TEDxShanghai演讲人毛向辉分享主义:一场思维革命; TEDx,将TED以最快的速度带入中国; 吴向东老师的图片故事TEDxSYSU中山大学; TEDxShanghai播客; 关于组织本地TEDx活动的十九条备忘录; 1,000 True Fans; TED Blog; 首届中国文化论坛05 年在北京香山举行,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题,着重讨论如何转变我国大学数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从以往那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 本科培养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是近年来有关国内通识教育改革最集中的一次讨论,会议论文、现场提问、回答和讨论等都 收入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这本会议实录中; …… (摘自:教育大发现社区简报·2009年6月份)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超越高考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高考已经结束了,对高考的批评却从未停止过。但如果我们能稍微放松一点的话,可能会发现,这股压力是从社会逐渐向高校、向中小学乃至幼儿教育等传导 的,反映出来的也就是所谓日益严峻的成人职业枯竭、大学生就业彷徨、高考填报志愿迷茫,以及中小学择校、兴趣培养等等,这些令人尴尬的现象和问题。这些并 不是孤立的,也难以单个来解决。但正如我们已经习惯上把这一系列现象概括为“教育和社会的脱节”一样,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要点,也要从“教育和社会的互联 ”入手。 以大学的“专业学习”为例,如果你在北大读经济学,你是愿意仅了解老师所指定的几本教材,还是希望能对该领域有哪些基本的理论和 假设、重要的学者和著作、院校和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有个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同时对该领域研究的相关问题及企业社会应用也有更多的了解, 甚至参与到具体的实践和研究圈子中去?如果我们这么来看的话,显然深入地专业学习本身就要求“教育和社会的互联”,同时具有超越任何个别师生和院校的全球 性特征,学习上也要求一定的视野和开放性。这和我们是否考上大学、读什么大学,或是已经工作了,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 今天,企业社会的学习与实践也在进一步支持这种观点。如果你是一个blogger,用blog记录自己的学习(专业及其实践)和生活,你会发现: 不仅著名的互联网风险投资人Isaac在建议创业企业多聘用Blogger; 而且铅笔记也在blog上 招聘:儿童产品策划; Twitter、饭否等微博客上这类推荐或招聘信息也在逐渐增多; 这些信息,欢迎大家继续添加…… 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问,为什么我们以往只会去招聘会和招聘网站上去求职?是否因为以往没有blog等Web2.0与社会化学习技术的支持, 我们难以有效地把专业学习和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企业也没有更好地途径了解谁是这方面合适的人才?同时又缺少活跃的企业和大学生直接对话的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沙龙? 这个话题的讨论,我们起个头。另附一些相关信息: 高考完后,清影工作室播放的纪录片《高三》是一部艺术性与批判性完美结合的力作; FT中文网的专栏文章教育绝境也非常犀利; 我们的一个大学生朋友A Happy Boy翻译的另一个学生Bud的为什么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分崩离析,也力透纸背; 益学会翻译的大学即将灭亡,更让人不知所措; 还有人说家长,你已落伍,貌似有点残忍,家长又何尝不是“受害者”? FT中文网的专栏文章中国教改缺乏方向中,基于“外部性”、“市场失灵”和“非营利”的考虑提出的综合“教改方案”,貌似强大,但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薛兆丰提出的观点市场从不失灵,却无疑也是对这套方案的不彻底性的一种挑战; 以上信息似乎仍是奔着问题去的,我们还是轻松一点,看看下面的活动: 不管社会上怎么评论教育和高考,在学生回顾高考前后的图片故事活动中,我们仍能从他们身上看到阳光和快乐; 社区论坛中的发起的话题——高考完了,大家想跟学生和家长说点什么? 仍期待您的参与! 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超越这些早该超越的问题! (摘自:教育大发现社区简报·2009年6月份)

Tags: , ,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2)


和我们一块来“玩转”社区简报

六月 17th, 2009 by 小石

写给“痛并快乐”的你—— 和我们一块来“玩转”社区简报 如果你好奇或者关注这个社区和社区学习,想参与到社区中,但一下子又不知道怎么参与到中间来,只是看别人在邮件列表中发帖子,能回复就回复,有什么问题你也会在列表中问一问。但又发现除了邮件列表,教育大发现的成员和内容还分布在社区网站、Wiki、好看簿、Diigo、豆瓣、以及做啥等等好几个地方,以至于这种松散的联系有时候让你无从把握。 在这里我不得不向你承认,这可能是目前Web2.0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伴随着Web2.0的发展,我们可能和大家一样, 会尽可能采用我们认为觉得不错的工具来辅助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被许多好的工具所吸引,然后尽可能地体验、分享,也尽可能保持不因工具的华丽所迷 失。但回过头看,我们还是发现,我们都是同时在使用一些不同的工具,或者说,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分布式的网络中。 所幸的是,我们同时发现,我们不仅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对于各种工具和Web2.0的一些基本元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一些优秀的工具也在我们众多的 选择中逐渐稳定下来,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的一部分。一些脉络逐渐显现,但仍不易捕捉。可能个人来说是这样,整个社区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仍然只能让自己 和整个社区尽可能保持Open,去感知和迎接任何可能的重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和网络社会一起成长。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幸事,也是我们的不 幸,:) 如果你无法忍受这种的煎熬,而且和我一样,同时在思考着这种分布式的网络服务对于我们个人和整个社区会产生什么价值,怎么运营和维护这种分布式的网 络社区,这种社区学习最终又将怎么融入我们个人和各种群体的学习和生活中等等。那么我想,和我们一块来沉浸在这个社区里,一块来观察、挖掘、提炼社区中成 员的各种状态和大家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看怎么把大家的各种实践和这些分散的信息有效的组织起来,并通过共同编辑一份我们社区的简报,向大家释放社区学习的价值,或许是比较更适合你的一种体验。 关于社区简报 要说明的是,社区简报虽然仍刚刚起步,但已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早是以社区简介和好看教研项目为基础,近期尝试对社区采用的几个主要的社会化工具及子社区做过介绍,上一期又从学生、老师、Web2.0开发商、社区运营等各种参与者的角度尝试来介绍过社区。 社区简报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目前仍处在摸索中。简报从工具的介绍到参与者的体验和反思,进一步上升到对信息技术教育和社会化学习、社区学习的普 及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的思考,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如何把工具、参与者和相关问题的思考有效地整合到一块,或者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更好的方式来做简报, 这个更有赖于大家的实践和智慧。 目前简报每半月整理和发布一期。 简报的栏目和内容 目前简报中的内容主要来自以下社区的各种分布式网络和部分成员的博客: 社区网站:http://sociallearnlab.org 社区微薄:http://zuosa.com/sociallearnlab 社区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ociallearnlab 社区书签:http://groups.diigo.com/groups/sociallearnlab 社区读书:http://www.douban.com/group/sociallearnlab 社区故事:http://www.haokanbu.com/group/140 社区Wiki: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 …… 简报栏目设计如上文描述所述,仍在不断地的调整中,当前具体栏目可以参考正在编辑的6月份上期简报目录,大家可以及时提出各种改进意见。 简报的编辑和发布 简报编辑和归档: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SLLBrief 简报发布和订阅: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llbrief 当然,我们还看到有些社区成员通过自己的blog、微博客、网络书签等各种途径介绍社区简报。 谁会是简报的读者? 可能你会问,谁是这份简报的读者?好像我们还没有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但也很容易回答。就像有人问谁会是Web2.0的用户一样,这取决于时间和我们每个人对Web2.0或这份简报的理解! 作为简报编辑小组的成员,我们更希望听到你和这份简报的故事,希望这些故事也能成为简报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邀请大家 6月份上期的简报已经开始编辑,可以直接在该页面上“报名参加编辑小组”,也可以在“临时建议区”给出您的建议,欢迎和我们一块来“玩转”简报!

Tags: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教育大发现社区简报·2009年5月份(下)

六月 8th, 2009 by 小石

互联网,不在于网络的发达,而在于互联。——CodeName.A,网友 本期目录: 来自学生的作品与反思 来自老师的教研与反思 来自Web2.0开发团队的支持与反馈 社区学习实践与反思 近期热门活动与项目 社区推荐信息与资料 加入社区 1. 来自学生的作品与反思 如果你认为ppt的制作应该追求简约,那么这种应该如何如何的建议也应该被质疑!我第一次看晓晓老师的 学生杨幸媛和张典在《课间乐》活动之后做的“电子报刊/ppt”时,我的第一印象是同学们的电子报图形、色彩很丰富,各种可以用到ppt上的元素好像都“ 铺陈”在上面,因此我也没有去细看这个ppt。但现在我要改变这种看法,理由已经在这个“电子报刊/ppt”的评论里。 另外接近期末,Tom老师的学生和xiuli老师的学生,也在陆续提交他们关于这一学期学习“Web2.0与社会化学习技术”课程的一些 体验和收获。对于许多关注Web2.0与社会化学习实践的朋友来说,可能这一次难得的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和我们一起听听来自这些大学生的体会。 [作品] 浙江昆阳二小《课间乐·电子报刊》——学生参加比赛的电脑作品 [活动] 将快乐进行到底——快乐写作《课间乐》后续活动 [反思] 广州商学院Tom老师的“学生Web2.0使用心得体会” (目前已有22个同学参加了这个活动) [反思] 北师大xiuli老师“社会化学习技术”09年春季课程班的“学生课程回顾” (目前已有12个同学参加了这个活动) 2. 来自老师的教研与反思 介绍教师的Web2.0与社会化学习技术实践、案例、活动与反思,包括高校教育技术等相关学科的老师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老师之间的互相联系和支持。 [案例] 丁笑飞:借助网络,有效评价 (Web2.0与作文教学) [分享] 小石:推荐一个Web2.0与作文教学改革的案例 (介绍丁笑飞老师的作文教学实验) [反思] 谢贤晓:县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小结 [反思] Tom:关于Web2.0时代的社会化学习公选课的课程考核与评价问题 [反思] xiuli:生命中满是奇迹(200905)(庄老师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研与实践的回顾) [反思] 向明:诸多写作项目都是围绕Google系产品转的,为什么不能围绕QQ、Baidu转呢? [活动] xinyi ran:征求开设Web2.0公选课的建议 [活动] 姚晓燕:如何用博客做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 [活动] 姚晓燕:请问你在信息技术课中小组合作的应用方面有何妙招 [活动] 各位老师是怎么管理个人资料的? [活动] 电子白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地区教研] [...]

Tags: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大家一起来编5月份的社区简报

五月 11th, 2009 by 小石

——邀请函及新的社区简报编辑方法介绍 各位村友,大家好: 前几天和庄老师、余波碰头,我们觉得社区简报不应该是一两个人到了月底才来整理,应该在日常就不断地添加,而且是大家都可以添加,月底的时候再稍微编辑一下就可以发布。 我们就目前社区简报至少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大致讨论了一下,列在这儿: 社区公告; 社区项目进展; 社区活动; 社区GG精华贴; 社区书签; 社区读书; 社区人物; 加入社区及新成员介绍等; 在整理4月份的简报时,我也大致按照这个分类对信息进行了整理。结合4月份的简报,我对编辑过程中考虑到的一些情况稍微说明一下。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看看我们怎么把这份简报做好: 社区公告:- 4月份没有做整理; 社区项目进展:- (1)目前项目还比较少,我还大致了解,可以整理;要是项目多了,再有一两个编辑可能也会整理不过来,事后的编辑也不见得能及时了解各项目的进展,所以我们希望尽可能各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小组来做项目进展的更新; (2)另外想提醒的是,我们社区网站上建的项目页面,及各项目的子页面,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也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3)我注意到余波、还有SLL2009s的一些同学最近在学习时库,不知道会不会对改善项目管理有些帮助? (4)不管怎么样,我们马上可以做的是每月可以在SLL_GG中设一个主题贴,如”某月社区简报·社区项目进展汇总”,大家就可以随时报告各项目进展情况;此办法同样适用于下面各标题和条目的整理; 连接与活动 -SLL’s Blog – 考虑到4月份我们主要有两大类活动,一类是我们发起的许多“连接活动”,另一类是我们参与的一些教育研讨、教育讲座及公益活动等,两类活动基本上都整理汇集到了社区的网站(SLL’s Blog)上,所以在整理完社区活动之后,我突然想到干脆在标题后面加上社区网站的链接,方便大家在浏览社区简报时随手打开或者订阅。同时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下面其他各标题,方便于浏览到社区简报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任一途径了解或进入社区。 GG精华贴 – SLL’s Googlegroup小组 – 这块由于信息量比较大,我又大致列了互动与问答、技术与资源、实践与展望、讲座与沙龙、声音等小标题,在这些小标题下尝试对社区GG信息做了初步的整理;大家可以想想,还有什么更好的途径来对GG里面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汇总? SLL读书 – SLL’s Douban小组 – 目前社区的douban读书小组还没有引起大多数成员的关注,一方面可能因为许多社会化学习方面的实践与研究都刚刚起步,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富,以往的图书信息也远远滞后当前的一些实践,动态更新的blog和其他在线资料是我们许多成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社会化学习技术应用于各个教育及社会部门的研究与实践还尚未深入,甚至知识与实践的交叉还尚未开始。希望大家能结合自己关注的问题和社会化学习的实践,和我们分享更多的图书与思考。 SLL书签 – SLL’s Diigo小组 – 已经有些成员加入了社区的Diigo小组。我用Gmail订阅的大家推荐到社区小组里的书签,现在每天都会有一些很不错的资料分享,一个月下来,就是相当丰富的资料。到了月底才来考虑汇总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来汇总这些信息。只是临时抽取了月底最后几天的一些信息,给大家略作展示。这时候我们才突然意识到Diigo小组里的投票功能应该用起来,大家在浏览Diigo小组里的书签时,可以对关注的信息进行投票,每周可以汇总投票比较多的信息,现在我们每月出上、下两期简报的话,月底的时候可以把几周及该月的热点信息做个汇总和推荐。 SLL人物 – SLL’s 好看簿小组 – 当我们讨论大家主要都是在网上联系,是不是可以通过“推荐社区人物”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使每个人都能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不仅可以一块学习和工作,也能分享我们生活中的乐趣,甚至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彼此关心和激励等等。 4月份的社区人物,我首先就想到的就是为了救助甘肃张掖星光小学的烧伤女孩小雅婷同学一直在社区和网络上、包括当地的教育部门、妇联、媒体以及各种可能的场合寻求募捐的李明山老师和老玉米校长。他们一直都在积极地和社区里的许多成员一块探索怎么用web2.0等社会化学习技术改善当地的教学,此刻他们更是我们社区里的榜样。 同时李明山老师和老玉米校长也是我们社区好看簿小组中,非常活跃的实践和探索者,他们的好看簿个人主页上记录了他们和学生们一起探索新的学习与生活的点点点滴,也是他们个人风采的最直观、最真实、也最为多彩的展现。所以,我想“SLL’s 好看簿小组”此刻也是我们推荐社区人物时最棒的平台之一。也希望大家能进一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看簿的价值,展现社区实践更丰富的一面。 加入SLL – [...]

Tags: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