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教育札记’ Category


直面问题和摆脱理论束缚

十一月 5th, 2014 by 小石

——读吕型伟老师“要谈教育创新,先读教育史吧!”有感 吕老师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抛开教育史谈教育创新听起来都有点荒谬。但是否要把教育创新、包括教育史挂在嘴边,包括不了解教育史能不能做教育研究呢,聊点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 1、十多年前我开始关注教育问题时,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教育问题之所以成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教育学院里肯定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面对大的变动时代,办法一定在外面。我是从三农问题、职业咨询、组织学习等中观察到的基本问题(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教育和社会脱节是怎么回事)入手,一点一点开始反思,并参与教育公益组织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等,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之后因为验证、对话和实践的需要才开始关注大学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讨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等。 2、我根本不关注创新不创新,我首先看到的各种说法和所谓的问题满天飞,什么是真实的问题,怎么准确地描述问题,包括面对许多教育现象时教育学提供了什么基本的分析方法,我需要逐步进行梳理,理出一个头绪来。这还先不说解决问题,我觉得问题搞清楚了,描述清楚了,问题也就基本有思路了。搞清楚以后,方法可能很 简单,或某些领域已经有可以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我对创新从来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就像踢球一样,赢球是结果,但有几个踢球的人就是为了赢球呢?我只是觉得教 育问题本身有点杂乱,挑战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和理性,有点好奇和好事。 3、起初不读教育史也不碰教育学院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不想受现有的视角所束缚。我希望尽可能自由地去观察和思考,有必要的时候再来了解也不迟。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情形时,我会特别重视思维的开放性。悖论是,这种开放不得不通过对既有成见做选择性的回避来实现。 4、我的一个深切的感受是,教育学深陷在话语的泥潭里。针对不同教育问题或现象,缺少较为统一、有效的教育语言和分析框架,即教育学尚难称为一门科学。《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的作者,管理学家诺顿和卡普兰有句话,“不能描述,就不能衡量;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我觉得对于教育问题和系统分析来说,同样适用。 5、解数学题或者物理题的时候,我们很少会有人说不懂数学史和物理学史,就不能解数学题或物理题。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很难要求每个人面对教育问题或现象的时候,都要先翻教育史———这只能说明我们现有理论分析工具匮乏。尤其是对于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可能需要反思是教育的科学化问题,如何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在分析教育问题或现象时真正发挥点作用。

Posted in 教育札记, 教育解释 | Comments (0)


从中小学开始加入实习会怎么样?

一月 11th, 2013 by 小石

有位老师在微博里跟我说:“我是从事基础教育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认为基础教育至关重要,你可以好好研究和体味一下中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现状!!” 我的回应是—— 1)我是从“教育和社会脱节”这个话题来开始关注教育问题的,有一个简单的观察是,部分法国学生从初二就开始去企业实习,了解各行业企业做什么事需要什么知识,回到班里以后又相互交流,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回头就可以去,来回往复,到了考大学时,很多同学可能就比较清楚自己要报什么专业。 2)上大学的时候,也会更有针对性地,把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不等毕业,可能许多同学对自己要去哪儿工作,甚至怎么创业,已经有自己的思考了。工作以后,往往也会比较投入。 3)换句话说,如果从中小学开始,借助大家对就业等问题的关注,提前插入对实习和对产业和知识体系的信息(即我所谓的“社会认知”或“职前教育”),就可以逐步化解中小学上什么兴趣班、高考志愿怎么填报、大学毕业怎么就业、职业白领怎么避免职业枯竭等一系列问题。 4)所以,对“兴趣”的认识可能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个盲点。许多同仁已开始注重音体美等多元智能的培养,而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兴趣”如何培养仍有待探讨。另外,这似乎也可以回应知识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或知识有没有用等疑问。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或教育转型时期中小学课程体系如何调整的问题。 另外几位朋友的回应是—— 1)@安猪安心做猪:正解。@一公斤盒子 就曾考虑过开发一系列的“职业盒子”,让小朋友以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了解社会和职业生活。 2)@Being柳棟:职业盒子是亮点,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 3)@皇小草:有一些早教机构就是专门做职业角色体验的,但价格不便宜,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比较奢侈。在学校教育里,据了解至少北京的一些高中有职业生涯的内容,而且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课等课程也涉及有这方面的内容。如果开发出这方面的盒子来,既可为老师教学提供好的工具,往大了说也有助于教育公平,很有价值。 我还想说的是—— 我个人的视角是没有急于切入“职业盒子”的设计,而是重新审视大学教育是怎么回事,以及大学教育和职业社会的关系,然后反推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联系。希望能进一步打开认识这个问题的视野。 如果当时停留在“职业盒子”上,可能就没有后面的“edu2.0”、“社会化学习”、“新阅读”等探索了。

Tags: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教育解释 | Comments (0)


要给孩子买iPhone吗?

一月 7th, 2013 by 小石

这是一位朋友的问题—— 事件描述: 前两天家庭聚会,我们小一辈的坐一桌,其中一般以上的手机是iPhone,我表妹的手机却是连网都不能上的。另外两个同样读初中的堂妹,不仅有iPhone,连iPad都带来。谈话很多时候集中在手机上,我见我表妹相当不开心。 我在想,在小朋友这个年龄,我一定也不会给她买iPhone这东西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如何教育我的小孩呢? PS:我知道平时的教育很重要,但是平时的教育也是这些小事情的处理逐渐积累起来的。能否具体说说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处理,平时的教育应该如何增强孩子对于这些物质刺激的抵抗能力? 我的回应—— 我脑子里在转的问题是: 1、何为物质? 2、何为手机?(手机仅仅是物质吗?关于物质、非物质这类日常的二元划分很有意思。) 3、何为iPhone?(iPhone仅仅是手机吗?) 在我看来, 1、iPhone等我们暂时放在一边; 2、先探讨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或网络终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3、进而探讨手机或网络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中具有什么特殊位置? 以便重新审视孩子对手机这种”物质“的关注。 另推荐蒋程宇的新浪微博:@一公斤电子 以及,我关注的一个相关话题: 信息技术课程:何去何从? –

Tags: ,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絮语]捡破烂的眼里,没有垃圾只有宝

十二月 9th, 2012 by 小石

今天参加“在行动”与“真爱教育”、“农民之子”、“救助儿童基金会”等多家机构组织的一个流动儿童教育研讨会,先后有一位老师用一位捡破烂的家长的照片来说一些流动儿童生活环境的恶劣,和一位老师用捡破烂来表示流动儿童不能考上重点大学,也能做点事维持生存等。言语中“捡破烂的”已成为卑贱的代名词。我不禁想起来了我的外公和几个月前与高冰倩同学的几句有意无意的调侃。 我外公以前在供销社里,是专门收废铜废铁、破烂废纸的,俗称收破烂的,我是他外孙,所以有时候开玩笑,我也说我是一个小收破烂的。 冰倩哈哈大笑,说我外公肯定要说我没有长进,隔代了还是做一样的工。我说,我们祖孙俩能说到一块,他和我舅舅他们没什么话,和我话就多了。我也喜欢和他开玩笑。而且可能从事相同工种的原因吧,他是经常责怪我,不好好工作赚钱,净是瞎搞这个那个。 但在我看来,在一个收破烂人的眼里,什么东西都是宝。包括人,能考上大学的,考不上大学的,歪瓜劣枣的,都是宝。 反过来,我想说的是,一个社会看待收破烂的和收破烂这个行业的方式,却折射的是一个社会对人的基本尊重问题和对资源的粗放利用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密切相关的。

Tags: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小调查]在你眼里,网络教育是什么?

八月 21st, 2012 by 小石

(这是发在几个教育和青年邮件列表中的一个小调查,也欢迎大家参与。) 大家好: 做一个小调查。我观察到,我们许多人已经习惯了使用网络,也习惯了利用网络来学习,但谈到支教或教育的时候,我们又很少把网络和教育结合起来看,有时甚至会把网络和教育割裂开来。所以我想听听大家的一些看法。 在你的眼里: 1、网络是什么, 2、教育是什么, 3、网络教育又是什么? 先放下以往的各种定义,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也欢迎大家说说网络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变化,能举例说说那就最好。 另外,谢谢大家的参与,也欢迎推荐给周围的朋友一块来探讨。 我想听到更多的声音和案例。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从“开放建筑”到“开放教育”——翻谢英俊和乡村建筑工作室相关资料的一点感受

五月 21st, 2012 by 小石

刚才和Lendage聊,近几周我把谢英俊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十多年的资料整个翻了翻,觉得他们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和在乡村建筑方面的实践,对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探索是个重要的启发。略微在这儿记一下。 谢英俊因为很早就认识到,现代建筑已经逐渐把人从一个家园的建设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单纯的住房的消费者,整个城市的建筑主要都由开放商来建,普通人已经被排斥在外,因此,人和房屋、社区、城市的感觉逐渐丧失,建筑本身也失去了传统民居那种丰富的质地。 他熟悉建筑史,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包豪斯曾发起了建筑师应该为平民百姓盖房子的运动,所以,很自然地就接上了这种传统。同时,他又回到中国传统民居上来,吸收传统建筑思想的养料,把中国传统民居中很典型的穿斗式,和欧洲传统木结构中发展出来的斜撑技术结合起来,并因木材和木匠已经都不好找,木结构工艺也较为复杂,而把这套思路转换到轻钢结构上,又简化接头和固定的方法,找到了自己的灵感。 (1,穿斗式的话,房顶的压力是通过椽子传到檩,又通过檩传到柱子,柱子与柱子之间又串联起来。无论怎么摇晃,房子不会从顶上塌下来。房屋的墙不承重,只是护墙。2,欧洲传统木结构为对抗侧向力,发展了斜撑技术,这个思维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没有注意到的,所以在福建连城的培田村等很多地方看到的明清古建筑会容易倾斜。) 他有个思维是什么,现代建筑专业的东西越来越复杂,所以只能专业人员来设计、施工等,这样的话,现代建筑最基本的东西就很难传到广泛的农村去,仍然还是像中世纪似的,建筑师只能为王公贵族盖房子。所以,必须对现代建筑的核心思维进行简化。 另外,他注意建筑实际上是对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梳理,所谓开放建筑,只有在对这些关系的梳理中,找到一种内在的秩序,才能有真正的开放。即他会思考,什么是建筑师最应该做的,其余的是大家可以发挥的。他有个说法,就是建筑师应该少一点建筑(作为)。他讲他时间不长的教书生涯中,他总会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从中能感受到他的思维方式。 进而,他非常关注对建筑原型的探讨。比如河北农村住宅的原型,西藏牧民固定住房的原型,等等。通过对当地建筑原型的充分讨论和分析,包括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等多方面的调查,来因地制宜地,优化和改造当地的建筑原型。通过这类建筑原型,对当地的农村建房等产生一种参考和启发。 他认为,当建筑师退回来,抓住老百姓在建房子的时候最需要建筑师提醒的东西,守住了本分,老百姓的创造力才会复活,房子、社区等丰富的质地,才会重新唤回来。而房子和社区等,是建筑师和使用者共同创造的,不是建筑师自身就能创造的。 他强调,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就是“互为主体”。在哈贝马斯看来,整个西方现代文明强调的是个人意志、个人的价值,虽然激发了能量,创造了非常高的文明,却也毁了地球,毁了人类原本较为和睦的生活。哈贝马斯提出的“互为主体”,是强调要从过度的专业化和形式美学中退回来,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 我觉得这些话语,同样可以用到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上。其实现在教育的问题也是现代化、专业化的思维过重,而教育专家似乎已经取代了老百姓自身对怎么培养孩子的思考。 教育学其实首先也是要简化,并在对多方关系的梳理中,寻找开放性的架构。进而是观察当前的各类教育实践,思考教育的原型问题,比如乡村图书馆、大学生支教等等。只有这样,教育领域的互为主体,才有可能出现。 如果没有教育研究人员的介入,仅仅是很多NGO来做乡村图书馆,和很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本身是不解决多少问题的。同时,仅仅有教育研究人员,就想解决所有问题,而不释放青年和公众的创造力和活力,各地的教育实际上还是没法做好。 最后再略微概括一下谢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年的实践,也作为我们在教育实践和反思上的一个指引: 简化的意识; 关系的梳理; 原型的改善; 主体的觉醒。

Tags: , ,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社区建设 | Comments (0)


2011教育纪事

三月 24th, 2012 by 小石

编者按:身处在剧变的教育和社会里,很多东西我们转瞬就会忘记,有意或无意,但也有些东西却常常盘桓在我们脑海里,让我们不断地咀嚼和反思。我们想简单记下这一年里,让我们反复咀嚼的一些教育话题和事件。回望来路,寄望前行。也希望记下的这点东西,能给大家来年的路一点启发,顺祝大家新年快乐! —- 可汗学院:未来教育一瞥 http://t.cn/SqL0PN 这一年,孟加拉裔青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用他的在线视频课程,打动了几乎所有美国人,比尔·盖茨、gongle曾先后向他捐赠150万美金、200万美金,近期O’Sullivan基金会又向他捐赠500万美金,只因为他们从可汗学院(Khan Acaedmy)看到了改变教育的力量!  (更多信息,请参:http://bit.ly/sk6sb9) TEDtoChina :把TED演讲带到中国 http://tedtochina.com/ 这一年,TEDtoChina不仅把TED演讲带到了China,也把“公开课”的理念带到了China。并随着网易、新浪、搜狐等几大网络媒体的跟进,以往教育部门依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建立起来的公开课资源也重新得到重视(如国家精品课程网)。近期又涌现出中国网络电视的“中国公开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爱课程”等等,高等教育领域的开放课程资源正日益丰富,且将进一步增加。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寻求改善中国教育现状的具体方法 http://t.cn/SJoNlO 这一年,我们看到哈佛大学及波士顿其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开始聚集到一起,分析和探讨中国教育的问题,交流各个团队在中国目前开展的教育实践,并不断在汇聚更多有志改善中国教育的年轻人。 青番茄:把图书馆办到家门口 http://www.qingfanqie.com/ 这一年,手机阅读正在迅速崛起,青番茄却“逆流”而动,以每企一馆、每园一馆、每校一馆的方式,把图书馆办到了家门口,并且免费借阅,送书上门,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淘宝大学:一所职校的“生计教育” http://t.cn/SJoN8B 这一年,一所鼓励学生在淘宝上开店做生意的职业技术学校备受瞩目。该校四分之一在校生创业,60%的人生活费自理,网店级别可代替学分,已有多名90后百万富翁。在从乡土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中,一所地方职校选择了挑战现实,探索自己的商业教育之路。 老罗的演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II http://t.cn/S7td5f 这一年,老罗为教育培训行业乃至所有教育人树立了一个标杆。尽管他的英语培训仍然像个在网络上卖地瓜的(毫无创新),但无数青年愿意看到他的崛起,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向这个日益稀薄的社会,输出了什么叫做正直、勇敢和诚恳! 南科大风波:“要改革,不要口号” http://t.cn/a94lE2 这一年,香港科技大学援建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宣布退出“南科大教改”并直陈:南科大应该做的是回归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回归建设一个新大学的基本工作(管理团队组建、学科架构设置、教授团队招聘、教育大纲及培养方案设置等),回归基本管理制度机制建设,这才是正途。 党校改革:“靠红头文件保你,不是真本事” http://t.cn/h4nHFP 这一年,各种备受关注、富于争议、题材敏感的案例,成为广东省党校学员的讨论内容,模拟新闻发布会更挑战着每个学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面对各种阅历丰富的学员,党校的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柴静专访中国最年轻博士: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视频) http://t.cn/SJopK9 这一年,“神童”遭遇柴静的嘲弄。当我们不再正视“神童”仍是未成年人,以及”神童教育“对”因材施教“的追问,柴静冰冷的眼神叩问的就不再是我们”升级打怪“般的教育,而是对一个少年残酷的嘲弄。(另参: http://bit.ly/vbdp9O) 大学生短期支教遭质疑:“叔叔阿姨,请你们别来支教了” http://t.cn/SJopOS 这一年,仅某大学就有近100个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参加支教活动;这一年,对大学生支教的各种质疑也纷沓而至;这一年,许多NGO和媒体对大学生采取了极为不友好的做法;这一年,许多参与过和即将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在反思! 梁文道:青春可以浪费(视频) http://t.cn/SvdWWO 这一年,梁文道以一个香港文青的成长经历和感受,为当代大陆年轻人“背书”,告诉年轻人不必纠结于车房,用时间换视野未尝不可,鼓励青年人摆脱习俗的束缚,坚定地走好的路。这些话,成为许多年轻人心目中的一个最强音。 安芯的间隔年 http://t.cn/hbIPNi 这一年,在潮水般的升学、就业等社会压力面前,一些青年人开始选择用旅行的方式寻找自我,并在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 黄油青年会议:给梦想抹上黄油 http://t.cn/aox9cW 这一年,一个叫“青年志”的青年调研团队,鼓励年轻人带着自己的梦想、热爱、正在进行的项目、生活中的思考等等,来参加一个每月一期的”青年黄油会议“,分享彼此的故事,并成为了一个激励和启发许多青年人独立思考和追求梦想的交流平台。 快乐小陶子:流动儿童图书馆 http://t.cn/hb6Efl 这一年,一个自称”快乐小陶子“的故事妈妈,安庆华女士,通过自身的示范鼓励志愿者和妈妈们为孩子读书,并为志愿者和妈妈们提供装满绘本的拉杆箱(”流动图书馆“)和一个辅助的检索阅读资源的博客(”儿童阅读导航“),让阅读走进了许多城乡的社区、家庭,给阅读推广带来了一股强劲而又温暖的风暴。 北师大张燕教授:学前教育没有权威! http://weibo.com/1191575751/wr0w33d1Ky 这一年,北师大学前教育学教授、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四环游戏小组”(http://www.mysihuan.com)的发起人张燕老师,不仅曾掷地有声地说:学前教育没有权威;而且按照儿童观、学习观、教学观、办学观等几个层面来分解问题,认真汲取各个层面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办学,提供了一个科学而又开放的合作架构。 “教育家的三条标准”,不敢苟同! http://weibo.com/1191575751/xD2QAq1Dg 这一年,即将年末的时候,顾明远老师(北师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在京师教育论坛上提出了“教育家的三条标准”,实在让人费解,不敢苟同。老百姓关注“教育家”,是因为希望有人能为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提供清晰的思路。而搞教育的人不解构这个话题,却跟着讨论什么是“教育家”,这又是为什么nie?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预防校车事故的一条简单办法

十一月 17th, 2011 by 小石

最近校车事故频繁,许多人在讨论如何预防校车事故,但很多讨论搞得都比较复杂,我提一条简单的办法: 统一规定所有校车刷成和消防车一样的颜色,并特殊情况,比如路段复杂时,允许校车和消防车一样,鸣笛开道,我想这样应该可以迅速而且大幅度地减少减少校车事故。之后,再慢慢去处理其他七七八八的事情。 欢迎讨论和转载。 回应两种声音: 一种是“教育投入说”,好像现在所有关于教育的问题都可以扯到教育投入少上; 另一种是“特权说”,是对这个方案本身提出的质疑,好像这个方案等于给校车赋予特权,并反过来提出特权就能保障安全吗,是否会造成新的腐败。 下面是简单回应: 1、“教育投入说”的代表: “我觉得问题的本质在于校车的质量,而质量的背后又是个经费的问题,而一旦牵扯到经费就有了合理分配的问题,而一旦牵扯到合理分配的问题,似乎跟政府搭边的教育经费很少有能够合理分配的。 如果政府能够拨出相当的款项来购置高质量,高安全系数的校车供学生使用,如果校车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安全标准,9个人的校车绝不容纳10个,那么事故减少便是自然。” 我的回应是: 这,这,这扯得也太远了吧?呵, 凡事都可以拉扯出一大堆的原因,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一定是找最简单的办法。 因此,我考虑的首先是怎么在校车自身上找办法,而且越简单越好,我想到的首先是在“颜色”和“声音”上做文章。 2、“特权说”的代表: “消防车被赋予特权,是因它们有救火的需要,而且出行次数不多,对交通妨碍也很少。 赋予校车特权又是为了什么?它有什么需要? 特权就能保证它们安全吗?目前的这些事故,是因为他们缺少特权引起的吗? 不管是弱势的,还是强势的,只要获得特权,就可能有腐败。” 我的回应是: 回到真实情景中观察的话,我们看到的情况是, 我在有的乡村,多次见到放学接送孩子的时候,一辆摩托车捎四五个孩子,路又不好,但是孩子能坐摩托车却很兴奋,也不知道家长是怎么想的,操不操心。 能有校车坐的,一般情况还算比较好的。 而且多半情况下,校车也没有多少利润可图,甚至就是因为塞满孩子,才勉强能有点利润。 按照正常的情况,要么家长多付点钱,要么政府多出点钱,或者社会各界资助,才有可能改善这一状况。 而什么事都靠政府来做,多半又靠不住;希望社会各界资助,恐怕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多少问题;而提高校车收费,要家长多付点钱,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另外,关键的问题在哪里,且不说家长,似乎孩子一生下来也已经习惯了我们这种沙丁鱼罐头式的生存环境。 因此,需要借助外力来改变孩子、家长包括公众的安全意识。 你认为这是一种正当的需要吗? 同时,提出在校车的颜色和声音上做文章,这个是个人、NGO、企业、媒体、政府、国际组织等等都可以倡导的。我不知道怎么就一定会跟“特权”扯上关系? 那么,你对校车事故频发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又是什么,对于预防校车事故又有什么好的建议?(sorry,最后这句话有点挑衅,希望抛砖引玉,呵) >>

Tags: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1)


干嘛要把“四环游戏小组”放进“非正规教育”的套子里?

十一月 12th, 2011 by 小石

微博札记 / 读《非正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基于四环游戏小组的实践》笔记(一): 1、今天翻张燕老师主编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四环游戏小组#的探索》,张老师在序言“不一样的风景”中介绍复杂国情下基于社区来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必要性,这种认识和探索无疑是正确的,但在争取社区非正规教育的权利上,运用的策略可能需要调整。 2、要拿回办教育的主动权,或者把办教育的权利还给社会,光讲“现代化教育”的误区是什么或“教育本质”上是什么什么,用处不大。建议换一个策略,讲讲“教育的问题归教育,政府的问题归政府,社会的问题归社会”。 3、许多人对“教育家”有很多期待,但我想说,“教育家”作为学者的首要责任,是揭示学习、教学、办学等涉及到的基本问题和认识;同时要警惕政府以办学质量的名义,为师资和办学等设置门槛。 4、此外“教育家”作为学者,要向公众清楚阐明的是,“教育家”无法包办教育,政府也不行、而且不应该,只有举全社会之力,才有可能尽力把教育办好。 5、另外如果深究的话,#非正规教育#的说法似乎有问题。有人援引“终身教育”的说法,以其概念被描述为包括了“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来证明“非正规教育”这一说法的正当性,不可取。 6、同时,大量“正规教育是什么”、“#非正规教育#又是什么”,这种简单比较的潜在问题很多:(1)描述完正规教育的各种限制后,认为非正规教育 则不分年龄、不论以前所受的教育,一切有教育需求的人都可以成为其对象,入学标准灵活,等等,你是否疑惑,非正规等于“无所不能”? 7、(2)引述保罗·朗格朗2001年《世界教育危机》中#非正规教育#的含义包括了什么及所举的例子中,有农业推广和农民培训计划,成人识字计划,正规系统外的职业培训等等,我想反问:如果这些想正规,怎么个正规法?民间等于非正规吗? 8、(3)日本学者市川昭午认为,#非正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可能觉得说的不准确,然后又说,从一切学习经验中排除了学校教育、非正式教育、偶发性学习的就是非正规教育。我想问:你看晕了吗? 9、(4)“孟母学堂”作为书中一个#非正规教育#例子,试问:如果它变成“正规”的,需要怎么做?如果变成“非正式”的,又需要怎么做?抑或,貌似正规的“北师大附中”,如果变成“非正规”,需要怎么做?进一步化解为“非正式”,又需要怎么做? 10、(5)#非正规教育#这一概念,对许多教育实践者的指导价值在哪儿?如果仅仅是为了向政府争取自主办学的权利而制造的一个概念,这种斗争方式的效果怎么评价? 11、第一章还没看完,我就在想,“四环游戏小组”这么好的实践,为什么要套在#非正规教育#的瓦罐里? 12、或者更直接点说,谈到#非正规教育#,其他“山寨园”办学者,他们愿意别人把自己称为“非正规”吗,或者被称为“非正规”时,是否心里在想什么时候能“转正”?这时你又如何来看“正规”与“非正规”,以及这两个概念是否仍比较稳定? (待续) 原文链接 >>

Tags: , , ,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读书笔记 | Comments (0)


给中国最年轻博士的职业建议

十月 22nd, 2011 by 小石

我发现各大视频网站比较煽情,柴静对中国最年轻博士(16岁)张炘炀的专访,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已经纷纷更名为“专访中国最年轻博士要求父母全款在京买房”。一夜间,张炘炀似乎已成为了神童教育的一个“丑陋的样本”,在未经任何严肃的教育分析、职业分析的情况下,首先满足了整个社会对神童教育的质疑。 我的看法是: 天才并非生活在真空里,或者说,任何人都需要考虑生活问题,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难道经温婉的柴静一报道,天才张炘炀也要吃饭的问题,就值得这么举国哗然吗? 我就纳闷,在一个国家,一个聪明的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难道就这么难吗?不仅要遭受各种各样的误导,还要遭受各种各样的冷言冷语,甚至歧视吗? 张炘炀既然已经知道生活的现实,同时仍保有对数学的兴趣,那么要给他一点职业建议的话,很简单,继续玩电脑,补充计算机知识,做一个高级程序员就可以。说白了,高级程序员的位子就是为数学天才准备的(欢迎程序员朋友给张炘炀提供更详尽的建议)。 与此同时,希望各位三思!

Tags: ,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