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NGO’ Category


[摘]康永久谈“贫困大学生”鉴别与资助问题

三月 26th, 2018 by 小石

断断续续在翻康永久老师的《教育学原理五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这两天翻到第四讲“教育与社会发展”,里面关于贫困大学生的鉴别和资助问题说了一大段(p320),我摘出来并略微分成几个小段: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大学都在评“贫困大学生”,希望借助各种手段,把那些家境其实还不错、仍有钱支持、父母俱安的假冒贫困大学生清理出去,让那些家境是在贫寒、出了事故、负了一屁股债、单亲、有重大疾患的大学生能被挑选出来。 但这种基于知识信息甚至技术理性的“贫困大学生”概念并不能带来社会变革,因为它默认学生应该依赖于家庭,并将那些确实贫困的大学生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事实上,如果不考虑家庭的背景,差不多所有大学生都是贫困大学生。他们都已年满18周岁,到了该自立的年龄,但一分钱都挣不到,处在任何一条贫困线之下。现在的评价把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做了学生个人贫困与否的尺度,根本不是鼓励自尊、自立、自强。 这样一来,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资助,就需要对大学生家庭进行鉴别。为此,自认为贫困的大学生就需要诉苦,需要写申请,需要把自己最不情愿暴露的一面公布出来,事后还面临相互比对,还要受监督。不能吃排骨,不能买手机,不能有电脑,不能谈恋爱,不能娱乐……结果,解了一时之困,惹来半世之忧。 这种“贫困大学生”在根本上依附于这样一套隐性价值与资助体系,说到底乃是一种“社会建构”。经济的贫困经常就此转化为文化、心理的贫困,转化为自卑,转化为马加爵的暴力[1],转化为一颗颗脆弱的心。 如果真心认可自尊、自立、自强这样一些时代价值,对大学生的资助就不应以对大学生的鉴别为前提,至少不能采取目前这种鉴别形式。说到底,真正能带来变革的不是对贫困大学生的鉴别,而是对自食其力的推崇与保障,包括设立各种奖助金、勤工俭学岗、助学贷款等,也包括向所有学生倡导自食其力。 [1]马加爵,男,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家境贫寒,家族几代中唯一的读书人。他因在打牌的过程中被最好的朋友指责作假、人品差,经精心策划,于2004年2月13~15日在宿舍先后用铁锤击杀4名同学。2004年3月15日,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落网,当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Posted in NGO | Comments (0)


先不说公益,先说说慈善

十一月 22nd, 2015 by 小石

“公益”这个词很好玩。作为一个外来词,我们并不太熟悉。但很多人听到它就好像是“爱心大放送”,就是去帮助别人,而往往忽视了很多时候别人暂时的困境,揭示的正是我们每个人深处的潜在矛盾。我们不仅是在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的可能不是什么“公益”和高高在上的爱心,而是要把我们“大家帮大家”的,传统的“慈善”和互助精神,重新激活和发扬起来。我们熟悉保险的话,也就熟悉这个道理。 这种词语的新旧转换现象(从“慈善”到“公益”),有时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是真实的问题被进一步掩盖起来。进而新的词语,只是为更多无谓的付出和虚假的胜利,寻找了一个动听的借口。 用比较学术化的视角来看,在我们越来越习惯把许多问题定义为“社会的问题”或“社会问题”的同时,问题也变得好像离我们很远,变得“抽象化”或“客体化”了。这种界定问题和探索解决思路的过程,也可能让我们越来越学会掩饰问题。这也是我们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种极化现象,或者说科学主义或专业主义的一种危害。

Posted in NGO | Comments (0)


农村要的是先激活传统慈善

十一月 22nd, 2015 by 小石

——原标题:应把“激活传统慈善”作为现代公益的一个基本理念树立起来 去年5月份写的一段话—— 谁家没个老人孩子,没个忙要帮,所以从社区公益入手,激活社区传统的互助精神,乃至把许多事务纳入到社区的公共事务里,共同参与和推动社区的建设,这是传统慈善的基本做法。 另外,相对于异地公益来说,人际和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是直接能感受到的(是闭环的反馈系统),而且大家比较容易参与,包括社区资本和收益会不断增加,而边际成本却相对较小,所以,社会的自组织要从社区自组织开始。 换句话说,近年来在突出现代公益的同时,对传统慈善的一些污名化的做法,可能需要认真反思,甚至应该考虑把“激活传统慈善”,作为现代公益的一个基本观念树立起来。

Posted in NGO | Comments (0)


[案例]涂猛与县级公益组织服务中心

八月 18th, 2015 by 小石

赞涂猛老师! 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大量的公益服务要么在国家和省市层面(或上层),要么在社区层面(或基层),缺少县级的上下衔接和统筹(中层)。 组织县级的公益组织服务中心,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我在考虑青年发展组织如何落地的时候,也感觉落脚点应该是成立县一级的类似组织,解决衔接和统筹问题。 尤其是反思乡建领域这些年许多工作的困境,我觉得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往往直接扎到村一级开展工作,缺少县一级的社会动员和统筹,而村一级的人财物等资源局限性很大,短期内难以充分动员,严重依赖外部的支持才能勉强维持,而外部又很难长期维持输血的状况,所以一直处于尴尬的状况。 构建开放的现代公益服务架构,核心就是县级的公益服务中心的建设,解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衔接问题。或者说,现代公益领域的核心问题,就是怎么认识和解决所谓现代公益和传统慈善之间的关系,使自上而下的专业作为和自下而上的地方自组织互助传统,形成良好的互动。而这个衔接点,就是类似的县级公益组织服务中心! 推荐: 涂猛:推动多元化公益进程。

Posted in NGO | Comments (0)


是NGO不专业,还是谁不专业? ——浅谈伊查克·爱迪斯的职能主义管理学

十二月 18th, 2014 by 小石

一 管理学和教育学,乃至任何科学一样,我想都是希望能够解释现象,并启发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别人专业与否,甚至要求别人怎么做。但是有许多NGO从业者都曾困惑地表示,碰到过类似的挑战,“这个事为什么是你们来做?为什么你们有这个能力来做?”而且挑战多来自基金会和媒体。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另外,许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种普遍存在的专业主义倾向导致的选择性漠视。比如,很多时候都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是专门做这个事情的,或者我们做这类事情不专业,做也未必能做好,所以选择性地放弃。而这恰恰也是许多NGO或民间公益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一社会流弊实实在在地触痛了许多人。 以上两点,也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爱迪斯管理学思想的基点。 二 爱迪斯的视角主要是从短期的效益效率和长期的效益效率入手,来看企业的管理和用人是否有效。 产品和服务至少要与大多数同行一样好,企业才能生存下去。为了完成这一职责,管理者必须了解该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有实现这一目标基本的责任感与推动力。这是对企业短期效益的考虑。 然而,仅有知识与动力,并不能保证在团队运作时达到同样的效果。要实现团队效果,管理者需要具备按原计划分解任务,制定日程表,并组织、协调团队成员共同来达成目标的能力。这是对企业短期效率的考虑。 企业要在一个变化的环境持续经营,管理者在制定目标、策略时体现出高度的判断力,并能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目标和实施体系。也就是说,他在识别内外 环境和构思行动措施时,要体现出相当的驾驭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还肯承担行动的风险。创造性,意味着持续经营下去的可能;肯承担风险,意味着不会轻易让机 遇擦肩而过。这是对企业长期效益的考虑。 但我们也难以想像,如果没有人把这种对时局的洞察力与实施团队紧密地连接起来,把个人的决策变成团队的目标,把创新的精神变成团队的意识,那么个人因素可能左右企业的成败。这是对企业长期效率的考虑。 爱迪斯把短期效益的实现者称为“执行者”、短期效率的实现者成为“行政管理者”、长期效益的实现者成为“创新者”、长期效率的实现者称为“整合者”。他觉得一个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人来承担这些不同的角色。相应地,也提出了一个“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 三 爱迪斯不仅抓住了组织管理中业务和人这两条基本的主线,并揭示了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且为认识大大小小、专业或不专业的各种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组织的存在,包括为这些组织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框架或指南。 顺着爱迪斯的视角来看的话,我想他不会把许多只是混口饭吃的小生意人(营利性组织)和“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联系起来,也不会把马小朵老师这样的(十几岁出来做保姆,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回老家做一名英语老师)拉着几个打工的妹妹们一块孩子办的“山寨幼儿园”(非营利性组织)和“专业性”等仓促地联系起来。他只会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来尝试理解这些现象。然后才会考虑,怎么启发大家来改善管理,但也绝不苛求。 当大量的组织现实,依照传统管理学思想难以理解的时候,爱迪斯认为不应该质疑大量的组织现实出了问题,而是觉得要对管理学本身进行反思,要重构管理学的基本认识框架,并提升管理学本身的解释力。 无疑,我们许多组织都需要帮助,都需要管理学知识,但更需要尊重。 希望我们不要再伤害普通的生意人,尤其是不要再伤害马小朵老师这样的热心人,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 这些话可能来得晚了点,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够三思。 也麻烦把本文转给你周围的基金会和媒体的朋友,或者你想告诉的其他人。谢谢。

Tags:
Posted in NGO | Comments (0)


略谈流动儿童教育的性质问题

十二月 8th, 2012 by 小石

在现代社会,一个自由迁徙的社会里,人口的流动包括儿童的流动,应该是一种常态,因此,教育从静态的、农村和城市的二元化管理,向动态的、城乡统筹的一体化管理过渡,应该是一个基本的方向。 所以说,流动儿童教育首先是一个社会转型给教育科学提出的基本命题,是一个“教育问题”,而非一个权利平等与否的“政治问题”。 换句话说,这首先涉及的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和对“何谓教育现代化”的追问。是一个前沿问题,而非简单的公平和救助问题。所谓公平,也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对”何谓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上。 而一旦把这个问题简单地作为一个社会公平或“政治问题”来处理,既可能掩盖着转型社会给教育提出的真实问题,也可能带来流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对抗(比如北京地区当前围绕“异地高考”问题在两个群体之间的对抗),以及行政部门的两难(照顾任何一方都要得罪另一方)。 退回到“教育问题”上来讨论,那可能还有研究和探索的空间。可以探讨北京或北京某个区能否首先作为作为一个实验区,来依托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探索未来的“开放教育”。我想各方之间也会更容易接受。 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视,也欢迎探讨。

Tags: ,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企业是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主体

十月 23rd, 2011 by 小石

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情况,朋友问:“如果现在NGO能做的事,企业都去做了,NGO还能做什么?” 我的回答: 在我看来,企业本身就是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许多声称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日夜奔波、居无定日的NGO没有多少差别。差别只在于我们人为地,把企业想象为一个单纯的逐利组织,事先对企业进行了道德上的审判,也正是在这种预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NGO的概念。 现代公益,我认为首先要承认,我们以往对企业的认识是错误的,要因势利导,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和社会的共建,发挥企业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主人翁和主体作用。 NGO的主要作用,一是,推动企业、政府和社会来关注重大社会问题、意外事件、弱势群体等以及社会整体的利益,倡导甚至设计相应的社会预防体系、救助体系(倡导);二是,为发展社会预防体系、救助体系多方面筹集资金等,甚至直接组织或参与这些体系的构建(开放平台的建设);三是,填补当前社会服务领域的空缺,孵化出一些专业化服务组织(第三方应用的孵化和支持)。 而所有这些作用,都不排除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作用,不排除被能够自我造血、甚至允许利润分红的企业家及其团队所代替。同时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和健康的NGO,比较理想的发展趋势。 所以,近来NGO忽视对社会问题本身的专业探索,只顾争取社会地位,甚至与自己倡导的主要对象之一(企业)争风吃醋,我觉得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公益理念的严重扭曲。 至于美国、英国的NGO和基金会,对于大家所谈的高薪职业经理人和可参与分红的社会企业等等趋势,我觉得这本质上已经和开始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没有多少严格的差别。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历史的回归、社会正常秩序的回归。

Tags: ,
Posted in NGO, 社区建设,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略谈对公益基金会的几点期望

九月 30th, 2011 by 小石

下午参加福特基金会发起的一个“中国NGO资源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他们简称“RD项目”)第十六期工作坊(也是最后一期),其中最后一项议题是收集各个NGO对基金会有什么期望,我谈了以下四点,也顺便贴在这儿。 第一点是,基金会要搞清楚,基金会要通过NGO来影响社会,基金会不应该仅仅是个消费者,不能像消费者一样只是购买NGO的服务,或者说只提供项目费用等,至少首先应该是个投资者,要积极投资或者支持NGO机构的成长。相应地,基金会首先要明白,NGO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现场”,在现场的话,必然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灵活地进行一些调整,所以,基金会要给NGO提供一定的灵活度。最好是把NGO看作既有核心项目,又有合作交流项目,同时又可能衍生一些自发项目的组织,在支持他们的主要项目的同时,要给NGO的合作交流和自发项目培育等留出一定的空间。 第二点,就是今天是一个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里面,整个现代公益尤其是基金会的一个核心的工作就是怎么调整知识、权力和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除了强调政府的开放、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推动大学的开放研究和知识共享,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或者说“教育友好型社会”。因为研究、知识、资讯,是社会各类事业,包括整个公益事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点是,NGO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了,早期NGO主要都是直接服务于基层,但到了今天,实际上主要的问题是怎么从各个垂直领域上去考虑,支持各方面的工作向深入发展。那么重点支持各个垂直领域一些研究性组织、行业支持性组织等的发展,可能就需要基金会认真考虑。 第四点,是谈了“基金会2.0”的话题。谈到现在很多基金会喜欢搞评奖,这还是一个投资人怎么去选项目的做法,和我们整个转型社会目前问题的突出,以及整个公益领域仍非常弱小,仍非常需要培育的现实,可能是严重错位的。我想现在任何一点积极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扶持和引导,而不是被简单地拒之门外。基金会可以尝试采用“资金配比”的方式,对各种积极的尝试进行鼓励,并对累积了一定信用的机构,增加配比的额度。尤其是从许多学生组织的社会实践开始,就应该积极地进行培育,而不仅仅是针对NGO。当然NGO可以担任基金会和学生组织之间的桥梁。 这四点线条可能比较粗,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期望,欢迎探讨。

Tags: , , , , ,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对“支教”这个词的一点不同感受

九月 10th, 2011 by 小石

昨晚去参加北师大农民之子社团的迎新大会,听到一个同学介绍“贵州项目”(大学生支教和调研)。她在介绍当地一个女孩的时候,用了很大的篇幅,说那个女孩那么小的年纪,要挑那么重的担子,承担繁重的家务。讲得时候饱含着同情,似乎对农村生活的艰苦也有了贴身的体会。但我在听她介绍的时候,却觉得她始终是一个外来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当地去。 因此我就在想,我们在谈到“支教”的时候,是不是首先区分了我们和当地孩子之间的不同,并有意或无意地强化了我们彼此是两种不同的角色?而两种角色又各自抱着不同的期望,以至于双方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共识? 反过来,我就在想印度喀拉拉邦的“民众科学运动”,和我们说的“支教”有什么区别?“民众科学运动”是否在突出用科学的办法,一块来解决当地的问题中,也淡化了外来者和当地人之间的角色差异,比较容易形成相互的理解和共识? 另外,我们可以观察到,为了维护支教工作的声誉,许多支教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支教同学的筛选和培训,希望能提高支教工作的质量。但是不是,也反过来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门槛,和我们倡导大家都来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存在某种冲突? 同时,为什么当地人对热心参与当地建设,但仍需要更多的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大学生,会变得不够宽容?而我们去支教的同学本身,是否因为参与社会实践,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乃至科学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一切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Tags: ,
Posted in NGO,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推荐]刘健芝老师的“印度经验”专题

九月 9th, 2011 by 小石

印度经验之一:乡村图书馆 —— 公共生活空间的开拓; 印度经验之二: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社区建设的树人工程; 印度经验之三:印度的扫盲运动——农村贫困者自主力的开发; 印度经验之四:民众科学运动的“资源谱图”——心和身的参与; 印度经验之五:“人民计划运动” —— 自信和尊严滋长的土壤; 印度经验之六:从兴建卫生间到建立社会清廉 印度经验6篇文章的汇总;   民众科学运动相关链接: 民众科学运动(KSSP)的 维基词条; KSSP的网站:www.kssp.in; KSSP之友的网站:www.kssp.org; 我收藏的一些有关KSSP的资料:http://delicious.com/xiansf/民众科学运动;   补充: 刘健芝:印度喀拉拉邦扶贫启示录(2006年10月); 黎光寿:克拉拉人民科学运动:科学与民主,在都会之外;   刘健芝老师其他文章及其参与的各类组织和论坛: 刘健芝:陶罐铁罐的启示; 刘健芝:抵抗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思考; 刘健芝:家国历史中沉默的女人; 温铁军、刘健芝:一个农民改变了一个城市――日本长井市彩虹计划考察报告; 汪晖、刘健芝采访:萨米尔·阿明:埃及的运动; 刘健芝:当代文化重建的困难与可能性(2010年10月); 刘健芝:另类视野:文化/社会研究译丛(2000年~2005年) 刘健芝等发起的NGO: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CSD) 另类实践世界论坛 / 现代另类实践世界论坛; 世界社会论坛; >>

Tags: , ,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社区建设,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