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教育解释’ Category


【辨析】通识教育 vs 专业教育

一月 20th, 2015 by 小石

某友:失眠,想起过往阅读的经历,发现大学毕业后,没有那平静的书桌,阅读量直线下降。2013年,是近年最低值,好像只读了10本左右;2014年,大概读完了20本左右的书籍,但也留下了很多烂尾楼,荒废了不少时光;2015年,希望接上去年那些烂尾楼,接着去计划性地阅读包括教育学、科技、历史、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经济学、心理学的各类书籍,到2016年元旦前,争取超过60本。以后完成一本,在此条朋友圈打卡一次,并发布书目信息及评论,欢迎点赞监督,更欢迎推荐书目! 小石:我先提出不同看法,大家回头可以进一步讨论: 1、对于青年来说,迫切的问题可能不是上述,类似自我的“通识教育”,可能是“通死教育”。 2、建议从反思“专业教育”尤其是自我的“专业学习”入手,深入思考专业学习及其实践的可能性。 3、比如,是否可以按照“项目学习”(PDCA)、“创客教育”(培养未来的产品经理:科研–商推–法务–文媒)等等来对专业教育做一些改进? 4、然后,透过专业学习和相关企业的实践、产业生态建设的参与,以及与社会的深入互动等,实现自我对社会的“以管窥豹”, 6、并在学习发展,和同学、同事、同行、同乡等等的交流中,达致基本的“通识教育”或“社会共识”, 7、同时,又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服务素质、主体精神和社会关怀? 我先说到这儿,大家还有什么补充,还有哪些改进专业学习或专业教育的做法值得关注? 先考虑建设性的话题,等实在无聊的时候,大家一块再来做“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辩”的考据和分析等。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解释, 方法论,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直面问题和摆脱理论束缚

十一月 5th, 2014 by 小石

——读吕型伟老师“要谈教育创新,先读教育史吧!”有感 吕老师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抛开教育史谈教育创新听起来都有点荒谬。但是否要把教育创新、包括教育史挂在嘴边,包括不了解教育史能不能做教育研究呢,聊点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 1、十多年前我开始关注教育问题时,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教育问题之所以成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教育学院里肯定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面对大的变动时代,办法一定在外面。我是从三农问题、职业咨询、组织学习等中观察到的基本问题(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教育和社会脱节是怎么回事)入手,一点一点开始反思,并参与教育公益组织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等,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之后因为验证、对话和实践的需要才开始关注大学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讨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等。 2、我根本不关注创新不创新,我首先看到的各种说法和所谓的问题满天飞,什么是真实的问题,怎么准确地描述问题,包括面对许多教育现象时教育学提供了什么基本的分析方法,我需要逐步进行梳理,理出一个头绪来。这还先不说解决问题,我觉得问题搞清楚了,描述清楚了,问题也就基本有思路了。搞清楚以后,方法可能很 简单,或某些领域已经有可以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我对创新从来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就像踢球一样,赢球是结果,但有几个踢球的人就是为了赢球呢?我只是觉得教 育问题本身有点杂乱,挑战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和理性,有点好奇和好事。 3、起初不读教育史也不碰教育学院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不想受现有的视角所束缚。我希望尽可能自由地去观察和思考,有必要的时候再来了解也不迟。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情形时,我会特别重视思维的开放性。悖论是,这种开放不得不通过对既有成见做选择性的回避来实现。 4、我的一个深切的感受是,教育学深陷在话语的泥潭里。针对不同教育问题或现象,缺少较为统一、有效的教育语言和分析框架,即教育学尚难称为一门科学。《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的作者,管理学家诺顿和卡普兰有句话,“不能描述,就不能衡量;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我觉得对于教育问题和系统分析来说,同样适用。 5、解数学题或者物理题的时候,我们很少会有人说不懂数学史和物理学史,就不能解数学题或物理题。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很难要求每个人面对教育问题或现象的时候,都要先翻教育史———这只能说明我们现有理论分析工具匮乏。尤其是对于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可能需要反思是教育的科学化问题,如何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在分析教育问题或现象时真正发挥点作用。

Posted in 教育札记, 教育解释 | Comments (0)


从中小学开始加入实习会怎么样?

一月 11th, 2013 by 小石

有位老师在微博里跟我说:“我是从事基础教育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认为基础教育至关重要,你可以好好研究和体味一下中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现状!!” 我的回应是—— 1)我是从“教育和社会脱节”这个话题来开始关注教育问题的,有一个简单的观察是,部分法国学生从初二就开始去企业实习,了解各行业企业做什么事需要什么知识,回到班里以后又相互交流,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回头就可以去,来回往复,到了考大学时,很多同学可能就比较清楚自己要报什么专业。 2)上大学的时候,也会更有针对性地,把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不等毕业,可能许多同学对自己要去哪儿工作,甚至怎么创业,已经有自己的思考了。工作以后,往往也会比较投入。 3)换句话说,如果从中小学开始,借助大家对就业等问题的关注,提前插入对实习和对产业和知识体系的信息(即我所谓的“社会认知”或“职前教育”),就可以逐步化解中小学上什么兴趣班、高考志愿怎么填报、大学毕业怎么就业、职业白领怎么避免职业枯竭等一系列问题。 4)所以,对“兴趣”的认识可能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个盲点。许多同仁已开始注重音体美等多元智能的培养,而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兴趣”如何培养仍有待探讨。另外,这似乎也可以回应知识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或知识有没有用等疑问。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或教育转型时期中小学课程体系如何调整的问题。 另外几位朋友的回应是—— 1)@安猪安心做猪:正解。@一公斤盒子 就曾考虑过开发一系列的“职业盒子”,让小朋友以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了解社会和职业生活。 2)@Being柳棟:职业盒子是亮点,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 3)@皇小草:有一些早教机构就是专门做职业角色体验的,但价格不便宜,对普通家庭来说还比较奢侈。在学校教育里,据了解至少北京的一些高中有职业生涯的内容,而且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课等课程也涉及有这方面的内容。如果开发出这方面的盒子来,既可为老师教学提供好的工具,往大了说也有助于教育公平,很有价值。 我还想说的是—— 我个人的视角是没有急于切入“职业盒子”的设计,而是重新审视大学教育是怎么回事,以及大学教育和职业社会的关系,然后反推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联系。希望能进一步打开认识这个问题的视野。 如果当时停留在“职业盒子”上,可能就没有后面的“edu2.0”、“社会化学习”、“新阅读”等探索了。

Tags: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教育解释 | Comments (0)


从一句与欧美教育比较的玩笑,看成长的基本规律

九月 21st, 2012 by 小石

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我估计很多人都听到或看到过—— @文摘精选:【中国欧美教育对比】中国:小学累、中学苦、高中拼、大学混。玩耍的年龄被逼学习,学习的年龄只想玩耍。欧美:小学玩、中学混、高中学、大学拼。玩耍的年龄就玩耍,学习的年龄才学习。小、中、高阶段中国学生一般占优,进入大学阶段,欧美学生迅速超越。太看重起点,必将失去终点!(网址) 那么,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呢?我想: 1)我们在解决各类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先收集各种信息,然后分析讨论,进而是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能力是在不同年龄阶段逐渐发展起来的。 2)我们说学前、小学乃至初中都还是培养兴趣的阶段,其实就是学习收集信息的过程(包括现象的认知、描述和概念的形成等),初高中可以看作是初步学习分析和讨论,大学是在认知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参与研究和问题的解决。 3)我们看到与欧美教育的差异,实际上是欧美教育遵循了成长的基本规律(制度上有保障,社会有稳定的预期,不依赖于家长的自觉),而我们在讨论各类现象时,往往还缺乏教育学的视角,包括对教育整体的认知,以及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或盲点(制度上无保障,社会无稳定的预期,高度依赖于家长的自觉)。 4)这里一个重要的误区是关于“兴趣”的认识。许多家长还仅仅停留在学奥数、钢琴、舞蹈和画画等上面(让孩子学奥数可能是被动的,但学钢琴、舞蹈、画画等却往往是家长主动的),与了解自然和社会等潜在要求有较大偏差。也可能和“兴趣”两个字比较含混,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导有关。 另外,延着这个逻辑来展开的话,我们还可以考虑: 5)在讨论大学通识教育(部分人用“人文教育”来替代)改革的同时,可能首先要反思什么是基础教育?是否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建立一些“通识”? 6)另外,有关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等说法,又是否过于含混、笼统,甚至谬误? 这两个问题算留作思考题吧。 欢迎讨论。

Tags: , ,
Posted in 教育解释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