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教育札记’ Category


[札记]家庭教育:从与子女的关系,还是与父母的关系入手?

七月 8th, 2015 by 小石

谈到家庭教育,我们现在谈得比较多的都是“亲子关系”,但我感觉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先略微记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吧,有机会再系统梳理。 1、父母敬老,老人照顾孩子,孩子尊敬父母,这是一个自然的秩序和闭环。而且通常要处理的不是亲子关系,而是父母与老人的关系,即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看到,从依赖、走向独立、走向互赖,这样一个完整的、共赢的,人生、家庭和社会系统的内在的基本关系是如何处理的。理解了这一点,可能就既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和社会治理体系首先强调孝道(即为什么要孝敬老人的道理),也能明白当前我们简单挪移西式家庭教育的话语和实践潜在的问题。 2、回想我所受的家庭教育里,我老爸对我的影响,可能最大的影响,不是他怎么对待我们俩兄弟,而是他平时放学回来,总是会先看了我爷爷奶奶,才回家吃饭。出趟远门,从外面回来的话,那就更是要先看我爷爷奶奶。而且不仅我爸是这样,我的伯父叔叔们也都是这样。因为我爸和我伯父叔叔他们对我爷爷奶奶的“敬”,我也对他们多了一份“敬”。另外,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和爷爷奶奶对我们晚辈的“爱”。在这种“敬”与“爱”之间,我感受到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平衡,并自然习得的是一种比较“郑重”的人生态度。 另推荐: 吴飞:没有传统丧礼,中国文化就彻底没了希望 摘:无论中西,所有宗教的核心概念就是“敬”。在西方,他们是对上帝——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持有敬意;在中国,儒家虽不能说是宗教,但是对于“敬”也非常强调。敬的基础则是爱。中国传统伦理中重要的两个字:爱、敬。“爱”又称为“亲亲”,“敬”称为“尊尊”。爱是敬的基础,敬是爱的表现和保证。如果没有一种敬,没有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敬”的话,爱是得不到保证的。而现代中国的问题就在过于强调爱而不强调敬,导致爱无法得到保证了。

Posted in 乡村建设,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札记]教育学不能过分“被心理化”

七月 1st, 2015 by 小石

转发和闪闪聊天中的几段话。从心理学的本土化实践和青年发展的观察和反思,来看教育学科学化和支持青年全球化探索的必要性—— 我并不是否认心理学的重要,但谈到成长,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倾向于回到人心,回到自我,侧重从心理学的层面看问题,忽视了自我往往都是在认识社会或者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尤其是如果忽视巨变时期对社会潮流和发展方向的认识,那么自我就很可能成为一个空洞的概念。 无论是海归派的徐小平老师的留学和人生咨询,还是本土派的白玲女士的人才测评和职业咨询等,都存在类似的倾向,侧重了自我的认识,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认识和建构。包括央视前几年火热的《绝对挑战》等职业发展栏目、大学生自杀现象频出后教育部门的回应是在各个高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等等,都是类似的思路。 尤其是结合青年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来看,绝大多数青年学生首先是向外求取的,因为世界在大家眼里是非常丰富的,五彩斑斓的,大家希望去认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进而也是在认识和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我与家庭、社会、社区等等之间的关系。所以,我非常认同邓小平的一句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比之下,许多关注大学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严肃专家学者,关于大学的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改革等,相对来说却鲜有人关注。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许多教育和社会问题“被心理化”了,这是我难以接受的,也更加坚定了我以教育科学促进教育和社会事业的路数。 教育学里也经常说一句话,“全球视野,本土实践”,很少有人注意在这里,全球视野在前,本土实践在后。 农民之子和乡村建设领域的许多伙伴,这些年来都是从“本土实践”入手的,但反思这些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大家在低水平徘徊,一直在挣扎,我想,视野没有打开可能是一个根本的原因。所以,我非常支持陈露和大家从青年的全球化观察和反思入手。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札记]中国传统教育的几个特点

六月 16th, 2015 by 小石

现在提到中国传统教育,似乎批评总是多于学习和分析。这里简单记录几条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点初步认识,回头再进一步梳理。 1、传统的村落首先是一个教育社区,一个学习共同体,一个精神和文化的共同体;是我们无论走到哪儿,都让我们怀念,并能给我们提供安慰和精神寄托的地方。为了谋生我们可能无法完全依靠村里的土地,甚至无法依靠在村里来做点工匠或小买卖,不得不在各村之间,甚至城乡之间流动,但村落始终是我们的家园,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休养生息的地方。 2、以往我们非常重视家庭的教育,重视言传身教和榜样的作用。生活教育或者家政教育等等,主要都在家庭里完成。 3、村落的秩序首先依靠“伦理教育”来维护,而伦理教育又首先是融入到了礼乐文化中,与人的婚丧嫁娶、生产生活、远近亲疏等结合,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行的。 4、老人在整个社区的教育文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既是祠堂和村庙,是村落文化、精神、秩序的守护者,也因为看过了世间百态、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对儿童的成长,有一种比较宽容、平和、自由的态度。另外,对于由于生计或发展,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来说,老人也不仅是家庭、家园的象征,更是维系晚辈相互之间情感和互助传统的基本纽带。同时,我们无论走到哪儿,都强调,“叶落归根”,即不断累积和加强这种经验传承和纽带的作用。所以,可能要重新认识“孝道”这个话题。 4、职业教育在传统社会中,比学堂里的人文教育可能更重要。大多数孩子都是直接跟着村里的工匠或商贩当学徒,在做中学,学的过程中,对未来的行业职业有了基本的认识,也对社会建立了基本的认知,即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文教育建立社会基本通识的核心目标。 5、在培养方法上,讲因材施教。在人才观念上,讲行行出状元。即人和人不一样,但都能以后出息,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6、在学习的方法上,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学习目的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传统教育通常是开门办学,或者说“村校融合”的。更准确地说,村落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社区,学校既是教育社区的一部分,也向整个社区提供部分的教育功能。社区并不完全依赖于学校而存在,但学校离了社区,就是去了土壤和活力。(换句话说,社区和社会就是我们最大的学校。) 8、学校是以书院为基础的,而不是教师。甚至没有固定的老师,只有山长或者说校长。老师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固定的职业,而是一种临时性的角色。 9、书院的学习往往是混龄学习。学生之间以互教互学的小组学习为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学习上的先后,不分年龄上的长幼。因为不像今天的“分龄教学”,这样老师作为一个固定的职业也缺少存在的必要性。类似于我们现在大学里的社团,新老成员之间自身就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札记]自然教育在中国的可能性

六月 12th, 2015 by 小石

昨天晚上去半塔社区学习中心听阳光介绍日本一周的自然学校参访见闻。听下来觉得日本的自然学校和美国的营地教育比较类似,主要是校外的冬夏令营和周末营地,但又不仅仅面向儿童。 这让我回想起小时候我们在农村上学的时候,教室后面有很大一块地,留给学生和各个班级的种植养殖基地,或许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内嵌在学校里的自然教育基地。可惜不清楚具体的原因,那块地在我们到学校的早几年就承包给村里的农户耕种了。只是听比我们高几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曾在里面种过菜养过猪等等。 另外,我们小的时候还有自然课、劳技课等,可惜没有老师教。只能追忆以前的学生和老师们怎么上课,怎么种植养殖等,似乎还可以看到他们脸上的自豪。 这不禁让我想起源于意大利的慢食运动(Slow Food),它们除了传播慢食理念和推广有饮食文化理想的小型农场、食品加工厂等之外,有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去学校里开设相关活动。 我就在想,中国的自然教育是否应该回到之前的状态,在农村继续把土地交给老师和孩子们,同时,又把公园作为城市里的自然学校? 附: 1、“阳光”是谭依雯的自然名,种籽心田自然工作室联合发起人,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的老员工,多年从事自然教育的实践。 2、4月份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营地教育大会和中国营地教育大会的官网。另外,启行营地教育发展中心是国内营地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推动者,这是他们的网站和他们2013年的活动。 3、社会资源研究所关于慢食运动的一个介绍:慢食协会与慢食运动。

Tags: ,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札记]传统社区里教育是怎么实现的

六月 5th, 2015 by 小石

卫宏提了一个问题说,能不能做一个“教育社区”?我不知道他提出这个想法是否和他比较熟悉华德福教育的家长社区有关,随后他还发了一篇文章:“教育社区:一个学校教育与大众生活的融通模型思考”(作者:唐松林、刘静;知网链接)。 之前,我一直考虑开放教育的基本架构,但具体落实到普通社区里是怎么实现的,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另外,我对中国传统教育也非常好奇,我感觉我们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大于认识,尤其是并没有充分认识传统教育的基本架构,包括我自己也没有进一步追问(之前我对“四书”的一些解读:“四书”谈的是系统思考),其中,教育的各项基本任务落实到普通社区里怎么实现的,也是一个基本视角。 现在首先梳理一下中国传统教育的话,我的大致印象是—— 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家庭教育(生活), 以礼乐文化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伦理), 以书院制度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人文), 以师徒传承为基础的专业教育(科技), 可能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架构? 或者说—— 生活教育在家庭里就完成了, 伦理教育在社区里就完成了, 人文教育需要学校制度来支撑, 专业教育通过师徒传承来完成。 这里在概念上可能有些混乱,尤其是“社区教育”的使用可能不够准确。准确地说,我想说的是,在传统社区里,一个人(无论儿童或成人,和年龄无关,或者说终身教育)的教育是怎么实现的? 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不出社区的,或者说,社区里就可以提供一个人比较完整的教育。比如,孩子在家里接受生活教育,在村子里甚至所在的村民小组里就可以完成伦理教育,在私塾或村小就可以完成人文教育,村子里、村民小组里,甚至不出左邻右舍就可以接受专业教育等。 在这样一种基本架构中,伦理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以往政府介入比较多的,而且介入的方式不同;伦理教育主要是通过礼乐制度,或者说树立榜样的方式来实现的;人文教育也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评价制度)和“四书五经”(课程制度)的方式来实现的;而生活教育主要交给家庭和专业教育完全交给了民间去实现,政府基本上不介入。 整个教育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开放的、扁平化的架构。政府在资源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以极低的成本,就做了它必须做的事情(伦理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个人发展、家庭传承、社区和谐、社会发展、国家统一的基础),包括整个社会的教育也是在极低的成本下运转的。社区的具体怎么来做教育,政府基本上是不需要直接不干预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民间在教育问题上实现了一种比较良性的关系。 为什么要讨论这一模型或架构呢?表面上好像是今天的教育问题是“应试教育”、“教育公平”等等,实际上仍可能是,有了互联网以后,怎么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基本的教育,无论是对政府,社区,还是社会来说。 修正(2015年06月15日补充): 我意识到,我们把人文教育(基础教育)提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前,即每个人在接受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前,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和基础教育,这种看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我隐约感觉,在某种意义上,社区里以礼乐文化为基础的伦理教育,也部分地提供了基本的人文教育。所以,我大胆地猜测,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前必须接受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不是必须的。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问题,目前的基础教育似乎缺少一个主轴。早期农村里的孩子没有去学堂,而是跟着村里的木匠瓦匠师傅去做学徒,我们怎么理解这种现象?他们是否因为没有接受学堂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人文教育,而对社会缺乏基本的认知,不够通情达理呢?显然不是。我们看到,他们一开始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主轴,即他一开始就围绕就业来进行学习,哪怕只是假定将来从事什么,但这样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在实践和知识的有效互动中,他既掌握了必要的生存技能,不必再过分为生存担忧,同时,又透过职业发展、行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也同样可以形成对社会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达到人文教育或通识的目的(全息现象)。所以,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可能并不是职业教育的必要前提。 因此,我想之前对教育在社区里如何实现的基本模型做一些修订,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调整为: 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家庭教育(生活), 以礼乐文化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伦理), 以师徒传承为基础的专业教育(科技), 以书院制度为基础的学校教育(人文)。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辨析]数据还是问题?事实还是经验?

五月 23rd, 2015 by 小石

1、数据还是问题? 数据怎么做出来的?反映了真问题吗?还是说,它只是某种观念的投射? 能抛开数据,先说说你最直观的感受吗?感受到了什么问题? 数据的背后带有观念和判断,而问题或许可以更有助于大家了解发生了什么。 2、事实还是经验? 同样的道理,事实背后隐含着某种观念的判断。经验或许更有助于大家看到到底有哪些可能。

Posted in 教育札记, 方法论 | Comments (0)


[絮语]大荔农场的路在何方?

二月 14th, 2015 by 小石

早晨从城里回来的时候,等着寄存车子的地方开门取摩托车的功夫,去吃了点早点,看到“农场”(又叫六师,这里指以陕西省农垦集团大荔农场为主形成的一个工农业集镇)的“光华纺织厂”(早期的名字,叫了多年,多年来在搞转制了等,不知倒过几次手,现在叫什么也没有注意,只觉得厂里的工人和家属多年来日子都不好过)门口北边建了一片“陕西省安居工程”的房子,打了个广告是,“让农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觉得这个幽默多少有点黑色。 周围村子里的老百姓80年代中期以来,就开始逐渐从以粮油棉为主的“老农业”,转为以瓜果蔬菜肉蛋奶,尤其是瓜果为主的“新农业”,即经历了黄宗智教授所谓的一场“农业的隐性革命”,甚至“农场”各个连队的许多土地也都承包出去搞了新农业,但相关的工业企业仍然是以粮油棉的加工销售和相关机械生产为主,完全脱离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之外,并深陷原料大量依赖外调等各种转型、转制问题中。 另外,“农场”地界上两个比较显眼的现象,一是光华纺织厂门口北边的陕西省安居工程再往北一点,紧靠路口,这几年多了一个,“六师教会”,背后可能是纺织厂的老家属区;二是原来的农垦中学(妈妈的舅舅,我叫老舅,以前当过多年的校长)已经从原来让人羡慕的农场子校,到逐渐萧条,到不知道哪年开始停办,几年前连校园也已经被一个合作社(不清楚有什么实际业务)买了去。农场的精神和教育文化根基已经动摇,甚至垮掉? 现在改制和改名后的“农场”——荔北企业公司——路在何方,又怎么走?它和我们附近村民,和大荔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关系,乃至整个中国农业,包括三农问题和相关探索的关系,来来去去路过,也不由得会关心,会想一想。也欢迎大家提供农垦系统改革、思考和历史沿革等相关资料。

Posted in 乡村建设,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推荐]“伊娃的创客艺术工作室”和“首届罗铁克机器人大赛”

二月 2nd, 2015 by 小石

由“伊娃的创客艺术工作室”举办的“首届罗铁克机器人大赛”(罗铁克,low tech,日本所谓“废柴机器人大赛”,首先强调打破高科技给人带来的距离感,让科技包括娱乐和艺术,回归儿童和生活),于今天上午10点至12点,在5号线和平西桥站西侧环球贸易中心D座1楼的茶餐厅,“一木茶座”(TNTea)成功举办。 因为两位少年的跃跃欲试,和准备充分,众多选手临阵怯场,甚至没有敢来。首届大赛最终参赛有四位选手,经过激烈地捉对厮杀(机器人相扑运动,出局者输),加上维护团队的紧张抢修和持续改进,经过一轮轮地轮番角逐,随着比赛时间的邻近,一二三四名也依次落位。最终一二名被两位同龄12岁的女选手、男选手获得。本届大赛第一名有现场任选的实物奖品,第二名是口头奖励。 你猜奖品是什么?很难猜,呵。奖品是伊娃机器人战队中的五只鱼被肢解,其中的四只鱼成为了奖品。伊娃是用电动的鱼做为机器人引擎。但为什么是四只鱼呢?因为第一名获得者女选手的妹妹,现场最活跃也最小的啦啦队员,她看中了这四只鱼。我还没搞明白为什么要四只鱼,结果小姑娘是要茶餐厅的两位服务员也分享她姐姐和她的喜悦,送他们俩一人一只,哈,好可爱。 期待下届“罗铁克机器人大赛”,期待更多选手和更多赞助方和社会支持! 推荐大家关注——“伊娃的创客艺术工作室”(微信号:eva5418studio)。

Tags: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就教师罢课要求涨工资的事说几句

一月 4th, 2015 by 小石

不知道看了多少争取提高老师待遇,甚至为此上fang和罢课的帖子,也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在生活和心理的挣扎中。但我仍然希望尽量保持客观地来看这件事。这里说三点: 一是,这些年关注教育NGO领域,一个最大的感触是,许多朋友在批判应试教育的同时,也把广大中小学老师一块批判了。就和许多基金会和媒体对教育NGO的一样,许多教育NGO对广大中小学老师往往也是一种审视的姿态。所幸的是,当大家真正走近许多中小学老师,发现他们绝大多数并不都像现在媒体和社会上那个样子。可能一些教育NGO,在实践中来,会慢慢来反思我们所采用的套话语和逻辑。 二是,说到广大中小学老师的收入低,这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也非常尊重老师的呼声和要求(我父亲做了一辈子代课教师,这一点我非常能理解)。但把责任简单归咎于地方政府不作为,我觉得同样要慎重。另外,把办好教育和提高老师待遇联系在一起,我也觉得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尤其是昨晚刚看了印度赤脚大学的创始人Bunker Roy的演讲的时候,我感触的是,我们是否愿意回到教育学上先来反思呢?为什么别人一无所有可以办好教育,他们对教育、学校和老师,以及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差别在哪里?我们对教育和学校,乃至教师的定义和认识,有没有问题?不管这些定义和认识都是从哪儿来的,现实问题可能最重要。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许多农业县,中小学教师工资几乎占了县财政的一半甚至还多,办出来的教育却还令大家头疼?我觉得我们在教育问题要有一个大反思和大变革,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恐怕这恐怕是教育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急需反思的问题,和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多少钱没有关系,也不是呼吁教育公平和平权运动能解决的问题。没有充分的理由说,花钱多和有钱花,就一定能办好事。(即反思目前老师和学校教育系统所采用的教育学的话语和逻辑。) 三是,秋风等学者以前在北师大办过一个学术沙龙,讨论的一个话题很有意思,为什么地方政府总是扮演坏人?我想,可能同样适用于这儿的一些讨论。(即反思目前关于政府和教育体制等的话语和逻辑。)

Tags: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教育札记:教育技术和教育创新

十二月 24th, 2014 by 小石

微博上几条札记顺便放在这儿: 1、保罗·图赫在《性格的力量》中谈到,在学习怎么面对失败方便,下棋之后的复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使孩子能够理性地看待得失,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摘自@杨东平 老师博客) 2、另一个有趣的观察是,@杨东平 老师提到:“围绕创造力的培养,讨论的核心议题始终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科技的作用。教育创新往往与互联网、大数据、MOOC等令人炫目的新技术、新工具相连,客观上成为创新的一种阻碍。”——系统的变化必然跟引入的新变量有关;但新变量产生的许多变体会阻碍认知,该咋办? 3、讨论技术改变教育,可能要先回到科技史,比如从计算机到互联网、到第二代互联网;回到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上,比如什么是信息和信息如何影响人、组织、社会的运转,什么是系统和如何观察和描述系统及系统运转,什么是网络和网络如何重现世界的多样性及多种可能性。有了历史分析,再做社会分析。 4、我们经常提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却很少认真的反思“什么是教育信息化”,什么又是信息化,信息科学给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什么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很少看到有人追问“什么是教育现代化”,这种蓝图是什么样子?信息技术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又将处于什么位置,发挥什么基础作用?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