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未分类’ Category


[絮语]蛤蟆滩的娃

六月 28th, 2015 by 小石

窗外飘来的蛤蟆声,咯哇咯哇咯哇,听起来好亲切,让我想起了自己是“蛤蟆滩”长大的。 外婆家村子里,有个舅舅喜欢开玩笑,小时候我每次去外婆家碰到他,他都要开玩笑得问,蛤蟆滩的娃又来了。 因为我们村比较大,分为了三个行政村,三个村之间长期扯皮比较多,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典型。吃水比较困难,地下水都是咸水,吃的水绝大部分来自灌溉时下来的水放到水库里,然后一家一家挑回或拉回各家的水窖里,旱时水库没水只能到临村去找水,平时为了最大化得把雨水收集到水窖里,每家的房子房顶都是四周由高到低向中心倾斜的撒子房,用村民的话说,像一个唱戏里面的相公帽。地面又比较盐碱化,东西南北有两条排碱沟穿过,中间有三个水塘,夏天晚上蛤蟆叫个不停。加上以前村里村外的路没有硬化,下了雨就非常泥泞,穿着雨鞋粘住都走不动,而且好多天都干不了。 这个舅舅就喜欢开玩笑,说他们村的女孩都不爱往我们村嫁,我们大壕营是,水咸(我们发音为han)路粘(我们发音ran)人难缠,另外,一天到晚蛤蟆还叫个没完。 二十多年过去,村子的变化太大了。三个扯皮的村子都分田到户了,彻底解体了一样,什么事都没人管了,人都蔫了,也不扯皮了。县里发现了温泉,各村也都吃上了自来水,尽管时不时还会停水,绝大多数家里还有水窖,但也就是应个急。另外,家家把房前或屋后的排碱沟都架起了桥,连起来差不多都由明渠成暗渠了,水塘也都干了,甚至填埋了,再也听不到蛤蟆声了,房子也差不多都成了一水的平房或楼房了。村里的路前前后后也差不多都硬化了,下雨天也不怕泥泞了,雨鞋多少年都没见过了。但村里的笑声也少了。 蛤蟆声还一直咯哇咯哇地在叫,这是北京海淀区边上的清晨。我多么希望这蛤蟆声又回到我们村里去啊,我还是我们蛤蟆滩的娃。

Tags: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案例]KIPP:美国的”衡水中学”

六月 12th, 2015 by 小石

最近关于美国特许学校的一篇文章传得很多,有必要稍微做个分析。我先把这篇文章的链接转过来: 万维钢:美国“衡水中学”:穷孩子如何不当考试机器(包括延伸阅读,李熙:KIPP特许学校,并非美国“衡水中学”)。 KIPP(知识就是力量)学校的具体做法,有空了我再进一步提炼。这里仅就“特许学校”,简单说两句。 我大致想了想,美国的基础教育,教师工会太强势,校长没法领导教师,公立学校就搞得一团糟,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民办公助”的所谓“宪章学校”(通常译为“特许学校”)。而这种特许学校之所以能够运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大学教育仍比较有保障,学历在社会上认可度仍比较高,所以高考这杆大旗在美国仍有号召力。所以,美国的教育改革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基础教育改革,而且基本上不涉及课程改革等,学校能够摆脱教师工会的束缚,校长拥有人事权,可以改变教师的激励制度,基本上就可以,其他的是加分项目。剩下的主要就是家庭问题(贫困问题)和社区问题(文化问题)怎么解决,家庭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学生奖助制度来解决,社区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学校文化来解决。但中国的情况是这样吗? 补充: 南宫钨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美国黑人——密苏里州宵禁感想;

Posted in 教育案例, 未分类 | Comments (0)


[案例]四川阆中教育局的“做朴素的教育”

五月 23rd, 2015 by 小石

推荐读一读这篇文章—— 李斌:让乡村学校朴素而体面的活着(中青报); 文章介绍了四川阆中教育局是如何“做朴素的教育”。我摘一下文章的小标题—— 1,每所农村学校都应有块种植基地——乡村教育要有乡村的气息、味道,要培养孩子们对农村的感情。 2,乡村教育只追求分数,会制造许多失败者——避免学生辍学的一大法宝就是“把音体美活动作为重点”。 (注:这一点我们回头还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进一步讨论。) 3,用体面的生活环境留住乡村教师——“没有基本的物质条件,哪有教师的幸福可言呢”。 另外,关于改善教师生活环境,我多摘几句,文中提到了两个要点: 一是阆中教育局为教师建了周转房(含厨卫)和为周转房提供的“四套件”。 近年来,教育局为31所农村学校建成教师周转房36269平方米,共875套。 周转房里,有教育局免费统一配备的“四件套”:书桌、椅子、书柜和床。 二是阆中教育并非很有钱,而是注重把钱用在刀刃上。 譬如,他们反对大拆大建,一批曾被列为危房的单层瓦房,避免了遭拆迁的命运,经加固、维修之后,以青瓦白墙示人,有的依然作为教室、有的成为师生宿舍、有的变成了“雅间”似的食堂。 近4年建了76所乡村幼儿园,其中70所都设在中心学校里,通过资源整合,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建筑,只投入了2000多万元,要比全部新建同样规模的幼儿园少1亿多元。 小垭中心学校用防护网替代围墙,每米的成本仅16元,一共花了2000多元,若建同样长度的围墙需要10万元左右。

Tags: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引导我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

六月 18th, 2012 by 小石

从2000年左右到现在,我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1、扎根农村,就能解决“三农问题”吗?(从三农、环保等事功回到人,回到教育) 2、怎么理解“教育和社会的脱节”?(职前教育,关注成长的基本规律,缺什么) 3、为什么有的孩子有学上,却不愿意上?(教育2.0,关注教育性质的变化,丰饶时代的教育) 4、什么是“基本的学术训练”?(开放教育,关注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的开放架构) 5、为什么中小学电脑课形同虚设?(社会化学习,关注学习方式变革) 6、有了网络,乡村图书馆的价值又在哪里?(新阅读,关注网络给我们的微观学习或读写算和交流带来了什么变化,以及图书馆作为连接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与未来教育的枢纽作用) 7、怎么理解当前的大学生支教和社会实践?(青年发展,关注支教的目的和青年的主体性,以及如何把大学生支教纳入到开放教育运动中来考虑) 8、教育(支教)如何促进经济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关注支教的路径和方法问题) 以及有待进一步梳理的问题: 9、怎么系统改进大学教育各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教育商学院,关注案例教学法等之于教育学院乃至大学教育改革的价值) 10、信息科学给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新的视角,又将怎么推动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未分类 | Comments (0)


[荐]拉里•莱西格:参与知识共享,释放数字文化活力(TED演讲)

三月 7th, 2012 by 小石

几年前的一个TED演讲,原标题为:拉里•莱西格谈法律如何扼杀创造力,但我自己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参与知识共享,释放数字文化活力”。 讲者是一位深受网民欢迎的律师,他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技术突破曾经给法律、商业、文化带来的冲击。尤其是谈到,广播电视等曾让我们从“读写文化”走向“只读文化”,扼杀了大众在生活和文化上的创造力,现在网络又让我们从“只读文化”回归到了“读写文化”;今天的孩子已经生活在一个随时可以用各种数字技术进行混搭和创造的时代,我们不能仅仅“面对现实”,固守自身的商业利益,僵化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而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地下”,并认为法律就是敌人,还应该“面向未来”,参与知识共享,释放数字文化的活力。 推荐给大家:http://t.cn/zOcGc3J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有关“家庭教育”的几个问题

三月 7th, 2012 by 小石

(原文为给依林同学的两封邮件中的部分内容。) 第一封信中: 关于“家庭教育”,我首先在想这么几件事: 1、不管是在孤儿院,还在家里,首先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如果都尊重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谈什么家庭教育不家庭教育,而是不管学校、家庭、社会都遵循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就可以? 2、“家庭教育”是要教育家长,还是教育孩子?是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做到位,需要家长帮忙,还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到位,要教育家长?亦或是各个家庭在教育孩子上有不同的经验,学校教育没有,要从各个家庭来挖掘和整理?等等。 3、早期似乎因为“家庭教育”解决不了的许多问题,才产生了“学校教育”,并因为学校教育的兴起,很少再谈家庭教育。现在“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又是在什么情况下,重新成为今天的“热词”?或者说,学校教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使这一问题凸显出来?这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等有多大的关系?即这是否首先和我们不再谈“四有新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做一个“又红又专”的“螺丝钉”,放到那儿在那儿闪光等“理想教育”,而开始由我们学生自己和家庭来决定孩子的未来密切相关? 4、在这种转型而且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中,许多家庭的选择困境是什么?几年前,我首先在关注的一件事是,以往家庭通过孩子周围的“榜样”或“引路人”,比如孩子的叔叔姑姑、舅舅阿姨等来给孩子们一个引导,帮孩子答疑解惑,顺利度过成长和青春期的困惑等,但随着今天的孩子接触的事物和信息越来越丰富,这种与“又红又专”并行的、原有潜在的指导体系在逐渐解体。(旧帖:青少年成长小说研究的启示) 5、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很多现象和问题可能超出了孩子和我们普通家庭的认知和理解范畴,即新的指导体系,可能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学者来提供支持。但问题是,目前谁又是专业人员和专家呢?靠谱吗? 6、目前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都有什么?哪些又是搞学术的关注所关注的问题?两者的问题列表有什么差异?哪些是真实的问题,哪些又是搞学术到处乱贴标签? 7、教育孩子的经验,是首先应该从家庭经验的挖掘和鼓励家庭之间的相互交流入手,还是首先从目前各类教育专家、新闻媒体的“实验”、“理论”入手? 8、什么是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问题从哪儿来?问题又如何化解?马斯洛和弗洛伊德有什么差别?马斯洛为什么要研究“自我实现”的人?“层次需要论”在促进“家庭教育”经验的挖掘和交流中又提供了什么启发? 9、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首先也面临一个经济学所谓的“自由与管制”的问题?或者说,“家庭教育”中,是否也有一个“议事规则”的问题?抑或,“家庭”又是什么?如果把家庭作为孩子以及所有成员共同成长的一个“开放平台”的话,又该如何看待? 可能比较乱,而且脑子里头绪很多,我也来不及梳理,权当一点参考。 第二封信中: 其实我只是做了一点无用的分析,想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教育。而某种意义上,我们和家长的对话存在错位。 一方面,看不到发展,现实会在重压下逐渐扭曲,滋生出各种问题,而事后医治,又往往事倍功半,反之,发展问题比较明了,本身又可以使许多问题消解; 另一方面,当前家长和社会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孩子的发展问题(或生存问题),其次才是我们喜欢谈论的“健康公民”等问题。 (当然,我们日常所说的“发展”和现在备受质疑的“发展主义”还是两码事。) 即在你的列表里,所谓“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可能应该合二为一——“职业教育”。但你说的“职业教育”,我们可能要另外探讨。 附:对于马斯洛和弗洛伊德,我的理解是,马斯洛并没有沿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或者说“病态心理学”)的老路,而是通过探讨“自我实现”的人,构建了一个理解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基本认知模式(“层次需要论”),即通过探讨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未来,寻求东方哲学所谓的“无为而治”。

Tags: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要重视音体美——浅谈对当前中小学课程体系的一种理解

三月 2nd, 2012 by 小石

说一个我观察到的现象:我发现老师和同学每天都在上课,却常常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这些课。我觉得这可能是大家每天学习和生活比较茫然的一个根本原因。所以我尝试理解,看这个课程体系背后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我发觉,在中小学现有科目之间,可能遵循这样一种逻辑: 语文、英语、历史等是教大家感知和描述自然、历史和社会的(概念模型), 数学是提供了一个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基本工具(数学模型), 科学首先是从物理、化学起步的,提供进一步的解释(物理模型), 而音乐、体育、美术等更多的是培养我们的各种感觉系统(现实模拟); 也就是说,在整个课程体系里,音乐、体育、美术等活动课要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课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 语文、英语、历史等重点首先在于参与对活动的观察和描述; 数学的重点在于帮助我们简单梳理这些现象、问题,及感知规律的存在等; 物理、化学等则进一步揭开我们周围宏观微观世界的奥秘,为我们的人生开启了一个不断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的历程。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欧美很多国家,在学前教育阶段,只是让孩子们玩、画画、唱歌了什么,然后在中小学、甚至大学,体育活动都是整个学校的一个中心。他们是鼓励孩子直接参与生活,然后才是观察、记录,然后才是理解,并去学习组织各种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但这一套逻辑,对我们许多师生和家长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 而且如果是这样的话,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实际上是非常考究的。在一个以“团体格局”(社会学用语,参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有关“差序格局”的篇章)为主要特征的社会里,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课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训练过程,而这是我们忽视的。这个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团体格局”和“科学思维”是这个课程体系的两大重点。 我还没有翻阅当前的课程体系产生的一些背景资料,只是一个大致的猜想,欢迎提供相关资料。

Tags: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摘]有关农村土地制度的两段论述

二月 17th, 2012 by 小石

1、蒲鲁东的意思是,如果土地私有制意味着所有者的无限期控制,那么它和人口的变化是矛盾的。因此,土地私有制,如果理解为适用于每个人的普遍权利(2),是不可能存在的(3)。换句话说,私人土地所有意味着部分所有者对其无限期的控制,那么它就不能适应人口的变化,也因此私人土地所有就不可能成为每个人的普遍权利。如果私人土地所有制适应人口的变化,它就不是所有者无限期控制意义上的私有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今天的土地所有制证明了蒲鲁东的这个洞察力。(摘自崔之元:我的思想自传) 2、 我曾经设计过“国家土地银行”+“社区土地信用社”+“农民社保体系”的土地金融社保制度,帮助农民产权变现、流动、增值和农村社保制度建设。主张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国家土地银行抵押,农户土地承包权邓在社区土地信用社(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抵押,用农民金融收益和财权收益建立农民个人社保帐户,并与国家的社保制度对接。(摘自李昌平:建设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Tags: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摘]沟口雄三谈中国的自治概念的成长史

二月 3rd, 2012 by 小石

在讨论教育和社会重建的时候,我常常觉得需要回到中国社会的基层和传统里面去,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老一辈乡村建设派的实践给了我不少启发,包括我所理解的Web2.0技术和自组织的思想,也鼓励我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探索。 最近读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先生的文章,深感他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解读,可能是我们非常值得我们读一读的。在这里,转一段沟口先生访谈录中的一段话: 沟口:这次我写〈辛亥革命的历史个性〉这篇论文以后,我发现了一点。例如,“自治”这个概念,在欧洲出现的契机来源于权力斗争。在封建领主的统治下,因为没有迁徙自由和商业自由,所以商人阶层才开始追求自由,进行权力斗争,进而发展为“自治”精神。然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根据夫马进先生对善堂、善会的研究(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同朋舍出版,1997年),例如清代盛行的一种慈善活动、公共活动等就相当于西洋的地方自治。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明末的功过格和乡约运动,或者一种道德振兴运动。我在读东林党的文章时发现,乡村的乡绅们竞相做出善举,例如救助饥饿的人或者扶养被弃养的孩子,这就是他们的起源。后来逐渐发展到黄宗羲所主张的“地方的公务由地方自己掌握”这个观点。这就是中国自治概念的成长史。可以说自治是出于道德性动机。但是所谓的道德,也包含着通过善行让自己将来变得幸福这种因果报应的动机。不久这种善举开始扩大到修路、架桥、修运河、设立书院、医院等公共工程或者公共事业上。以十八到十九世纪的白莲教和太平天国运动为契机,县级水平的“乡里空间”开始扩大到省级水平。在省级水平的“乡里空间”里,为了自卫,各省还组织了保甲组织,并逐渐发展成军队组织。各省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蓄积了力量,甚至发表了独立宣言。辛亥革命就是来源于乡村自治主义。乡村的构成是官、绅、民共存的复合空间,皇帝也奖励这种慈善活动。这个说法和一直以来大家提出的“体制-反体制”二项对立模式有所不同,只能期待你们来继续研究了。我认为,中国“自治”的来源并不是出自权力斗争,而是出于道德仁爱的公共活动,在这种模式下逐渐发展成革命力量。 ——摘自:“村田雄二郎等:沟口雄三氏访谈录”。 文中提到的“辛亥革命的历史个性”,我没有找到,但看到了这篇沟口雄三的“辛亥革命新论”;另外,这是孙歌女士写的:“送别沟口雄三先生”,有对沟口先生学术生涯的简单回顾;最后,感兴趣的朋友,这儿是已经出版的:沟口雄三著作集。

Tags: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由工人学习问题引发的思考

一月 7th, 2012 by 小石

前段时间参与了蓝衣工人合作社工作人员的一个内部学习,和大家一块讨论“工人的学习问题”,也讨论一些有关学习和办学的朴素的道理。 我的讨论提纲是: 1、学习障碍 (打消学习的负面情绪) 2、学习自救(以“开放教育”促公平和发展) 3、问题学习法 (在工作中学习,即“社会化学习”或我说的“新阅读”) 4、办学问题 (灵活办学和自主办学) 5、开放办学 (工人的开放学习平台) 6、学习的组织 7、相关资源 其中,“开放教育”的重点是描绘未来教育的一个蓝图,“社会化学习”的重点是描绘自我实践和共同参与建构的方式方法问题。 在“办学问题”的部分,我简单谈了一下: 4.1 成长的规律(兴趣、能力、动机;可参旧文“教育改革:要大力促进职前教育的深化”或近作“开放教育之路”中第一部分有关“职前教育”的介绍); 4.2 要学的内容(从通识课,到专业课); 4.3 学习方法 (自学、伙伴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或邀请大家共同参与“社区学习”); 4.4 教学方法 (主导式教学、示范式教学、顾问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等); 4.5 办学方法 (除了办全日制学校,还可以办夜校、办短期学校、办半工半读学校,还可以是办杂志,办沙龙、办网站、开发手机应用,也可以是研究和理念的倡导、方式方法的分析和收集展示、项目实践和案例示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梳理,等等); 这里我想阐明的是,教育科学的要点是探索学习和办学的基本规律,以使每个人能够更加充分地享受到人类知识积累的成果,同时又能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丰富和检验这一人类文明的宝库。 在这方面,北师大张燕老师团队的“@四环游戏小组”(www.mysihuan.com)的路子非常值得关注,他们按照儿童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办学观等几个层面来分解问题,并认真汲取各个层面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办学,提供了一个科学而又开放的合作架构。 同时要引起注意的是,现代教育普及的过程,也是现代民族国家确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成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步骤。而这一过程中,“作为知识代表的教育家”和“作为权力代表的政府”、“作为资本代表的市场”三者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有许多扭曲的地方,而且在我们探讨当前的教育问题时,仍可能继续成为一种路径依赖。 如何在知识经济或者说知识社会的中,更好地普及知识,而不是让整个知识阶层都被权力和资本所俘获。这既是互联网领域不断推动知识共享和网络公开课的基本动力,也是给现代公益人和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的新命题。 因此,某种意义上,除了已被大家所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之外,可能要认真考虑把“大学社会责任”提上议程,从知识生产的重要源头,来积极推动“知识共享”和学术界层的反思。 回到“办学问题”中“要学的内容”这部分,首先感谢吴靖老师提供美国有关“人生能力”的一些资料;另外在和蓝衣工人合作社的工人朋友们讨论时,我提醒大家可以关注几个资料: 4.2.1  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四大问题:愚、贫、弱、私,四大教育: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4.2.2  印度喀拉拉邦的“民众科学运动”; 4.2.3  瑞典的“百年学习圈”; 4.2.4 另外,我重点介绍了2000年前后引入国内的,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课里播(Crisp)企业自主学习课程”。 在这里也顺便发给大家,欢迎探讨。

Tags: , , ,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