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教育案例’ Category


[案例]浅谈好看簿团队的图片故事实践和思考

七月 2nd, 2015 by 小石

先说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这四种媒介中,图片可能既直观又随手可以拍,门槛最低。 然后以图片为基础,任何人都可以把教材和本子上的笔记,或者其他材料,随手拍上来,然后“分屏”讲解注解(加上辅助的语音和文字),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制作学习材料或课程的门槛。 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为我们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发懒的话,还可以让它们滚屏成为视频一样来播放,整个添加一段音乐或讲解。 也就是说,视频还原为一帧帧的图片和脚本,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图片故事和交互机制(异步交互),可能是未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一个基础。 这是好看簿(http://haokanbu.com)的核心,也是我非常认可好看簿探索的基本理由。 蚂蚁作为好看簿创始成员和长期坚守者,他和同伴的思考和实践,对于整个在线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来说,无疑是具有革命性的。 在好看簿前面,又拍网(http://yupoo.com)可能是国内最早思考“图片故事”这一概念的团队之一。06年底左右,我们当时的校园传媒项目就和他们做过尝试。可惜那只是玩票,又拍网并没有考虑把整个重心放在基于图片故事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上。 只有蚂蚁和好看簿再次出现时,这一思考才成为实践,并积累了大量的图片故事和教研教学案例,可供我们进一步来探讨。 也因此,我认为,好看簿和豆瓣、diigo、新浪博客等,是上一轮Web2.0思潮和技术探索中,国内最值得尊敬的项目和团队之一。在中国的教育技术和教育发展史上,就应该为他们记一笔。 注:diigo.com,社会化书签,类似现在的云笔记和云办公系统,有机会我再介绍,创始成员Joel等对于阅读和学习的关系等也有非常值得关注的思考。

Posted in 开放教育, 教育技术, 教育案例, 方法论 | Comments (0)


[案例]全球创新学院:以项目学习为基础的大学教育探索

六月 19th, 2015 by 小石

昨天,清华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启动了联合创办“全球创新学院”(简称GIX,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的仪式。 GIX鼓励学生直面挑战,并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 (1)学院将不设任何院系架构,全部采用项目学习的教学理念授课。 (2)配备世界一流的设计工作室、多媒体教室等。 (3)重点针对战略性创新领域开展教育和研究,涉及领域包括互联设备、智能城市、移动医疗、清洁能源等。 (4)微软公司将通过选拔企业优秀员工担任实战导师、提供实训项目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5)学生在完成相应学分后,同时获得由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两校相应的学位。 参清华大学新闻网: 1、全球创新学院:清华大学国际化办学迈出重要一步; 2、清华大学携手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在美国合作创建全球创新学院。

Posted in 教育案例 | Comments (0)


[案例]KIPP:美国的”衡水中学”

六月 12th, 2015 by 小石

最近关于美国特许学校的一篇文章传得很多,有必要稍微做个分析。我先把这篇文章的链接转过来: 万维钢:美国“衡水中学”:穷孩子如何不当考试机器(包括延伸阅读,李熙:KIPP特许学校,并非美国“衡水中学”)。 KIPP(知识就是力量)学校的具体做法,有空了我再进一步提炼。这里仅就“特许学校”,简单说两句。 我大致想了想,美国的基础教育,教师工会太强势,校长没法领导教师,公立学校就搞得一团糟,所以,只能寄希望于“民办公助”的所谓“宪章学校”(通常译为“特许学校”)。而这种特许学校之所以能够运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大学教育仍比较有保障,学历在社会上认可度仍比较高,所以高考这杆大旗在美国仍有号召力。所以,美国的教育改革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基础教育改革,而且基本上不涉及课程改革等,学校能够摆脱教师工会的束缚,校长拥有人事权,可以改变教师的激励制度,基本上就可以,其他的是加分项目。剩下的主要就是家庭问题(贫困问题)和社区问题(文化问题)怎么解决,家庭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学生奖助制度来解决,社区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学校文化来解决。但中国的情况是这样吗? 补充: 南宫钨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美国黑人——密苏里州宵禁感想;

Posted in 教育案例, 未分类 | Comments (0)


[案例]Google+创始人创办的AltSchool

五月 25th, 2015 by 小石

最近关于AltSchool的报道非常多,比如这条信息目前大热—— 硅谷今天怎么了?乔布斯妻子、扎克伯格、PayPal创始人为何联手投资一所私立学校1亿美金? 我感觉的是,AltSchool有几条基本的经验:混龄学习小组、任务驱动式学习和专业的教育技术支持。 前两点,在“四健会”(自主的混龄小组和任务驱动式的学习)的百年实践中都可以看到。而专业的教育技术支持,可能是AltSchool这个案例中更值得关注的部分。技术无疑在现代学校教育的构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操作中对技术的探索和运用,又和各个机构的定位可能有关。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倾向:比如,AltShool可能希望用技术解决更多的问题,而绿色乡村虚拟学校的案例却希望淡化技术对教育教学和学习的影响。这方面目前还无法做太多的判断,可能还需要我们更多的观察和探讨。

Posted in 教育案例 | Comments (0)


[案例]在格子间或工位上学习的绿色乡村虚拟学校

五月 25th, 2015 by 小石

推荐这篇文章:这所在办公楼里上学的“虚拟学校”,会不会是未来学校的样子?(来自“上海教育·第一教育”,2015年5月22日) 文章提到了几点: 1、罗伯特•皮肯顿(Robert Pilkington)在参照 Carpe Diem运营的特许学校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辅导老师的数量,从原来从1:35到1:50不等的师生比改为1:17,甚至还在增加老师,因为他们发现激发了学习兴趣的学生需要更多的老师辅导。 2、Carpe Diem公司在美国多个州运营实行混合学习模式的特许学校,他们的主要做法是,采取“工位”式的环境布置,在线课程教学采用Edgenuity通用网络教学平台。 (注:Carpe Diem是拉丁文,翻译成英语是capture the day,翻译成中文是“抓住今天”) 3、为让了技术发挥更好的作用,而不是干扰学习和教学,学生所用的电脑都是瘦客户端,并与学校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签订了合同,屏蔽了诸如Facebook和Twitter之类的流行社交网站,系统的夜间清理和恢复也由这家网络公司来提供。在极低的维护成本下保障了学习和教学的正常运转。 附: 该校链接:village Green。

Tags: ,
Posted in 教育案例 | Comments (0)


[案例]Elon Musk的SpaceX子校 Ad Astra(通往群星)

五月 25th, 2015 by 小石

推荐这篇文章: 生在SpaceX员工家的优势:上自己的私立学校,Elon Musk当校长(含杨澜对Musk的访谈,来自PingWest)。 摘Ad Astra的一段介绍: 「如果要让学生明白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过去的课程是教大家认识螺丝刀和扳手,然后一步一步来。更好的方式是什么样的?这里有一台发动机,我们来把它拆开。拆开需要什么呢?需要扳手和螺丝刀。这样,工具的正确用途就显而易见了。」Musk 指出,「正规的学校教给学生原则,和怎样坚持这些原则。我觉得,应该看看这些孩子自己能做些什么,或许我自己创办一所学校更好呢。」 短评: 我感觉这有点像商学院的常规做法,案例教学法。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也都很少按照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从拆解和模仿中学习,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之一。比如,中小学乃至成人的信息技术课程都可以说,这是某某网站、某某软件、某某系统,我们把它拆开来看……

Posted in 教育案例 | Comments (0)


[案例]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高一必修课(IBET)

五月 23rd, 2015 by 小石

顾学雍和汪丹华在“创客运动和全球化的科教教育”这篇文章(参微信公众号:教育技术资讯,2015-04-17)中,对创客运动给全球科技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可能性做了一个深度的速览。其中,对美国弗吉尼亚州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高一年级的必修课IBET(继承了生态观察、协作训练和科技素养培育的一门课程)的介绍很吸引我,让我联想到了美国的“2061计划”和它出版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另外,顾老师他们把“706青年空间”和创客运动联系起来看,也令人深思。 下面我把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高一必修课(IBET)这段摘出来(这里我略作了一点编辑)—— 2015年2月,笔者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5名教师到美国弗吉尼亚州的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J),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探访活动。这所学校连续十几年蝉联全美科技高中排名第一的宝座。 我们一行人在到达TJ的第一天,都为学校校舍的破旧而感到惊讶。除了天文实验室与生物实验室有看来比较昂贵的实验器材或投影设备之外,整个学校的大部分实验室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创客空间。 TJ的教师不但在建设最新的跨学科实验室,而且明确地表明他们的实验室就是一些面向学生的创客空间。其中教师Adam Kemp还围绕创客空间的规划,出版了专著The Makerspace Workbench: Tools,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 for making [6],由Maker Media发行。我们甚至不禁怀疑自己是到了一所高中,还是到了一个创客空间的推广部落。 但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天,我们又都为TJ学生与教师的科学与技术素养所折服。这所学校的所有学生在高二或高三阶段,都要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人工智能甚至量子物理等领域相关的课程。学生能够使用先进的仪器采集生物标本的DNA并操作频谱仪等设备解读DNA的排序信息,甚至要亲手制作测量光速的仪器设备等。到了高四阶段,也就是18岁前后,学生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大学或是国家级实验室,参与世界顶级科学家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制作实验器材和开发科研工具等。 2014年3月,TJ经过七年的努力,在数届学生的合作之下,发射了第一枚由高中生研制的微型人造卫星。 取得这些惊人的科研成绩,根据TJ教师的说法,主要归根于所有学生在第一年的一门课程——Integrated Biology, English, and Technology(缩写为IBET)。 这是一门为期一整年的必修课,每年约有500名高一学生,每周参与两到三整天的IBET课程活动。大约80名学生为一个群体,(1)他们被带到附近的森林中去探访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现象,(2)再由英语教师带领学生以规范化的写作练习,用文字与图片来记录学习的体验,撰写学习报告。(3)同时,由科技教师引导学生,制作采集生物科研数据的器材。(4)最后,有专职的辅导员,观察并辅导学生跟上团体的学习进度,组织团队交流的群体活动,并且发掘具备特殊才能的同学,为他们规划高中后续3年的选修课程以及将来对大学专业的选择提供建议。 经过一年衔接紧密的高强度课程训练,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步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获得了独立经营科研项目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校充分利用了校内空间,把专业学科方向的实验室组织成了多种不同功能的创客空间。在校内资源不足时,引导学生去学校附近的企业、大学甚至自然环境中挖掘学习资源。 通过入学后一整年的训练课程,直接反映这种对环境、对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规划,最终带领学生进入科研的殿堂。经过二十多年的测试与优化,这样的课程设计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能够批量化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Posted in 教育案例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