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Posts Tagged ‘家庭教育’


有关“家庭教育”的几个问题

三月 7th, 2012 by 小石

(原文为给依林同学的两封邮件中的部分内容。) 第一封信中: 关于“家庭教育”,我首先在想这么几件事: 1、不管是在孤儿院,还在家里,首先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如果都尊重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谈什么家庭教育不家庭教育,而是不管学校、家庭、社会都遵循孩子成长的基本规律就可以? 2、“家庭教育”是要教育家长,还是教育孩子?是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做到位,需要家长帮忙,还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到位,要教育家长?亦或是各个家庭在教育孩子上有不同的经验,学校教育没有,要从各个家庭来挖掘和整理?等等。 3、早期似乎因为“家庭教育”解决不了的许多问题,才产生了“学校教育”,并因为学校教育的兴起,很少再谈家庭教育。现在“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又是在什么情况下,重新成为今天的“热词”?或者说,学校教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使这一问题凸显出来?这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等有多大的关系?即这是否首先和我们不再谈“四有新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做一个“又红又专”的“螺丝钉”,放到那儿在那儿闪光等“理想教育”,而开始由我们学生自己和家庭来决定孩子的未来密切相关? 4、在这种转型而且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中,许多家庭的选择困境是什么?几年前,我首先在关注的一件事是,以往家庭通过孩子周围的“榜样”或“引路人”,比如孩子的叔叔姑姑、舅舅阿姨等来给孩子们一个引导,帮孩子答疑解惑,顺利度过成长和青春期的困惑等,但随着今天的孩子接触的事物和信息越来越丰富,这种与“又红又专”并行的、原有潜在的指导体系在逐渐解体。(旧帖:青少年成长小说研究的启示) 5、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很多现象和问题可能超出了孩子和我们普通家庭的认知和理解范畴,即新的指导体系,可能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学者来提供支持。但问题是,目前谁又是专业人员和专家呢?靠谱吗? 6、目前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都有什么?哪些又是搞学术的关注所关注的问题?两者的问题列表有什么差异?哪些是真实的问题,哪些又是搞学术到处乱贴标签? 7、教育孩子的经验,是首先应该从家庭经验的挖掘和鼓励家庭之间的相互交流入手,还是首先从目前各类教育专家、新闻媒体的“实验”、“理论”入手? 8、什么是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问题从哪儿来?问题又如何化解?马斯洛和弗洛伊德有什么差别?马斯洛为什么要研究“自我实现”的人?“层次需要论”在促进“家庭教育”经验的挖掘和交流中又提供了什么启发? 9、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首先也面临一个经济学所谓的“自由与管制”的问题?或者说,“家庭教育”中,是否也有一个“议事规则”的问题?抑或,“家庭”又是什么?如果把家庭作为孩子以及所有成员共同成长的一个“开放平台”的话,又该如何看待? 可能比较乱,而且脑子里头绪很多,我也来不及梳理,权当一点参考。 第二封信中: 其实我只是做了一点无用的分析,想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同样适用于孩子的教育。而某种意义上,我们和家长的对话存在错位。 一方面,看不到发展,现实会在重压下逐渐扭曲,滋生出各种问题,而事后医治,又往往事倍功半,反之,发展问题比较明了,本身又可以使许多问题消解; 另一方面,当前家长和社会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孩子的发展问题(或生存问题),其次才是我们喜欢谈论的“健康公民”等问题。 (当然,我们日常所说的“发展”和现在备受质疑的“发展主义”还是两码事。) 即在你的列表里,所谓“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可能应该合二为一——“职业教育”。但你说的“职业教育”,我们可能要另外探讨。 附:对于马斯洛和弗洛伊德,我的理解是,马斯洛并没有沿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或者说“病态心理学”)的老路,而是通过探讨“自我实现”的人,构建了一个理解个人、组织乃至社会的基本认知模式(“层次需要论”),即通过探讨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未来,寻求东方哲学所谓的“无为而治”。

Tags: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旧文]“家庭教育”背后的问题

十一月 27th, 2009 by 小石

这儿有一篇应该引起重视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乡村教师,描述了一次“令人尴尬的家长会”,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我把这篇短文全文转到这儿: 本周三下午,我们学校组织了全校的家长会。我教的班级有36人,家长到了12名,才三分之一啊。这其中也许有班主任工作的失误之处,但更多的问题是,农村家长作为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一员,很不尽力啊! 在家长会上,我坦然向家长进言,如果家长们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将来,光靠我们老师,绝不会成功。说得通俗点,家长们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将来,我们老师更不想管。 前几天,我还生气地体罚了一名淘气的学生。这位学生的家长,经我再次邀请,都未能与之见面。现在想来,管他干吗! 这篇文章反应的问题非常突出。 恐怕尴尬的并不只是这位老师,许多乡村老师和他一样,可能都面临这种尴尬。 “家庭教育”作为一个问题这几年普遍受到关注,表面上是随着城市的独生子女一代成长起来,学校老师觉得这一代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没法管,所以把皮球又踢回到了家长一边。 但也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在这儿往往被忽视了。我们还记得过去的学校,教室里到处贴着一些鼓励中小学生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要做“四有”新人等之类的标语,今天这一类标语已经越来越少了。 因为,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社会现实的反应,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多元化,学校必须放弃简单的教化,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将来对人生的选择。也就是说,学校已经将“理想教育”的责任,更多的主动交还到了家长手里。 而这样做是否合理,大多数家长是否做好了相应的准备,随着城乡或者区域观念发展的不平衡在这儿一下子就显得特别突出。 我们把城市里普遍讲的那一套“家庭教育”的说辞,拿到农村里来,可能就会碰到这位老师这种尴尬。 对于相当多的农村家庭来说,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不仅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们传授一些知识,及一些所谓“做人的道理”,更希望学校让孩子们对社会现实和未来有个认识。家长多半只能起供养孩子上学的责任,孩子的将来更多的需要老师的指引和孩子自己的认识。 从农村老百姓对转型社会、对产业行业调整、对职业分化等的认识来看,把孩子们的“理想教育”以强调所谓的“家庭教育”草率地交还给家长,是会出现很大问题的。 同样,在城市里,我们看到“情商”、“财商”以及各种兴趣班,很多时候,与其强调它们各自的价值,不如说它们是学校放弃“理想教育”之后社会提供的一些 “替代品”(很多“替代品”——人脉关系、经商理财技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或至少将来能多一种生存技能等——都是直接围绕所谓“职业人生的成功”展开的)。 在城乡之间,相同的是,家长可能一样的盲目,不同的是,城市家长或许多了一些替代品的选择,而所有孩子们的人生和理想都被忽略了! 我们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更多的探讨。 原文链接

Tags: , ,
Posted in 家庭教育 | Comments (0)


怎么辨析教育中的抄袭、模仿、参考?

五月 27th, 2009 by 小石

塞纳风筝女士的女儿念念在法国读书,明年要参加高考了,不久前一次德语作业被老师判了“o”分,因为她把作业借给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抄了她的作业,被老师发现两份作业严重雷同,因此各打五十大板,念念也读书以来第一次吃到了“鸭蛋”。另外,“法国的高中生申请大学一是看高中毕业会考成绩(bac),另外还要看高二和高三整整两年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女儿的 0 分无疑使她的德语均分下降了不少,……” 原文可以在这里看:《考个鸭蛋带回家》。 我问:念念的学校有没有什么《学生守则》,《守则》中关于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博主回复:法国的中学好像没有学生守则。就是一些诸如不能用手机啊什么的。 我就在想: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判被抄袭的同学同样为“o”分似乎就有问题。怎么界定抄袭以及抄袭中的责任,似乎应该是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校管理中经常会涉及到的一项内容。 此外,在什么情况下,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对方的学习,而什么时候又不可以?参考的时候又应该遵循什么基本的原则?毕竟学习首先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我们都提倡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也都有一个从模仿到实践、到启发,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 辨析抄袭、模仿、参考等等这些概念,可能即使一个我们重新思考教育与学习、在社会中普及现代教育常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我们共同参与现代学校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等建设的过程。 不知道谁能在这方面进一步做一些辨析?

Tags: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


You时代,怎么重新认识大学教育?

五月 26th, 2009 by 小石

塞纳风筝女士写了一篇blog——《豆豆拜佛》,记录了她刚小学一年级的小侄女豆豆清明节时和爸妈去安徽玩的时候,居然拜起佛来,请求佛主保佑她将来能考上清华大学。把一旁拍照的豆妈都笑翻了。 正如塞纳风筝女士所说,豆豆兴许还根本不知道清华大学是什么,但无疑在她心中清华大学已经成了一座“神话”。这可能是我们坊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玩笑,但这种玩笑本身夹带的一些问题,有时候可能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的恶果,让我有点忐忑不安。 如果豆豆日后比较较真,那么考上了清华大学还好,考不上的话又该作何感想?即使考上了,她是否又能充分地利用好在清华学习的机会? 前些天和余波看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拍摄的纪录片《大肆》、《大一》(这两个纪录片的简介),那些学生和老师《大肆》的迷茫似乎还在我眼前恍惚,《大一》的喜悦反倒成了一种巨大的反衬。 我给豆豆和豆妈的留言是: 豆豆很有志向,但在这儿,我也要跟豆豆和豆妈介绍一些不同的观点:豆豆和豆妈可能不需要过分关心将来是否能考上清华、北大! 因为不管清华还是北大的学生,包括哈佛、MIT的学生等等,我们读哪个专业,都不是只听自己的老师怎么讲,只关注自己老师的研究和试验,只读自己老师的书 和文章,而是我们读哪个专业,都不能囿于任何学校和老师的观点和实践,要从这个专业学习本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可能系统地了解我们所学的这个专业及专业 实践和发展中的各种经验和问题。这就包括你在清华读经济学专业,可能也要关注哈佛、芝加哥大学,甚至北大、浙大、武大等很多学校的老师、学生的相关研究和 进展。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你是哪个学校的学生,而是你关注什么,你想解决我们社会中的哪些问题,你对哪些人的研究和探索比较感兴趣,希望在哪些问题上可以进 一步探索下去。这可能才是比较重要的。 我们说这是一个“You”的时代,一个“你”的时代,对于许多学生和家长来说,就是要重新树立这样一个基本的教育常识,使我们在面对各种教育现象时恢复我们的理性。 最后,我也希望大家一快来探讨,怎么重新认识大学教育? 补充: 浏览阮一峰的blog时看到他翻译的一段话,顺便转贴并推荐阅读原文: Paul Graham:As well as mattering less whether students get degrees, it will also start to matter less where they go to college. In a startup you’re judged by users, and they don’t care where you went to college. So in [...]

Tags: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