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互联网’ Category


对科技精英纷纷谈“善良比聪明重要”的一点浅显观察和思考

一月 20th, 2016 by 小石

近来科技精英甚至部分互联网大佬纷纷讨论“善良比聪敏重要”这个话题,而且纷纷指向“用科技点亮生活”。 我想这不仅仅是对业界时事的简单回应,可能更包含了大家的内心追求。或者说我们如何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解释这种现象和行为? 换句话说,还能用古典教育是强调“安顿人心”、而现代教育是强调“改变命运”,这种简单二元叙事来解读今天大家对生命和发展的追求吗? 为什么有这种感慨呢?我想和大家一块看这几件事—— (1)是我们可以看什么现象触发了这轮的技术领域文化热,比如和百度的争议性做法可能有很大的关系; (2)是要和这几年以来资本风起云涌的情况下,产业权力迅速集中和互联网发展的扭曲给业界带来创伤联系起来看; (3)是要结合伴随“互联网+”而来的强化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大背景来思考; (4)是要把资本和媒体怂恿下的功利主义盛行,广大技术从业者和科技精英之间逐渐断裂,以及广大科技人员包括科技精英真实的内心追求联系起来看; (5)是要把国际大量的科技精英不计成败地纷纷投身科技创新,尤其是教育领域这件事,以及国内在线教育和创客教育强烈的商业取向这件事,结合起来看; (6)是甚至也应该把2010年以后新崛起的一代科技精英开始纷纷为人父母,初尝科技与人性的双重体验,以及对教育和未来生活的纠结与憧憬这件事,也结合起来看,等等。 总之,我感觉这次的许多话,非常值得品味、进一步观察和引导。也欢迎大家进一步探讨。

Posted in 互联网,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转]信息社会共识(by信息社会50人论坛)

十一月 24th, 2012 by 小石

(2011年9月9日 杭州 信息社会50人论坛第一次会议) 人类正在迈入一个潜力巨大的时代——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在这个新兴社会中,信息和知识可以通过世界上所有的网络存在、交流、共享和传播”(联合国信息社会原则宣言,2003)。中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也提出了“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战略目标。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表达对这个时代的认知与期待。 我们看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正如农业革命诞生了农业社会、工业革命缔造了工业社会一样,信息革命正在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深化应用不仅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也大大改变了农村居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使人民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我们看到,信息社会不是工业社会的简单延伸。以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 技术飞速发展、广泛渗透,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原有的生产力结构,还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服务型政府、数字化生活是信息 社会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 我们看到,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为信息社会做准备。发达国家希望保持领先优势,新兴经济体力争寻求新的突破,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信息化发展战略,都希望在信息革命中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们认为,信息社会是人类需求变化与信息革命发展相耦合的必然结果。工业社会后期,在生产极度扩张的同时,出现了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资源紧张、贫富分化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转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信息革命适应了这种需求,成为引领变革的世界性潮流。 我们认为,信息社会建设对所有国家来讲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革命为打造新产业、培育新业态、重塑动力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尤其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如能抓住机遇,应对得当,完全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世界各国都会面临全球性生产力布局调整、信息安全隐患凸显、数字鸿沟扩大等方面的挑战,丧失发展机遇将成为其中最大的风险。 我们认为,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必然经历“转型期阵痛”。在转型过程中,三类基本矛盾不可回避:一是经济增长内在冲动与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三是传统生产关系不适应信息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工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体制机制、手段方法、思维惯性与信息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我们认为,信息化是化解各类现实矛盾、推动社会转型的关键。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助力经济成长、转变发展方式、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创新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深化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信息人才培养、信息化环境完善和社会转型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我们希望,人人成为信息社会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 我们希望,诚信、负责、合作、共赢成为信息社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守则。 我们希望,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广泛参与的服务型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我们希望,一个“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来临,能够促进智慧中国的崛起,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代将因我们现在的选择而受益,为我们现在的行动而自豪。 (来自赛迪网)

Tags:
Posted in 互联网,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写给下一个乔布斯

十一月 8th, 2011 by 小石

这是关于乔布斯的一个纪念或玩笑: 乔布斯这坏小子把苹果咬了一口,就放在那儿了,然后吸引了很多苹果迷。现在乔布斯去世了,苹果迷们变得更疯狂,只有小虫子从“坏苹果”里爬出来安慰大家。 ——这是我能想到的,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 (参Weibo地址)

Posted in 互联网, 说笑 | Comments (0)


读写过程和知识管理的工具选择问题

十月 27th, 2011 by 小石

简单总结一下,我对读写过程和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解,以及在日常工具选择上的一些基本原则: 1、阅读和写作可能是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当然,绝大多数人首先喜欢的是阅读、浏览,写作往往仅限于少数人。论坛和社交网络增加了人们写作的欲望,但有组织的、高质量的写作,仍然并不常见。 2、结合使用网络的经验,我经常把阅读划分为有目的阅读、无目的阅读,把写作划分为个人写作、集体写作。 3、而无论阅读的资料,抑或写作的素材,都可以放在一个容器里(在oliver这儿就是bag),然后给容器贴上标签(tag),并在需要的时候根据特定的线索进行分类。 4、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最典型的容器是 blog/miniblog(个人写作)、wiki(集体写作),以及起到促进和桥梁作用的bbs/sns(论坛和社交网络)。 5、也就是说,在原则上,只要有这么几个基本的工具,就可以满足我们日常阅读和写作的基本需要。 6、另外,在工具的选择上,我和许多人没有什么区别,要么自主安装免费的开源系统,要么购买成熟商业系统的服务。这样信息安全与否,至少心里比较有底。这也是我的基本原则。 除了这些网络工具,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用的最多的,仍然是一支笔和一个小本。

Tags: ,
Posted in 互联网, 开放教育, 教育技术,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对发展领域“赋权理论”的质疑

八月 4th, 2011 by 小石

首先要声明,我并不熟悉发展领域所谓的“赋权理论”,我只是感受到我们所使用的话语似乎出现了问题,提出我的质疑,欢迎大家帮助我补充相关的知识,或参与讨论。 昨天看望朋友的时候,有幸参加了全球消除贫困联盟-中国网络组织(简称GCAP-中国)和社会资源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三期“倡导能力建设工作坊”最后一天的一些讨论。讨论中我首次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对发展领域的“赋权理论”提出了质疑,没想到立马得到与会绝大多数NGO代表的响应和支持。组织方为了能让大家尽可能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甚至对研讨会议程进行了调整。讨论甚至延伸到对“公民社会”等概念的质疑。 不过围绕“赋权理论”的讨论,昨天主要还是长期以来大家对这一理论所产生的质疑和感受到的压抑的释放,并且质疑由私下已经走向了公开,而怎么从理论上给出新的回应,仍然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 最初对“赋权理论”的质疑,是5月下旬参加“2011北大-阳光公益组织事业发展初级研讨班”时,听师曾志老师介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介赋权” ,我产生了一些质疑,并做了一点笔记。随后和周围朋友的讨论中,也得到了积极的回应。现把当时的笔记,顺便转给大家: 1、先从理论检验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跟NGO讲的东西,NGO能不能给村民讲?我觉得,跟NGO讲完了赋权的概念,NGO可能不太容易直接跟村民讲。从理论上,这虽然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视角,但现实中,问题往往都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系统地进行考虑,而它并非一个简洁、明了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操作上,不容易操作。 2、我在想,村民的无力感,仅仅是权力匮乏的结果吗?是不是还有对知识、资本等认识和运用的问题?即使说的确做某些事,碰触到了“权力的边界”(注意,只有碰触到边界的时候,人才会意识到是否想要新的权力的问题),如果要权力,最想要什么权力?又怎么准备来用?怎么平衡其中的责权利关系?怎么保障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并行不悖? 3、同时,谈论赋权,谈论权力,给掌权者会造成一种什么印象?你不是自己把自己设立成对方的对手吗?而你的对手,目前又是什么状态?他们是不是已经疲于应付,敏感、脆弱、暴躁?这时候讲赋权理论,能形成有效的对话,还是加剧双方的对抗?对村民发展和地方建设创造环境有什么帮助? 4、大家长期关注web2.0的话,大家可能知道“中文网志年会”,在这个年会里面,有许多借助互联网探讨赋权、维权,尤其是把互联网解释为“独立媒体”、“公民记者”等等的朋友,这种讲法,的确很能迎合大家的愿望,也赢得了许多支持,但我们又如何来评价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的负面效应,这样做,给整个互联网发展、及教育和社会的变革,又带来了什么影响? 5、而作为一个农村出来,并长期关注互联网和教育发展的人,我想说说我的感受,我知道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但也不赞同过分夸大其重要性,反过来,我更关注,如何在现有的空间内,怎么用科学的方式来处理各类具体的事务,不断充实并逐步扩展各方议题的边界。大多数的问题并非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而首先是怎么拿出双赢的、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技术性的解决方案来; 6、另外,对于Web2.0,我觉得还是有不少人,更强调其“社会性”的一面,先淡化权力的伸张,学习彼此倾听、表达,然后谨慎地尝试对话和相互理解,以便看能不能新的迈出一步。所以,我觉得讲“新媒体赋权什么什么”,这种解读似乎有点问题。对于具体实践工作来说,这种“泛政治化”的倾向,我们并不太赞同。 7、我们看到,许多人受到“教育政治学”(尤其是弗莱雷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的影响,但从教育政治学不等于教育学,教育学内部也有不同的看法。许多人不讲赋权,不等于不追求权力拓展和新的生活。此前我跟isaacmao的建议也是,建议他们调整中文网志年会的策略,如果从网络给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存方式等带来的变化入手,甚至也可以包含对行政和公共管理带来的挑战等,我想路会越走越宽。 ……

Tags: ,
Posted in NGO, 互联网 | Comments (2)


NGO如何用新媒体来筹资?

十二月 26th, 2010 by 小石

刚和陈露讨论完这个问题,我简要总结一下: (1)新媒体本身只是提供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以及跨界沟通的渠道,至于沟通什么、沟通到什么程度、沟通的效果,以及这种效果能转换成多少资助,都不是新媒体能控制的。 (2)新媒体所说的“去中心化”或者说对传统权威的解构,本质上也包括对许多传统NGO的解构。新媒体最关心的是如何用技术武装每一个人并释放他的潜力,反过来也等于直接拷问NGO的项目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真正本地化或遵循了自组织的原则? (3)新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实现了个人与整个社会交流的机制,而且把组织或个人的服务或成本进行产品化,向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进行兜售,从用户数上可能已经很难区分私募还是公募,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打一点擦边球,这都是暂时性的。 (4)关键的问题是,除了许多项目型NGO对自身项目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胆向公众开放及共同剖析之外,就如同第二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来推动一样,各类研究性与支持性组织是否具有良好的筹资环境,恐怕已是推动新一轮公益实践的核心问题。 补充: (5)回复@NMCethan:新媒体的确为社会化营销、电子商务和微支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不仅是对于NGO而言,对任何企业和个人,或者说任何生产者与消费者而言,都是一样的。对NGO和个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新的生境。 (6)“NGO如何用新媒体来筹资”的话题,很大程度上和当前NGO的筹资困境有关,也可以结合10月底第二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一个圆桌对话(非公募基金会”不差钱”与草根”就差,http://sinaurl.cn/hbfFSZ)来认识。或许更值得探讨的是,如何建立NGO与公益基金之间的开放平台。

Tags: , , , , , ,
Posted in NGO, 互联网, 未分类,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教育2.0之一:“专业演员”和“票友”的关系

十二月 5th, 2009 by 小石

朋友翻来 Danny 06年翻译的一篇文章“亲爱的孩子,你不用去上大学”,我也读了读。文章介绍了美国一位教育博客(edublogger)Will Richardson 写给自己孩子的文章。用 Danny 的话说,“Will 这篇blog以父亲的身份,写给了两个孩子Tess和Tucker,他希望孩子们将来能走一条非高等教育的成长之路。” 请允许我把 Danny 贴出来的部分译稿转贴过来: “我将竭尽全力去帮助你们发现自己的热情是什么,帮助你们作出决定,使你们能够从自己有热情的事情中学习到尽可能多的东西。我将帮助你们制订计划,去获取你热爱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个计划会包含许多的活动和各种环境,一点儿不象传统的大学经历,同时,花费也会更少。有些计划需要进教室学习,有些计划需要参加培训或者资格认证课程。其他计划包括在线视频游戏、虚拟社区,以及围绕兴趣建立的非正式网络等等,所有这些都将使你们更加接近专业技能。 “通过这个过程,我将支持你们创建自己的学习组合,以及学习的成果,时机成熟时,你可以与你未来的雇主或者合作者分享,以启动你的事业。事实上,很可能你将会发现,他们就是你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代替挂在墙上那张说明你是一名专业人士纸 片的,是一系列的作品和经历、反馈和对话,它们展示出你的专业能力、展示出你所了解的,并且非常透明。这些都包含进了一个工作或者是学习者的网络中,你会不时回到其中,它伴随着你的成长一起发展,将帮助你把握住你最重要的学习。 “我要提醒你们的是,在我自己的经验中,所有我花费时间坐在大学教室里‘学习’来的东西,与我出于简单的原因(我正与那些即便不是更热情但也和我一样渴望‘了解’的人们一起学习)自己去学来的大不相同。这正是我想给予你们的,去和人们连接,和与你们的热情类似的环境连接,我希望你们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不要独自一人去学。你们要自由地创造自己的课程,找到自己的老师,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评估。在老师的引导下,作出决定哪些相关的需要学习、哪些不用学习,不再用其他人来为你们作出决定。每天结束时,你回头看,会发现绝大多数努力花得值,而不是在浪费时间。” 有不少人为这种观点呐喊。我的周围当然更是。我只想转一点不同的声音。这是“哈哈姐”的声音—— 首先申明我没研究过教育。 但我认为,任何事物包括教育形式,不可能是极端的。 现代的教育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只是想说,接受基础教育还是要有的。至于个性化,这个词已经确定了她本身就不是普世化的。 楼上学生曾很不喜欢学习数学之类,所以她也不可能喜欢学习金融学。因为学好这门功课,本身就需要有好的数学功底……同理,在我工作中,我就很喜欢这类的课程。因此说明,未必是课程的错误,而是课程该给什么样的学生来学,该用什么养的方式学…… 我做一点补充,也算和朋友商榷: 我赞同哈哈姐的观点。 许多人讨论今天的自由时,往往忽略了今天的自由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参照系之上的。 试想:假如没有地图作参照,会有多少自助游吗? 这儿的问题,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是如何处理个人发展和现实约束的问题,要看到现实的多种可能性,和可能的路径;从组织的角度来说,是如何平衡“专业演员”和 “票友”的关系问题,怎么既让“票友”既做观众,又让“票友”有可能参与进来,共同奉献一场“专业演出”,建立一种良性的演出生态系统。 不同的只是,既有从“专业机构”玩成的“票友”,也有从“票友”玩成的“专业机构”。 另参: “用户产生内容”带来的是什么?

Tags: , , ,
Posted in 互联网, 开放教育 | Comments (0)


SNS,即在线项目管理工具

十一月 23rd, 2009 by 小石

昨天我还在找在线项目管理工具,突然我想到,不用找了, SNS本身就是很好的在线项目管理工具。 为什么呢?一般来说,SNS上面,都有这样的功能,事件、论坛、小组、博客、图片等,那这些个基本的功能在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中可以分别承担什么作用? 试想: 事件 —— 是否对应了项目管理中的“已完成事务”(Milestones)和“待办事务” (To-do list),其实to-do是在生成、讨论、实践、调整/结束这样一个循环中); 论坛 —— 围绕“待办事务”(to-do),在整个社区讨论,讨论的结果是要么调整“待办事务”要么执行;调整的话,等于返回修改事件,重新讨论;而执行的话,等于大家主动认领事务,然后组成小组,搜集资料、深入讨论等; 小组 —— 小组成员认领待办事务、深入讨论的同时,也等于在对项目各方面资料进行分类管理; 博客 —— 既是项目几个小组负责人对项目或小组任务等所做的工作日志,阐述了项目整体或某小组关涉的各项子任务的内在逻辑,而其他成员的工作日志则从个人的角度,对项目及各个子任务之所以如此等等做了相应的补充; 图片 —— 等于项目简报和演示文档。 不是吗? 这些想法,我是根据用ning.com定制“村民文化中心”的过程中想到的。 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再试想: 许多人现在都在玩SNS,不等于说,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在线的项目管理工具吗? 那这样实际上又意味着什么?…… 你这么想过吗? 祝好!

Tags:
Posted in 互联网, 教育技术 | Comments (0)


Gtalk好友分组技巧

十一月 20th, 2009 by 小石

Gtalk好像至今没有提供类似于QQ的好友分组功能,但实际上Gtalk按字母顺序排序本身就是一种分组机制,给用户“重命名”,前面加上A、B、C等就可分组。 比如我常用zuosa的Gtalk机器人,用户名改成A_zuosa就排到了我Gtalk第一位。反过来,有的人申请加我为好友后一直也没说过一句话,我在前面加了个Z,变成Z_某某,他又重新沉底。:) 当然你还可以A、Aa、Aaa等设置多层分类,那就看你爱怎么玩了,呵。 祝大家玩的开心,有什么好技巧别忘了我和分享。 我的Gtalk:xiansf@gmaill.com

Tags: ,
Posted in 互联网, 教育技术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