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用小成本方案,代替朱清时的方案?

陈美玉老师在”小石的邮件列表“转贴了《南都周刊》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朱清时:会是蔡元培第二?

读完以后,没有看到他办校的其他思想,只看到他谙熟“市场经济”,非常善用“价格规律”,强调高薪挖人、然后给人才空间、其他人都给人才做后勤。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砸钱”吗,有钱谁不会砸?这话也未必。但我也不认为这是推进大学改革的良方。

在“温总理对教师和教育改革提了几点意见,我只想说一点心里话”一文中,我分析的观点,基本上也适用于大学教育改革:

    教育的未来,不仅仅在于培养多少优秀的教师,更在于教师工作压力,能否通过大量的运用现代传媒和教育手段,辅助学习者自身的学习以及与伙伴相互间的学习等等方法,来大大的缓解。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不同的只是,大学改革的要点,更在于大力发动学生的参与,把普及社会化学习方式和推进开放教育建设结合起来。教师工作的重点也向这种方向来靠拢,给学生提供支撑的平台。

另参:

Edu2.0的对话

教师节,来自学生的挑战

..

分享&收藏

3 Comments

  • 美玉微瑕

    我认为一座大学的核心功能是“精神的旗帜”及“科学先锋的诞生地”,而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就现有体制而言,我很赞同“大学改革的要点,更在于大力发动学生的参与,把普及社会化学习方式和推进开放教育建设结合起来。教师工作的重点也向这种方向来靠拢,给学生提供支撑的平台。”这样的观点。但是,我更期待高校能有更大手笔的改革,冲破体制的限制,再次产生二三十年代北大那样“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因为朱清时任中科大校长时能原生态接受评估的勇气,我很主观地对他多了很多期待。

  • 小石

    我猜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将越来越接近于同步,从首先突出“知识传播”入手、或者说突出学生和教师基本的学术训练入手,也将为大大改善整个社会“知识消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使知识生产、传播与消化,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中。

    而创新的大奖,或者说你说的“精神的旗帜”及“科学先锋的诞生地”这种头衔,会“花落谁家”,可能事先不好指定。大学可以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使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但也有可能是大的企业、独立的研究机构、甚至众多小型研究机构的联合体等,夺走大奖。

    何况到目前为止,大学的表现还乏善可陈:花钱很多,办事很少,创新也多半不足取。有时候甚至还让人怀疑,这是否是一个整个社会参与的“名利场”?

    我想,还是先把学习还给大众,把研究也还给大众,然后我们整个社会只要奖励创新就可以,让我们共同来期待,看下一位“获奖观众”是谁?

  • 小石

    还有,谈到改革时,我们好象都是被动的一方,期待和准备接受某种方案的一方,而我们自身可能始终还是一个旁观者。

    但你知道他们的方案、尤其是他们自上而下的那些方案,一定会成功吗?真要按他们的办法来做事,有多少人能做的来?我们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看到这个方案,还不说它是好是坏,好了我们捧出一个英雄,坏了我们再找一个替罪羊?全民等待和全民实验的代价呢?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知识分子往往也并不比普通老百姓好到哪儿去,独立实践和分析能力往往还非常少,多半时候,和普通老百姓期望有一个“好皇上”的想法还没有太大差别。

    改革要从我们自身做起,而不是朱清时大人如何如何、教育部如何如何。如果我从我们自身做起,那么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改革就到那儿,许多多多这样的人的联合,才是社会创新和变革最大的保障,而我们的生活也将是常新的!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