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方法

我们的实践和大致思路如下:

* 一是先看原有教育和社会系统引入的新变量,或技术(信息技术)或思想(学习型组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什么基本观念、视角和方法论,这儿可能是突破口,从这儿入手。

* 二是投身到相关的极客圈子里,比如学习型组织社群、edu2.o及中文网志年会、图书馆2.0等圈子里,深入地观察和体验这些技术或思想给我们认识某些领域、周围社会乃至世界等等,进而提炼它们到底提供了什么基本的视角和方法,相互之间又存在什么潜在的关联等,然后结合我们在教育领域的问题意识,看给我们认识教育和社会等提供了什么基本的启示。比如我们说从个人学习到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从去中心到自下而上、用户产生内容和自组织以及从两种学习到社会化学习和开放教育体系也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edu2.0)、阅读与网络的关系及阅读与学习与教育等之间的关系(lib2.0)等。在仔细的观察、辨析中谨慎地前行。

* 三是要注意克服干扰,有实践中有点磕磕绊绊提出来的问题的,也有理论总结方面过于兴奋毛毛躁躁的,尤其是来自于教育等领域的各种干扰,比如通识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公平、质量评估、教育评价、民办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去行政化等等,既保持关注,又保持警惕,要仔细辨析,要去伪存真,保持专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入。

* 四是对于逐渐形成的基本认识,还要及时总结,并反复测试。首先要进行“极限测试”,比如要放到代表未来的青年和大学生身上去测试,又要放到被贴上落后标签的农村教育和社会上去测试;其次也要做一般人群的测试,比如城市中小学教育的测试,和进行专业教育的测试,比如计算机教育和程序员社区、建筑学教育和乡村建筑社群等等;包括所谓非正式学习、非正规教育群体等方面的测试,比如乡村图书馆建设、大学生支教项目、流动儿童教育项目等等,在大量测试的基础上,反复检验、修正和提炼我们的基本认识,进而谨慎地、尝试性地提出我们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社会化学习、新阅读、青年发展等。

* 五是概念提出来以后,还仅仅是开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与教育学传统理论和实践进行对话,与相关领域合作开展进一步的实验和探索等等。(待整理)

基本方法和认识如下:

我们首先是抓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和概念进行辨析,比如:

* 提出学习型组织,是因为与传统教育有什么不同?
* Web2.0与Web1.0的关系?
* “去中心”等于“无中心”吗?
* “用户产生内容”是否就不需要编辑了?
* 标签化管理和分类管理是什么关系?
* 在信息科学眼里信息是什么?
(待整理)

其次是我们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比如:

* 职业教育和传统学校教育序列是什么关系?(职前教育)
* 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是什么关系?(重新认识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等)
* 图书馆项目和支教项目是什么关系?
* 互联网和图书馆项目是什么关系?
* 教育公益组织等的实践和开放教育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
(待整理)

以一事一议和札记的方式暂列如下:

* 就像当年的抗日一样,或许今天只有教育,才能够形成统一战线。但前提是,对这个时代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挑战,具有清醒的认识。越是希望弥合这个社会的伤痛,越要坚持教育科学。

* 一个有趣的观察是,@杨东平 老师提到:“围绕创造力的培养,讨论的核心议题始终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科技的作用。教育创新往往与互联网、大数据、MOOC等令人炫目的新技术、新工具相连,客观上成为创新的一种阻碍。”——系统的变化必然跟引入的新变量有关;但新变量产生的许多变体会阻碍认知,该咋办?

* 讨论技术改变教育,可能要先回到科技史,比如从计算机到互联网、到第二代互联网;回到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上,比如什么是信息和信息如何影响人、组织、社会的运转,什么是系统和如何观察和描述系统及系统运转,什么是网络和网络如何重现世界的多样性及多种可能性。有了历史分析,再做社会分析。

* 教育领域也需要像乡村建设领域一样,来一次从揭黑到推优、从维权到乡建的大反思,实现从应试教育和教育公平等的简单批判,到开放教育研究和倡导的大转型。——读杨东平老师“衡水中学为何如此暴戾”有感。

* 吴晓波对早年的西湖论剑和今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观察和比较,发人深省。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重新讨论Web2.0,尤其是需要讨论Web1.0和Web2.0的关系的时候,要对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做一个理性的观察和检讨。——读吴晓波“那把凳子还在吗?”有感

* 局域网的确让人很失望,这是许多原本满怀热情想回国的人选择继续呆在海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于许多青年来说这是最难忍受的。但为什么会造成这话总局面却很少有人认真探讨过,要知道甚至09年之前,我们的社会包括官方都是非常积极的推动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建设,包括倡导学习型社会等等,非常积极,为什么这种相当开放的姿态却逐渐变成了今天这样的结果,而且为什么即使这样,官方的表述上仍然高度重视互联网对教育及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问题出在哪儿?官绅民之间为什么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有感于“慢慢地,它们就没有了,就像从未存在过”

待整理。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