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Posts Tagged ‘网瘾’


积木玩具能帮我们思考?

八月 19th, 2009 by 小石

论坛里这个讨论帖由同时收到积木玩具所产生的思考,让我想起了费孝通先生在他的《推己及人》一书中,有一篇回忆老友的文章里提到的“铁积”,他的朋友认为在儿童教育中推广“铁积”(注:可以理解为一种铁制的积木)极为重要,费先生的回忆也颇为动情;后来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从小培养21世纪的人》中,更把这种差异上升到教育文化的差异上,并上升教育科学的探讨和重新认识中西方文化的互补上来。但如何进一步认识“铁积”文化,仅仅从实践和动手能力来解释,似乎是不够的。 林建祥老师今天在讨论帖里的把搭积木和学习的过程以及面向对象语言的结构结合起来阐述,尝试对儿童早期信息技术教育做一些探讨,给了我一些启发,我发在讨论贴里,也顺便转贴在这儿: 用搭积木的过程,来解释学习的过程和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结构,似乎是一个成功的隐喻。但搭积木的过程,是否也常常因为特定的要素或“积木块”,给“要素分析”设定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有形的要素或“积木块”,常常造成一种难以逾越的障碍。 比如人们很难一下子从七巧板想到需要设计十五巧板,更不用说有时候需要从七巧板跳跃到地球仪这种模型。我经常发现一些玩积木或游戏的高手,在生活和其他方面很迟钝,也就是说搭积木的过程产生的经验,在迁移的过程中,可能在哪儿出现了阻碍? 我猜想,认识到要素的多样性,与在特定的要素之间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可能是相辅相成的,甚至更为重要。问题也往往来源于我们无法从现实中抽象出一些有助于分析的要素,必须借助其他各个专业领域的视角,才能使我们习得的一些面向对象的分析、建构方法等发挥作用。这可能也就是IT人员常说的,“技术不是问题”。 另外,我猜想,计算机与互联网在近年的迅速发展,可能更多的也来源于,IT人员首先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重点发展了blog、tag、社会化书签、mashup等技术平台,给大家自由定制和提取自身“积木块”,创造了各种可能性。玩别人的玩具的同时,更突出玩转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反过来,因为给大家创造了一个自由生成与问题求解的空间,又给IT发展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或许,这是信息技术教育首先可以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经验。 补充: 这个讨论也可以部分地回答为什么当前的网络游戏,没有带来良好的学习迁移效应,却制造了“网瘾”的骂名。

Tags: , , ,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