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Posts Tagged ‘教育批判’


赫胥黎给“经典诵读”提供的理由

三月 14th, 2011 by 小石

我在想,许多人之所以追捧“经典诵读”,可能是其中至少同时包含了:1)古文字和古文化,2)美感(精炼、律动),3)系统思考(重综合、整体感),4)道德(正心正意、所谓人格教育)等。 但是,2)、3)、4)是否只有从1)中才能获得,为了传递2)、3)、4)的精髓必须从1)入手,还是说因为现行中小学语文里的古文单元不好啃,所以要另外加强? 作为进化论斗士、“魔鬼的门徒”、注重科学教育的赫胥黎,在讨论小学教育改革时,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圣经》,他给自己的理由是,《圣经》已然变成了不列颠的民族史诗。或许这一点,也可以作为许多人坚持“经典诵读”的解释。(参高峰枫:赫胥黎与《圣经》)

Tags: ,
Posted in 家庭教育,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现行教育制度是一种“阴谋”吗?

二月 23rd, 2011 by 小石

浏览新浪微博:对《上学真的有用吗?》的评论: 这并非一个人的解读: 这个精心设计的教育制度,动机在于产生平庸的心智、阻碍内在的精神生活、剥夺学生重要的领导才能、确保得到顺从而不健全的民众。以上种种都是为了培养“好控制”的民众。 但我想指出: 1)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似乎没什么可说的。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教育史的角度来看问题,可能比揣测过往制度设计者的动机都更有价值。此外,如果是大规模定制,可能仍需要以工业化生产为基础,只是前提要是教育市场化。 2)问题在于,现代教育普及的过程,也是现代民族国家确立的过程,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成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步骤。而在一过程中,“作为知识代表的教育家”和“作为权力代表的政府”、“作为资本代表的市场”三者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是扭曲的,且形成了路径依赖。 3)因此,需要大力呼吁的是,让教育的问题归教育,政府的问题归政府,社会的问题归社会。因为教育学者无法包办教育,政府也无法包办教育,教育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来办。而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就是要为教育学的问题和研究,创造相对独立的学术环境。这是公益领域推动教育发展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附1: 1)话说南美独裁国家一个作家,写了本批判教育的书,把糟糕的教育制度写成了国家的阴谋,成为教育政治学的一部“经典”。而这本经典的观点,拿到曼哈顿的手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曼哈顿的人,也用同样的观点来批判教育,那他们出了什么问题?在民主制度中,教育制度都是教育专家设计,并通过议会等立法,并最终由政府贯彻。议员是公众选举的,也就是说,教育制度是他们公民自己投票决定的,那么这种指责还成立吗? 2)另外,在工业化上升时期,教育领域由政府推动的一些标准化的做法,往往也是进步人士所极力推崇的,它代表了人人参与社会进步的机会,是普世价值和社会平等的代言人。它是科技,是冲破狭隘,是理性的光芒,是走向新的世界,是个人和社会前进的车轮。而现在因为进入“后工业时代”,所以前面的一切都错了?那些提出和设计这些制度的教育学家,也是混蛋,是政府的帮凶?是否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境,就要对过去指桑骂槐? 附2: 1)说说经济转型与教育转型; 2)教育要从“农业时代”跑步进入“后工业时代”;

Tags:
Posted in NGO,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转]和Tom老师第一次聊天的记录

十一月 29th, 2009 by 小石

非常感谢Tom老师保留了我们第一次聊天的记录。我顺便转贴过来。原文地址在这儿。 – 2006-06-12 23:02:10 Tom(10687462) 大家好啊 2006-06-12 23:02:25 creator(280235662) 非常好 2006-06-12 23:02:48 『RGB』(346900750) 我知道了,刚才都在看球,现在球赛结束了,都冒[:D]出来了 2006-06-12 23:03:05 Tom(10687462) 我是晚上加班搞材料,现在才回来 2006-06-12 23:03:55 Tom(10687462) 小石是? 2006-06-12 23:04:08 思南虎(89079785) 10420A 2006-06-12 23:04:16 小石(69424919) 北京青少年工作室的教育顾问石峰,呵 2006-06-12 23:04:37 Tom(10687462) 噢,很高兴认识啊 2006-06-12 23:04:54 小石(69424919) 呵,你好 2006-06-12 23:04:56 『RGB』(346900750) oKZez 2006-06-12 23:05:26 Tom(10687462) 呵呵 2006-06-12 23:05:30 小石(69424919) 哈哈,太残忍了 2006-06-12 23:06:13 Tom(10687462) 今晚话题还挺热烈,可惜我没赶上 2006-06-12 [...]

Tags: ,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0)


[讨论]要我对本轮新课改发言吗?

十一月 24th, 2009 by 小石

春蕾在“生物教学茶吧”发起一个活动,号召大家用一句话分享“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为了配合有关部门对网络的审查,请多刷新几次)。为了引导教师的进一步参与,他谈到: 新课程的理念其实就是人们对教学的新看法和新认识,就生物而言,高中课标中提到4点,发展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这些理念涉及到了课程的目的、对象、实施方法,换句话也就是,约定了为什么教,交给谁,怎么教。 这些理念都是从科研教育研究以及国际科学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好的方向…… 我理解春蕾的热情,但也为了他有可能更持久的参与热情,我必须打断他。过分的言说和引用无益于讨论。我想我们必须先回到现实,而基于现实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我的问题是—— 一定要教吗 ?我只关心为什么学,怎么学!至于是从老师的口中学、从书上学、从伙伴那儿学、从电视上学,从网上学等等,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区别。 问题是,在自己学、或和伙伴相互学的时候,可能还学得好好的,但加入了老师这样一种角色以后,学习往往就转变成了与老师之间斗争一种游戏。而老师常常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天生具有的自己学、或和伙伴相互学的能力也逐渐退化了。 同时,面对在新课改和相关培训时,我们还必须得问:还有多少老师可教可学? 都从学生时期走过来,我想我们都知道,越是到了高年龄段,比如高中、大学,我们越清楚,往往与其听自己的老师讲,不如看最好的老师编的书和参考资料等。而且我们压根就不相信,通过简单的培训,可以把我们眼前的绝大部分老师培训出个样来。这种想法只是对国民财富巨大的浪费!与其花大价钱培训这些老师,不如招聘的时候,就花大价钱,招聘最好的老师。这中间不仅仅有成本效益的计算问题,关键还是学生的学习耽误不起! 此外,在媒介越来越丰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已经几乎完全可以同时完成的信息时代,讨论教学的问题,可能实质上已经转化为,任何写blog、写wiki等等众多的知识生产者,在写的同时,怎么考虑便于大家阅读和理解的问题,而并非对某些老师怎么能拔苗助长来教书的问题。 如果说我说这话得罪了某些教师,那我也可以跟你说,我们家里有N多教书的(在这儿也感谢他们让我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有了N多子弹),但这只让我更倾向于认为,大多数时候,学生并不需要我这些家人怎么含辛茹苦,却又剃头挑子一头热似的付出!那只是对他们的人生一种最高尚的摧残方式! 所以,我觉得讨论新课改的时候,还是多站在学生和学习本身的角度想一想。同时,也只有直面现实,我们才可能重新探讨,教育或教师的未来。但如果是玩文字游戏,恐怕受伤害的,就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参与讨论的人。 而此轮新课改本身,只是一个与时代错位的、美丽的神话! – 如果我哪儿说错了,请直接留言批评!但如果你没有任何可信赖的逻辑和观点,我有权拒绝回应。

Tags: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 Comments (1)


乡村教育检验着我们的认识和想象

七月 2nd, 2009 by 小石

在许多关注乡村教育的公益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担忧。这种担忧也反过来检验了我们对乡村社会,乃至其他许多社会现象的一些认识和想象,有时候可能是多么脆弱。 今天在望崖草的blog上看到这篇文章《无奈的思索》,针对文中可能涉及到的几点认识和想象,忍不住写下几段话: 许多人喜欢美化自然,我不反对,但有时候对乡村的过分美化,我却不敢完全接受。因为在乡村里长大,我能看到那种世俗社会是怎么吞噬一个一个人的。还记得顾长卫的电影《立春》(视频),或者陈冠中的文章《波希米亚北京》吗?你会发现,对于很多鳏寡孤独、犯过错的人、“另类的人”等等来说,我们的乡村和小城镇常常是多么的不宽容! 另外,“高科技”是个很奇怪的词,好像面对着“高”,我们都很“低”一样,和科学与技术本身给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方便,和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朴素的情怀,以及我们在教育和学习中强调的大胆尝试、探究式学习等,几乎完全相悖。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得收一收我们的感情和过早的道德判断(or价值判断?),尽可能提供我们所能提供的,然后让大家作选择。另外,我们不能隐瞒今日世界的真相,以为这样可以让他们不会有我们的痛苦。或许我们的痛苦,有时候却是他们的安慰,这些都无从捕捉。

Tags: ,
Posted in 未分类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