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Archive for the ‘青年发展’ Category


企业是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主体

十月 23rd, 2011 by 小石

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情况,朋友问:“如果现在NGO能做的事,企业都去做了,NGO还能做什么?” 我的回答: 在我看来,企业本身就是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社会服务机构,和许多声称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日夜奔波、居无定日的NGO没有多少差别。差别只在于我们人为地,把企业想象为一个单纯的逐利组织,事先对企业进行了道德上的审判,也正是在这种预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NGO的概念。 现代公益,我认为首先要承认,我们以往对企业的认识是错误的,要因势利导,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和社会的共建,发挥企业参与社区和社会建设的主人翁和主体作用。 NGO的主要作用,一是,推动企业、政府和社会来关注重大社会问题、意外事件、弱势群体等以及社会整体的利益,倡导甚至设计相应的社会预防体系、救助体系(倡导);二是,为发展社会预防体系、救助体系多方面筹集资金等,甚至直接组织或参与这些体系的构建(开放平台的建设);三是,填补当前社会服务领域的空缺,孵化出一些专业化服务组织(第三方应用的孵化和支持)。 而所有这些作用,都不排除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作用,不排除被能够自我造血、甚至允许利润分红的企业家及其团队所代替。同时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和健康的NGO,比较理想的发展趋势。 所以,近来NGO忽视对社会问题本身的专业探索,只顾争取社会地位,甚至与自己倡导的主要对象之一(企业)争风吃醋,我觉得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公益理念的严重扭曲。 至于美国、英国的NGO和基金会,对于大家所谈的高薪职业经理人和可参与分红的社会企业等等趋势,我觉得这本质上已经和开始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没有多少严格的差别。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历史的回归、社会正常秩序的回归。

Tags: ,
Posted in NGO, 社区建设,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给中国最年轻博士的职业建议

十月 22nd, 2011 by 小石

我发现各大视频网站比较煽情,柴静对中国最年轻博士(16岁)张炘炀的专访,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已经纷纷更名为“专访中国最年轻博士要求父母全款在京买房”。一夜间,张炘炀似乎已成为了神童教育的一个“丑陋的样本”,在未经任何严肃的教育分析、职业分析的情况下,首先满足了整个社会对神童教育的质疑。 我的看法是: 天才并非生活在真空里,或者说,任何人都需要考虑生活问题,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难道经温婉的柴静一报道,天才张炘炀也要吃饭的问题,就值得这么举国哗然吗? 我就纳闷,在一个国家,一个聪明的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难道就这么难吗?不仅要遭受各种各样的误导,还要遭受各种各样的冷言冷语,甚至歧视吗? 张炘炀既然已经知道生活的现实,同时仍保有对数学的兴趣,那么要给他一点职业建议的话,很简单,继续玩电脑,补充计算机知识,做一个高级程序员就可以。说白了,高级程序员的位子就是为数学天才准备的(欢迎程序员朋友给张炘炀提供更详尽的建议)。 与此同时,希望各位三思!

Tags: ,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这里没有王者:有关科学精神的社会认识问题

十月 19th, 2011 by 小石

柴静对中国最年轻博士(16岁)张炘炀的专访中,一个比较引人注目和刺耳的字眼是,张炘炀说他想要成为一个“王者”,要不然就没有地位。 (柴静访谈的视频) 我不知道张炘炀所谓的“王者”指什么,诺贝尔奖项或许能刺激科学的发展,但严肃地说: (1)科学更为浓厚的传统是,把自身完全融入到自然和社会中,注重观察和思考的积累,不断揭示它的秘密,并享受这种探索的过程。 (2)大多数科学家都非常乐于分享彼此的发现,相信这样能刺激更多的发现;在科学共同体的共建和青年科学家的培养上,又非常具有服务意识,甚至甘为人梯的精神。 (3)而且优秀的科学家总是把人生的重心放在最基础的工作上,注重自己的工作和“科学共同体”的联系,以及通过科学整体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Tags: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有关神童的社会认识问题

十月 19th, 2011 by 小石

柴静访谈中国最年轻的博士,北京某大学数学专业16岁的张炘炀,通过对作为神童张炘炀幼年、大学、硕士、博士等阶段的追述,和个人与家庭、与同学、与社会等紧张关系的揭示,对神童教育或者“拔毛助长”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柴静访谈的视频) 我的看法是: 1、一个孩子因为对数学或者其他领域的兴趣,他可能会直接请教各种专家学者,甚至跟着他们研究班学习,这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知识涉猎过程(学识)。但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追逐学士、硕士、博士这些名头上,那实际上是,我们不仅在扭曲人的成长过程(身心),也在把教育变成“升级打怪”,教育本身也就成了受害者。许多捍卫教育的人,往往也成为捍卫这种打怪游戏的牺牲品。 2、这里基本的问题是,(1)如果孩子正常涉猎知识的过程不被打断,可以请教各类专家学者,甚至跟着研究班学习,那么,教育部门、家长及社会包括媒体,应该如何来对待?(2)另外,在目前教育部门和社会尚未对“神童”或者任何孩子的兴趣培养做到“因材施教”的情况下,家长或者说家庭教育应该怎么做?(3)对理论工作者来说,“神童教育”或者说“因材施教”的要求,给现代教育理论或现代教育体系的设计提出了什么问题? 3、说白了就是,柴静质疑的指向是有待进一步分析的。“神童教育”的实质是对因材施教的探索。而因材施教的要求和目前学位教育体系之间的冲突,通过“神童教育”的所谓问题被放大了。 另外,我比较好奇的是: 院士王林等翻译的美国作家布鲁斯·谢克特所著的《我的大脑敞开了:天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传奇》中,描述了布达佩斯曾经群星璀璨,其中不乏许多人曾被誉为神童,那么,怎么认识科学教育,以及布达佩斯的那些神童是如何成长的?

Tags: ,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转]刘健芝:念书应当有意义

十月 15th, 2011 by 小石

“念书应当有点意义,而这点意义又应当放得远一些,香港连着中国,中国又连着世界……”刘健芝经常这么说,这是她讲给学生的一句话,也是她用自己的人生实践着的一句话。 小学、中学、大学,读过了硕士、博士又在大学任教,刘健芝走过的是一条读书人的路。 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刘健芝不愿做一个单纯的学者,只是坐在书斋里写一些中规中矩、有很多注释和说明的论文。只有让思考回归泥土才能变成种子,并在行动的滋养之下才能长成大树,她希望走出去,走出书斋,走进书页背后的那片土地里去。 香港连着中国 刘健芝出生在五十年代的香港,小时候家里很穷,住的是山边自搭的木屋,一家人终日为生活奔波。很多同龄的女孩子未成年就进工厂做女工补贴家用,而她的妈妈宁愿付出加倍的操劳,希望子女读书、上大学。在清贫的生活里,妈妈的格言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除了贫穷,刘健芝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的记忆,冷战时代的殖民统治之下,暴动,保钓运动,廉政风暴,抗争一波接着一波。现在人们提到香港,总说那里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但这并非殖民统治赐予,而是香港人民用斗争换来的。那时候,香港的法定语文只有英语,为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香港人民、特别是香港的青年学生多年抗争。刘健芝1974年考入香港大学,大学期间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加入联合国、“天安门事件”、“四人帮”倒台,她和其他青年学子一样,关注自己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历史,希望看到中国的强大。那时候身边许多同学都加入到政治运动中,而刘健芝似乎对读书更感兴趣,几乎全部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和体育馆里(她是香港大学的最佳女运动员),读了许多相关的书,不仅了解中国一百年来的历史,也了解了英国不同地方的殖民统治,希望自己的视野里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国际参照。 毕业后刘健芝在政府工作三年,1980辞掉工作重回学校读研。因为有了一点积蓄,又申请了奖学金,度过了专心读书的六年。她读二三十年代的文学作品,鲁迅、巴金、茅盾,看到了政治变迁对底层人、对普通人的影响,同时也关注大陆的当代文学作品,关注“后四人帮时代”的中国。本科的师弟师妹常会向她请教一些与大陆有关的问题,比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比如土改,“想想那时候蛮好笑的,不管他们问什么我都敢讲,装作很懂的样子,其实,我都是在拿到题目之后再去找书恶补,不过比他们早一个礼拜读书罢了。” 读书不仅仅是摆脱贫穷、改变命运的途径,刘健芝越来越感受到“知识分子”四个字沉沉的份量,读书不仅有用处,还应当有意义,与自己的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在一起的意义。 冷战结束了,东欧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将往何处去?在当时的香港大学生中有一个自发性的三年读书计划,第一年,研究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历史,第二年做一些专题研究,比如经互会与布拉格之春,第三年实地考察,并与中国做一个比较。最初有200多人参加,到第三年的考察,由于经济原因只有12人成行。他们跑遍了东德之外的东欧国家,刘健芝还与一位同学去了莫斯科。没有老师带领,也没有严格的考察计划,他们只是想更多了解这些国家普通人的生活,尽可能与当地人交谈,不通语言就跑进商店里抄面包、牛奶和肉的价格,走到哪里,看到有关的英文书就买下来,带回了哈维尔的作品并进行翻译。 他们曾经以为,中国是一片苦难的土地,后来发现,每个地方都有苦难,这种苦难不仅仅是国家、民族的苦难,更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些苦难又都与西方、与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殖民地人民用起义、暴动、游行、示威摆脱殖民统治之后,人们因现代化带来的繁荣和富裕崇拜西方,另一种殖民,思想的殖民已经开始,却被忽视了。 刘健芝大量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虽不见得都是亲身经历,却可以从中看到更多普通人的身影,看到每个人如何走过这个时代,刘健芝的博士论文选题就是中国的当代文学,莫言、张洁和王朔。 讲到这一时期文学作品里的农村和农民,刘健芝会给她的学生放一部电影《二嫫》。二嫫因为与邻居赌气,要拥有“连县长都买不起”的“全县最大的电视”——二十九英寸画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二嫫疯狂地、几乎自虐般地压面、卖面,离家打工,连续卖血,最终把这台电视机搬回了家。《二嫫》几乎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农村的一部寓言,农民面对的不只是外来的压迫,还有外来的现代生活对他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巨大的,几乎无法抗拒,不管它表现为买一台最大的电视机,还是走出乡村、追求那种电视里展现给他们的生活。不是说他们的想法错了,不是说农民产生这样的想法不应该,问题是:当现代化,这个巨大的吸引力将农民吸出去之后又会怎样呢?对二嫫来说,买最大的电视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但这并不能在任何意义上改善她的生活,硕大无比的画王君临小屋,占据了土炕,家里挤满了来看电视的人,精疲力竭的二嫫和家人只能蜷在一角。二嫫奋斗或曰挣扎的目的本是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事实上结果恰恰相反。 “香港回归”注定成为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重大事件,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则不存在一个仪式上的“回归”,不管曾经有过怎么样的阻隔,香港的普通人和大陆普通人的联系从来也没有中断过,不论是物资缺乏的年代里寄回大陆的包裹,还是大陆开放之后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小团体,几十人、甚至十几人、几个人成立一个小小的组织,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到大陆贫困的农村找一个地方,建一所学校,或者办一个小小的社区项目。“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简称CSD)就是一个这样的团体,1993年,十几个同样关注中国问题的人成立了CSD,刘健芝为发起人之一,成员都是专业人士,学者、研究生、医生、护士、记者、编辑,旨在通过组织长远的社区发展服务以及研究,促进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增进香港人,尤其是青年人对大陆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他们开读书会、举办座谈、出版刊物、自费组团去大陆、在基层开展项目,想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的发展做些什么。 面对农村的贫困,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扶贫”,很多时候,扶贫变成了一种带着城市优越感的一次性施舍,无助于改变农村的贫困和城乡不平等关系。生长在香港这个地方,亲身体验了殖民统治之痛,刘健芝和同伴们反对那种殖民主义心态的施舍式扶贫,更希望能够与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人一起,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因为刚好认识江西妇联的人,CSD就与江西省妇联合作在农村考察,要在贫困的农村找一个地方,尝试在不改变当地原有种植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妇女广泛参与推行文化教育、经济互助发展等计划。 1993年11月,刘健芝和同伴在妇联和当地政府的陪同下在万载县白水乡考察,他们认为乡政府推荐的项目点并不合适,在窄窄的土路上继续走了二十多分钟之后远远看到有一堆房子挤在一起,觉得应该是比较适合开展妇女互助项目的地方,就不顾当地陪同人员的反对走了过去。一位农妇正在门前浇花,刘健芝上前问道: “我们可不可以进去喝一杯茶?” 就这样,CSD将项目点选在了永新村的两个村民小组:路下和湾里。永新村地处山区,人均年收入约500元人民币,共有居民300余人,16岁以上的妇女约有百名。在说服了半信半疑的村民之后,1994年5月,全国第一个妇女互助储金会——“路下湾里妇女互助储金会”成立了,村里每一位16岁以上的妇女都参与其中成了储金会会员(现有会员97人),通过民主选举投票选出5人委员会,分别担任主席、副主席、会计、出纳和保管。储金会奉行“集体参与、互助互爱、独立自主”的宗旨,独立运作,CSD平均每年来两次,与储金会商讨合作项目,对于储金会会务只给与意见,并不干预。当地女性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怎样建立经济独立能力,增加社会发展中的机会和自信,CSD的知识分子们也在学习怎样认识中国的农村与农民,怎样与农村建立关系,同时双方也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互相学习。 “傻瓜”力量大 白水盛产龙牙百合,CSD参考菲律宾——日本民间香蕉贸易的做法在江西和香港之间开展百合另类贸易,缩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中间剥削,让生产者得到更多的收益,凭借公平贸易而非别人的捐赠施与累积自力发展的资源。这个理念当然是好的,但提到第一年运销百合的经历,刘健芝说这件事办得“挺傻的”。 后来想想,那件事真的办得很傻,也很玄。百合收获季节,刘健芝和同伴带着CSD成员捐资购买的真空包装机、塑料袋、包装盒,以及垫付的收购费、工资、运输费等来到了白水。她还带来了十几位香港的大学生,与当地妇女一起,白天黑夜地干,收购、清洗、包装,他们分了班三班倒,刘健芝自己则一天到晚都在干,当地妇女看了都奇怪:“香港人怎么会这样?”包装好的百合需要冷藏运输到香港,这时才知道当时整个江西省只有两台冷藏车,找到了冷藏车又发现村里的小路太窄,大车根本就开不进来。终于将百合运到了香港,还要到处跑着去买旧冰箱,发动所有的亲人朋友提供自家冰箱的冷藏空间。百合放下了,必须卖出去才能变成钱,又动员了200多名义工,在全香港卖百合,地铁、码头、市场,整个暑假都在忙。后来,他们还与香港的佛寺建立了联系,由佛寺长期为他们提供免费摊位义卖。 这件事确实办得有一点傻,但有首歌是这么唱的,“傻瓜力量大”,也许只有傻人才会认准了一个目标就不计方法、不计投入地付出,变不能为可能。 1994年夏天,CSD共将4吨新鲜百合运到香港义卖,扣除成本后得到利润4万元,经过储金会成员集体讨论决定分为三部分:30%用作分红,每人分红 160元;40%作为集体项目资金;30%作为教育基金。第二年利润5万元,30%分红,50%集体资金,20%教育基金。 储金会刚成立的时候,为建立信心,CSD承诺头两年不管销售成绩如何保证利润1万元,两年后取消保证利润。进入正常运行后,由于香港经济滑坡等原因利润逐年减少,但储金会一直坚持下来。储金会姐妹们自行开展一系列社区和妇女发展项目,建立图书室,聘请老师开办儿童学前班、作文及绘画班、妇女文化扫盲班,开展儿童早餐馒头鸡蛋资助计划,邀请基层医疗人员进行妇女健康教育,协办妇科检查,又铺设管道引入清洁水源,购置碾米机、粉碎机和打浆机,承包10亩山坡种植果树等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储金会建起了一座3层楼房,位于十字路旁,成为当地文化教育活动中心,同时也是储金会在村庄地位的象征。 多年来,CSD与储金会不间断地进行讨论或谓挑战与磨合,建房即是一例。储金会刚成立的时候,每有活动都要借用祠堂,而祠堂属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每次借用都要交租金。储金会经常举办活动,每周五为委员会学习日讨论会务,每周六则为委员、组长学习日,周日为会员学习日,还有帐目每月结算,年终大会等等,每到开会,周边的男人都跑过来看热闹,评头论足。储金会好几次想低息贷款建房子,但CSD都婉拒了,认为储金会开始之初应该发展其它社区项目,而不是把资源全部投放在硬件设施上。后来,储金会集体讨论通过了建房子的决议,动用五年积累的集体基金6万多元,在预算财政、选择地点、协调意见、与乡政府和村民小组讨价还价、请师傅测量土地、设计图纸、购买及搬运材料、调配会员义务劳动等等方面,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克服重重困难,平息内外大小争执,1999年终于把房子盖了起来。由于缺乏财力楼房只建了两层半,CSD佩服储金会坚毅的力量,捐助15000元,资助储金会购买材料建第三层会议室、阳台、小厨房,接自来水等等。 刘健芝常来储金会,第一年就来了四五次,和这里的姐妹们一起包装百合,一起聊天拉家常,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农村,终于从书本回归到了泥土之中。 在这里,刘健芝不仅看到了全球化、现代化价值观念辗压之下农村传统社区文化的解体,还看到在经历了文革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面临着危机,村里的妇女会将心里的秘密告诉她们这样的“外来人”而不是同村的姐妹。她在这里也见到了另一个版本的“二嫫”,有对夫妻都在东莞打工,在工厂里每天要工作十几小时,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完全是《包身工》里描述过的情景,两个孩子留在家里生活学习都很糟糕。刘健芝问他们这样背井离乡受苦是为了什么,得到的回答却是:为了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 储金会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十几年发展历程,除了改善妇女及其家庭经济生活外,更开拓了妇女个人及群体的新空间,她们彼此关系密切了,眼界开阔了,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CSD成员则“在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既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更学习自我反省。我们学习不蔑视也不美化农村,学习给予‘贫穷、发展、自主、民主’等字眼具体的历史脉络,学习了解农村复杂的权力图像,学习思索城乡共同面对的困境,学习探索改变现存的城乡关系的路向,还有,学习谦卑有耐性而又不失批判能力。” “奔头烂尾”互助储金会 在CSD倡导之下,江西的姐妹们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妇女储金会一直坚持了下来,为能够实现为中国发展做点什么的目标,为了筹措活动经费,刘健芝和CSD的成员也成立了一个储金会,他们的储金会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奔头烂尾”互助储金会。 CSD从成立之初就想在大陆做妇女健康项目,也曾在临近香港的广东做过许多尝试,但当地似乎对招商引资更感兴趣。有时,CSD带着资料和电视机、录像机租了车开过去想做这方面的宣传,却找不到放映的地方,最后只能去老人院转一圈了事。1994年,在完成了第一期销售百合的工作之后,刘健芝和同伴们再次来到南昌,闯进了江西卫生厅妇幼保健处的办公室:“我们是香港来的,想在这里做一个妇幼健康方面的项目。” 妇幼保健处的处长曾经当过赤脚医生,深知基层农村缺医少药之苦,愿意全力配合CSD的想法,将他们领到一幅江西地图前,告诉他们:已经有很多大的国际基金在江西开展项目。他指着渝水:“这个点目前还没有人去。” CSD的袁小仙和在大学护理系教书的陈小明在卫生厅有关人员的带领下去渝水实地考察,回到香港后兴冲冲地对刘健芝说:“我们的项目已经确定了,就叫江西省渝水区妇女及儿童健康计划。要在渝水全区范围内进行妇幼健康培训,项目要落实到每个村,包括乡村医生的培训。整个项目需要60万,我们出30万,当地政府配套30万。” 项目能够定下来是好事,但说到钱刘健芝和朋友们都愣住了: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呀。 他们都是工薪族,还要每个月固定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在大陆做项目,平时都过着节俭的日子,为节约起见,刘健芝一直从家里自带午饭。对做一个项目来说三十万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他们而言,三十万,确实太多了。 为了筹措渝水项目资金,刘健芝开始到处找人,去找妹妹、同学、朋友借钱,先借来钱,许诺一年之后归还,为此CSD也成立了一个储金会,“奔头烂尾”互助储金会。刘健芝是这样解释的:奔头,就是有奔头,烂尾,则一语双关,希望它不是烂掉的结尾,而是一个灿烂的结尾。 他们拿出了自己借来的钱,兴致勃勃在渝水做项目,一有时间就跑到乡下去,刘健芝不仅自己去,还带着她的学生一起去,他们走进农户家里跟农妇聊天,问她们种什么,吃什么,问她们的收成,当然还要围绕项目问她几个孩子,怀孕和生产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平常有什么妇科疾病,孩子成长过程中求医的问题等等。然后他们与专业人士一起设计项目,办培训,印小册子,搞健康普查,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项目整整做了三年,项目完成时,陪同他们一起下乡的妇幼保健处长拿出了一份统计表,是江西省卫生系统近年接受的项目资金统计,项目大都来自大的机构,资金统计以百万为单位,在统计数字的最后,小数点后有一个小小的尾巴,他告诉刘健芝:“这个零点三就是你们的,这30万是所有的项目里最小的一个。这些项目资金有的来自联合国,有的来自外国政府,有的来自大基金会,只有你们的钱是自己从工资里拿出来的,也只有你们这个项目真的做到了一户一户农民家里,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项目。” 中国连着世界 “现代化”是一个鲜亮诱人的果子,散发着繁荣和富裕的芬芳,它不仅吸引着农民、吸引着农村,也吸引着中国,自“五四”以来,中国一直在谈现代化。但是,探讨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站在一个全球的高度历史地看待,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走欧美国家的那条路,在现代欧美的发展背后,留下了一个破败的非洲,一个血淋淋的拉丁美洲,那是一种强盗式的发展模式,想象这样的发展道路是不现实的。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下,“三农”问题日渐突显的中国将怎样走向现代化,走向一个怎样的现代化? 在提到中国农村、农民面临的问题时,刘健芝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穷”。确实,中国的农村太穷了,农民太穷了,但是,是不是只要有了钱,一切问题就会解决了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去打工,常常是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走光了,只留下老人和孩子,没有文化设施,没有文化生活,没有医疗保健体系,挣到的钱比原来多了,但留下的是一个破败的乡村,村庄冷冷清清,人们情绪低落。 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走到哪里,刘健芝会先找当地的图书馆,在国内许多县城,有时出租司机都不清楚图书馆的方位,乡村则极少有图书馆或图书室。 我们理想的乡村文化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理想的社会里的人应该是什么状态?如何实现这种理想的状态? 刘健芝曾经研究了冷战后的东欧,1994到2000年间,她受邀担任亚洲区域知识分子联合“亚洲交流”执行主席,2000至2003年任主席,去了全世界很多地方,菲律宾、泰国、印度、日本、韩国、埃及、巴西、墨西哥、秘鲁、阿根廷,看怎么能够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在我们的发展中少走一些歪路。 刘健芝曾经多次到过印度,她常讲那里卷烟工人的故事。在印度,手工制作“穷人烟”的卷烟工人是低贱的行业,忙碌一天卷烟上千只,收入只合人民币三元左右。他们有一个习惯,分成30-40人一组,每组由工人轮流朗读报纸和书本,大家一边工作,一边听读报念书,一边讨论。收工时都把一些卷好的烟分出三十分之一交给读报工人,让他能有同等收入。宁可减少自己的收入,也要听读报,他们虽穷,但活得有尊严。 这个故事发生在印度的喀拉拉邦。本来,印度给人的印象是“贫穷”和“落后”,喀邦尤其穷,这个邦人均收入低于印度平均,只有300美元,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贫穷程度可居世界前列,这里虽穷,但不破败,有着非常宝贵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经验。 在喀邦,有一种独特的氛围,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热烈的、充满希望和参与意识、有展望和前瞻的总体氛围。这里的男女识字率达到95%,平均寿命超过 70岁,高于中国,接近美国。与中国气味冲天的乡间厕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每到一处,不论是小学校、乡公所,还是普通农户家里,卫生间都干干净净;村子里医疗非常方便,超过了我们的大城市,也超过许多欧美的大城市,甚至让来自北欧的人类学者都感慨不已。更让刘健芝惊奇的是:全邦有9000多个图书馆,12000多间阅览室,平均每个乡有8个图书馆,10间阅览室。 喀邦能在普遍贫穷的条件下,把医疗、文化、教育体系建设得那么好,与活跃在当地的民间组织KSSP(“喀拉拉民众科学运动”)密不可分。1962年,一些科学家想在民众中普及科学知识而成立了该组织,吸引了包括许多印度著名科学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并成为全国性的运动,最近十几年来,仅在喀邦成员保持四、五万人,高举“以科学推进社会革命”的旗帜,在农村实实在在地进行社区建设工作。 印度自建国后,一直花费不菲进行扫盲,但效果并不理想,在KSSP推动之下,1989年改为由政府出钱提供书籍纸笔,KSSP动员义工,在试点地区由一万五千义工为十七万人扫盲,每组由一人教十人识字,为期一年。试点成功后,KSSP动员三十万义工投入识字运动,到1991年4月,喀邦成为全民识字邦,完成了政府四十多年做不到的事情。继识字运动之后,他们与民众一起进行社区的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水源能源人源的现状调查,1995年,在少数几个具备了条件的乡组织“乡发展协会”,制订本乡未来十五年发展规划,为1996年开启的“民众规划运动”奠下基石。在知识分子推动、民众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在喀邦形成了有文化、智慧、自信、自尊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社区群体。 刘健芝大量接触了KSSP的成员,发现他们无论是核心成员还是一般参与者,无论是普通知识分子还是知名科学家,无论是学院的还是非学院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行动的能力,刘健芝将他们称为“实践知识分子”。 刘健芝不仅自己多次到印度考察,还筹措经费,组织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交流,有温铁军、戴锦华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有来自储金会的农家妇女王华连和许国兰,还有基层妇联的工作人员,也曾邀请了KSSP成员到中国来交流,希望能够互助借鉴,共同提高。 知识精英连着基层女性 [...]

Tags: ,
Posted in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略谈对公益基金会的几点期望

九月 30th, 2011 by 小石

下午参加福特基金会发起的一个“中国NGO资源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他们简称“RD项目”)第十六期工作坊(也是最后一期),其中最后一项议题是收集各个NGO对基金会有什么期望,我谈了以下四点,也顺便贴在这儿。 第一点是,基金会要搞清楚,基金会要通过NGO来影响社会,基金会不应该仅仅是个消费者,不能像消费者一样只是购买NGO的服务,或者说只提供项目费用等,至少首先应该是个投资者,要积极投资或者支持NGO机构的成长。相应地,基金会首先要明白,NGO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现场”,在现场的话,必然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灵活地进行一些调整,所以,基金会要给NGO提供一定的灵活度。最好是把NGO看作既有核心项目,又有合作交流项目,同时又可能衍生一些自发项目的组织,在支持他们的主要项目的同时,要给NGO的合作交流和自发项目培育等留出一定的空间。 第二点,就是今天是一个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里面,整个现代公益尤其是基金会的一个核心的工作就是怎么调整知识、权力和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除了强调政府的开放、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推动大学的开放研究和知识共享,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或者说“教育友好型社会”。因为研究、知识、资讯,是社会各类事业,包括整个公益事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点是,NGO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了,早期NGO主要都是直接服务于基层,但到了今天,实际上主要的问题是怎么从各个垂直领域上去考虑,支持各方面的工作向深入发展。那么重点支持各个垂直领域一些研究性组织、行业支持性组织等的发展,可能就需要基金会认真考虑。 第四点,是谈了“基金会2.0”的话题。谈到现在很多基金会喜欢搞评奖,这还是一个投资人怎么去选项目的做法,和我们整个转型社会目前问题的突出,以及整个公益领域仍非常弱小,仍非常需要培育的现实,可能是严重错位的。我想现在任何一点积极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扶持和引导,而不是被简单地拒之门外。基金会可以尝试采用“资金配比”的方式,对各种积极的尝试进行鼓励,并对累积了一定信用的机构,增加配比的额度。尤其是从许多学生组织的社会实践开始,就应该积极地进行培育,而不仅仅是针对NGO。当然NGO可以担任基金会和学生组织之间的桥梁。 这四点线条可能比较粗,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期望,欢迎探讨。

Tags: , , , , ,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大学生支教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和指导

九月 13th, 2011 by 小石

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支教,不得不在质疑和反驳中艰难前行。比如,在人民大学陶行知研究会的人人网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争论: 1、潘少杰同学在“回应关于‘支教没有意义’的问题的几点看法”中写道: “对于一种行为、一种举动的意义的评价,绝不是在当时当地就能得出结论的,需要时间的检验。” 这是一种斥诸“教育的延时性”的说法。试问,支教工作中是否有必要讨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并及时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哪怕是有限的评估? 2、李宗涛同学在“迟到的日志”中写道: “其实在支教中,志愿者收获的比孩子多得多。” 这是一种“转移对象”的说法。试问,如果转移对象,仅仅从志愿者收获的角度来谈,又怎么回应其他人从孩子的角度提出的质疑:“叔叔阿姨,请你们不要来支教了”? 此外,还有各种质疑和观点,仍有待分析: •学生怎么能教了学生? •支教虽然教不了多少东西,但如果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学习,或者启发他们,就很不错了; •要支教,就要做长期支教,短期支教没有什么价值; •支教需要当地学校的配合,尤其是碰上一个好校长,那么支教的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 我想,广泛的大学生支教行动,只有放在当前农村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变革的讨论场中,才能界定其实践的价值,并明确进一步行动的方向。 尤其是,怎么对大学生支教行动作出教育学上的解释,并为其实践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但仅仅从“支教”活动本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我觉得可能仍然容易造成一叶障目的状况,所以,在上文(对“支教”这个词的一点不同感受)中,把“支教”活动和其他同样包含学习实践和指导的活动,比如印度喀拉拉邦“民众科学运动”等进行比较,以便对所谓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概念进行反思,我觉得仍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Tags:
Posted in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1)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改良,正在成为新一代青年的重要特点

九月 10th, 2011 by 小石

作为今年暑假刚由几个青年和学生刚刚发起的学生组织,“Capechina – 全球青年实践网络”还处在一个摸索的过程中。 最初成员主要是参与或者参与过“AIESEC – 国际实习生交换组织” 的成员,讨论也首先是AIESEC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和社会的价值,以及AIESEC目前在中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讨论到“AIESEC本土化”的问题。 后因许多讨论和设想,发觉借助AIESEC官方组织来推动,要颇费周折,因此有同学提议,不妨发起一个草根组织,从我们自身做起,由我们自身的实践和所展现的价值,进而再影响AIESEC等其他组织的变革。 并由于“SAS – 海上学府”(Semester At Sea)的赵轩、“ CouchSurfing- 沙发漫游”的Henry等同学,以及TEDtoChina的发起人之一Oliver的加入,进一步确立为现在的Capechina。 今天,我想摘录一段最初在讨论AIESEC本土化时,我对AIESEC定位的一点建议,也算是作为参与其中的一点感受。 *** 我感觉,AIESEC 首先是一个“全球青年实践网络”,而不仅仅是一个“世界之窗”。 号称“世界之窗”的各类国内外新闻媒体机构已经非常多,而习惯了以媒体人、新闻人的角色对世界的冷眼旁观,已经让我们习惯了走马观花,丧失了许多对周围的自然、社会和我们自身的敏感。我们似乎已经知道太多,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 这种过分的成熟,既消耗了我们的热情,又常常使我们陷于迷茫。因此,近年来,以实习生、志愿者等实践者,或者说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的改良,已经成为新一代青年的一个重要特点。 所以,我建议AIESEC,尤其是“AIESEC中国”的同学,不妨高举“青年实践”的旗帜。 另外,谈到实践,必然涉及到观察、讨论,然后才有实践,所以,自然就会承担“世界之窗”的部分功能,但与绝大多数作为“世界之窗”的传统新闻媒体机构不同的是,这是这些观察、讨论,是来自于许多青年作为社会改良者的亲身观察、体验和行动。 稍微浏览了一下大家的讨论,我想先回应一下这封邮件标题中有关AIESEC定位的考虑。 (注:有趣的是,Capechina最初的命名竟然就直接用了“GYPN – 全球青年实践网络”。@Actionthinker 作为发起人之一,更是把“GYPN”戏称为“哥要骗你”。但这无疑是让他工作之余,倾注了最大心力的一件事。)

Tags: , ,
Posted in 开放教育,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对“支教”这个词的一点不同感受

九月 10th, 2011 by 小石

昨晚去参加北师大农民之子社团的迎新大会,听到一个同学介绍“贵州项目”(大学生支教和调研)。她在介绍当地一个女孩的时候,用了很大的篇幅,说那个女孩那么小的年纪,要挑那么重的担子,承担繁重的家务。讲得时候饱含着同情,似乎对农村生活的艰苦也有了贴身的体会。但我在听她介绍的时候,却觉得她始终是一个外来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当地去。 因此我就在想,我们在谈到“支教”的时候,是不是首先区分了我们和当地孩子之间的不同,并有意或无意地强化了我们彼此是两种不同的角色?而两种角色又各自抱着不同的期望,以至于双方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共识? 反过来,我就在想印度喀拉拉邦的“民众科学运动”,和我们说的“支教”有什么区别?“民众科学运动”是否在突出用科学的办法,一块来解决当地的问题中,也淡化了外来者和当地人之间的角色差异,比较容易形成相互的理解和共识? 另外,我们可以观察到,为了维护支教工作的声誉,许多支教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支教同学的筛选和培训,希望能提高支教工作的质量。但是不是,也反过来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门槛,和我们倡导大家都来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存在某种冲突? 同时,为什么当地人对热心参与当地建设,但仍需要更多的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大学生,会变得不够宽容?而我们去支教的同学本身,是否因为参与社会实践,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乃至科学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一切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Tags: ,
Posted in NGO, 教育札记,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


[推荐]刘健芝老师的“印度经验”专题

九月 9th, 2011 by 小石

印度经验之一:乡村图书馆 —— 公共生活空间的开拓; 印度经验之二: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社区建设的树人工程; 印度经验之三:印度的扫盲运动——农村贫困者自主力的开发; 印度经验之四:民众科学运动的“资源谱图”——心和身的参与; 印度经验之五:“人民计划运动” —— 自信和尊严滋长的土壤; 印度经验之六:从兴建卫生间到建立社会清廉 印度经验6篇文章的汇总;   民众科学运动相关链接: 民众科学运动(KSSP)的 维基词条; KSSP的网站:www.kssp.in; KSSP之友的网站:www.kssp.org; 我收藏的一些有关KSSP的资料:http://delicious.com/xiansf/民众科学运动;   补充: 刘健芝:印度喀拉拉邦扶贫启示录(2006年10月); 黎光寿:克拉拉人民科学运动:科学与民主,在都会之外;   刘健芝老师其他文章及其参与的各类组织和论坛: 刘健芝:陶罐铁罐的启示; 刘健芝:抵抗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思考; 刘健芝:家国历史中沉默的女人; 温铁军、刘健芝:一个农民改变了一个城市――日本长井市彩虹计划考察报告; 汪晖、刘健芝采访:萨米尔·阿明:埃及的运动; 刘健芝:当代文化重建的困难与可能性(2010年10月); 刘健芝:另类视野:文化/社会研究译丛(2000年~2005年) 刘健芝等发起的NGO: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CSD) 另类实践世界论坛 / 现代另类实践世界论坛; 世界社会论坛; >>

Tags: , ,
Posted in NGO, 开放教育, 社区建设, 青年发展 |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