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从开放教育的角度,看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培训产业势头一直很猛,而教育产业或者产业化的提法,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着来探讨:

1、原则:教育的问题归教育、政府的问题归政府、社会的问题归社会。

现代教育的实践其实已经越来越丰富,现代教育的概念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作为一种社会系统的教育”,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过渡;“作为一门科学的教育”,也正在回归“学习科学”;而“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教育”,或许首先是一个政治学、伦理学的话题。而现代教育的发展,既不是教育部门所能包办的,也不是政府能包办的,往往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来办教育。

因此,当前最需要的是,可能首先要把教育学家、政府和社会各自所能做的事做个划分。尤其是,与其简单地迎合或指责教育产业或产业化的提法,不如先认真搞清楚各自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能解决多少、局限性又在哪儿,以便让各方能用各自更擅长的方法,来探讨怎么共同解决问题。

2、理念: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厘清制约教育发展的几个概念

一是知识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关系。

今天,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现实”。现代教育的基本问题,也因此,首先是怎么在知识社会里学会生存的问题。

因此,在谈论城市的“择校问题”和农村的“读书无用论”时,可能首先应该重新评估这种新的现,并积极探讨其可能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或说“素质教育”)等重大议题产生的影响。

二是职业教育和“职前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难和中学生高考完了之后不知道填报什么志愿、中小学生的家长也不知道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等等问题,似乎说明了当前“教育和社会脱节”的矛盾已经很突出。但如果我们有意识地,从小就给学生增设“职业探索”的内容,或者说对企业、社会的了解(比如,各行各业在忙什么事,这些事又靠什么知识来支撑),那么,考大学的时候,学生是否能更清楚自己想报什么专业?上大学以后,是不是又更能结合实践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就业时,是不是也会少一点迷茫?工作以后,也少一点所谓的“职业枯竭”?

因此,我们在探讨怎么为部分学生准备“职业教育”的同时,是否还有一个怎么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奠基,提供“职前教育”的问题?

三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目前,在大学教育改革的问题上,“通识教育”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核心观点,而“专业教育”也似乎一边倒地,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截然对立的吗?从任何一个专业延伸出去,是否都要和社会发生衔接,涉及到科技和工程、商业和经济、法律和政治、人文社会等等各种问题,对社会形成一个“全息”的认识?

而且我们在谈论什么是好大学、“理想的大学”时,是否应首先回到“专业教育”的问题上,追问我们自己,什么是“ 基本的学术训练”?

有时候不免令人担心,抛开了我们生活的问题和土壤,空谈所谓的人文视野、博雅教育,恐怕事与愿违。相反,在听到印度乡村发展教育系统项目的负责人,不断强调和乡村的孩子们一块解决当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却让人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气。

我们在谈论“通识教育”,谈论“大师和经典”时,是否在形成“新的紧箍咒”,并放弃了对“专业教育”的追求?

四是教与学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小孩和大人一样,都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而如果抑制了自我学习和伙伴间相互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指导也会变得很被动;因此,怎么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伙伴间的相互学习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应该说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最基础的工作。

但多年以来,教育学的基本命题仍然在“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之间绕弯子。即使在教育投入比较大、教育设施相当完备的大城市里,学生的健康成长仍然严重依赖于当前教师和学校的个体的影响。既没有充分重视传统上与课堂形成互补的,为自主学习提供基本支撑的图书馆等基础环境的建设,又严重制约了电视、网络等技术进步给教育变革带来的契机。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教育,“好为人师”的成分较多,教育作用却非常微弱。

3、警示:从推动教育公平、质量、多元化的角度,反思当前教育产业的实现路径

从阿里巴巴提出的一个问题说起。阿里巴巴倡导“新商业文明”,但在谈到“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谈到“沙集模式”的时候,又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沙集镇的电子商务可谓一片欣欣向荣,但是人们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并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试想,如果在一个村子里,一上来就讲电子商务培训,讲怎么赚钱,那么大家很可能会争相模仿,并争着看谁赚得多,而且很可能都还没有赚钱,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就已经先开始了……

但如果从乡村建设或社区建设的角度入手,让大家先来关注怎么共建家园和地方社会,那么赚钱为了什么,可能就有了不同的指向。竞争也会变成看谁能为社区和地方建设做更多的贡献。而竞争本身也会促进查漏补缺、服务质量的改进或服务领域的拓展。而大家共同营造的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从整体上推动了社区和地方社会的发展,又为社区和地方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平。

这种思考,同样适用于对当前教育产业的观察。所以说,单纯谈市场化或产业化,而不谈构建一个“教育友好型社会”的共同目标,教育产业很可能会失去发展的依据,甚至误入歧途,因发展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这可能是目前教育产业发展中需要警示的一个基本问题。

4、期待:推动教育产业发展,基础首在开放议题工作

我们说,教育既是一个社会里最重要的知识消费系统,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生产系统。因此,“开放教育资源”就是构建一个知识共享的社会最基础的工作。而在“开放教育资源”中,最为核心的又是学术议题的公开(“开放议题”)和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同时,“开放议题”和“多元评价”,又是“自主办学”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教育公平”和“择校问题”也才避免成为一对矛盾的话题。

因此,从开放教育的角度来说,在推动教育产业化的同时,可能首先要做好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怎么尽最大可能来保障学术议题的开放和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

如果我们同时认为,现代公益的本质是对知识、权力和资本的再分配,尤其是在“知识社会”,首先就是知识的再分配的话,那么这应该是现代公益组织应该积极介入的领域。至此,应该说教育产业化才刚刚开始。

(本文发表在9月8日的《南方周末》上,发表时编辑改名为“关于‘教育产业化’不得不解的结”,并在文字上略作了修改。)

分享&收藏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