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Popular Tags

社会化学习 开放教育 乡村图书馆 乡村建设 乡村教育 SLLBrief NGO反思 学习科学 MiniBlog 信息技术教育

近期文章

近期评论

工作组

推荐项目

讨论组

新浪微博

功能

版权声明

[讨论]要我对本轮新课改发言吗?

春蕾在“生物教学茶吧”发起一个活动,号召大家用一句话分享“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为了配合有关部门对网络的审查,请多刷新几次)。为了引导教师的进一步参与,他谈到:

    新课程的理念其实就是人们对教学的新看法和新认识,就生物而言,高中课标中提到4点,发展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这些理念涉及到了课程的目的、对象、实施方法,换句话也就是,约定了为什么教,交给谁,怎么教。

    这些理念都是从科研教育研究以及国际科学教育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好的方向……

我理解春蕾的热情,但也为了他有可能更持久的参与热情,我必须打断他。过分的言说和引用无益于讨论。我想我们必须先回到现实,而基于现实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我的问题是——

一定要教吗 ?我只关心为什么学,怎么学!至于是从老师的口中学、从书上学、从伙伴那儿学、从电视上学,从网上学等等,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区别。

问题是,在自己学、或和伙伴相互学的时候,可能还学得好好的,但加入了老师这样一种角色以后,学习往往就转变成了与老师之间斗争一种游戏。而老师常常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天生具有的自己学、或和伙伴相互学的能力也逐渐退化了。

同时,面对在新课改和相关培训时,我们还必须得问:还有多少老师可教可学?

都从学生时期走过来,我想我们都知道,越是到了高年龄段,比如高中、大学,我们越清楚,往往与其听自己的老师讲,不如看最好的老师编的书和参考资料等。而且我们压根就不相信,通过简单的培训,可以把我们眼前的绝大部分老师培训出个样来。这种想法只是对国民财富巨大的浪费!与其花大价钱培训这些老师,不如招聘的时候,就花大价钱,招聘最好的老师。这中间不仅仅有成本效益的计算问题,关键还是学生的学习耽误不起!

此外,在媒介越来越丰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已经几乎完全可以同时完成的信息时代,讨论教学的问题,可能实质上已经转化为,任何写blog、写wiki等等众多的知识生产者,在写的同时,怎么考虑便于大家阅读和理解的问题,而并非对某些老师怎么能拔苗助长来教书的问题。

如果说我说这话得罪了某些教师,那我也可以跟你说,我们家里有N多教书的(在这儿也感谢他们让我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有了N多子弹),但这只让我更倾向于认为,大多数时候,学生并不需要我这些家人怎么含辛茹苦,却又剃头挑子一头热似的付出!那只是对他们的人生一种最高尚的摧残方式!

所以,我觉得讨论新课改的时候,还是多站在学生和学习本身的角度想一想。同时,也只有直面现实,我们才可能重新探讨,教育或教师的未来。但如果是玩文字游戏,恐怕受伤害的,就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参与讨论的人。

而此轮新课改本身,只是一个与时代错位的、美丽的神话!


如果我哪儿说错了,请直接留言批评!但如果你没有任何可信赖的逻辑和观点,我有权拒绝回应。

分享&收藏

One Comment

  • 雨下路人

    couldn’t be better!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words!
    我不太了解新课标理念,但多少能感觉出来些。
    就这么几个问题
    1. 有很多老师,思想,理念比较落后,他们要“教育好”年轻一代,受到挑战。
    2. 没有多少老师真正愿意再次进行学习,深入,虚心的去学,甚至必要时,要向他的学生学习。 不少老师似乎“止步不前”了,他们用来说服别人的论据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变过,讲来讲去,还是那几个老一套,就像我爷爷经常说我一样。(他老人家没受上过学,我理解他,我很爱他) 可是我们的老师,尤其是乡村的一些老教员,他们认为他们“教”的一直不错!
    3.现在倡导全民阅读,可是并没有多少人切身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他们只是人云亦云,不断在自己本来就有些枯竭的思想泉眼里“提炼”新的思想,他们就不知道,通过阅读,可以很有效地开阔一个人的视野。
    美国的大学生每天的作业就包括 200页的阅读量,不是泛读,而是要从中提取精华,自我加工后,第二天要到班级里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如果提不出有见地 的观点来,是不会得分的,会被老师认为你没有认真完成作业。比如有位学生学得中国文学,他基本上一周读一本张爱玲和高行健的小说,一学期读了14本中国小说,这样的阅读量我们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包括学生,不过听说新东方的俞洪敏老师,在大学里读了将近800本书! 这些数字都是给我们自己找个参考点,供我们一个行动模范!
    我自己每天都在读书,那两天紧张时,每天10:30熄灯后读到3点以后,基本上三天一本书,连着那样看了三本书!
    希望大家都尝试着去发现读书的乐趣!让自己的思想不在枯竭!
    当然,读书很多的人大有人在,我们就是要发现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并受到他的影响与熏陶!

    在这里看到小石老师的文章,我很高兴,因为有他这样的理念先进,还很有行动能力的新时代老师,我们中国的教育的明天会因为有这样的人而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