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农业”和“隐性农业革命”的一点认识

针对左右两派在农村产权问题上的争执,黄宗智和彭玉生两位老师分析了他们有一个基本共识是,农业的低收入和劳动力过剩问题,必须等待进一步的城镇化才有可能解决;提出他们对农村生产生活的新观察——农村正在发生一场从“老农业”(粮油棉)到“新农业”(蔬菜水果肉蛋奶)的“隐性农业革命”,这场“隐性革命”可能正在打破双方既有的共识。(参《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在翻阅高原介绍山东西北部的耿店村(茌平县贾寨乡),近15年来是怎么实现这场转变,即从传统的粮棉农业转变为大棚蔬菜农业,农业的单位土地回报和劳均收入均有大幅提高的文章(参《小农农业的内生发展途径――以山东省聊城市耿店村为例》,载《中国乡村研究》第9期)时,我记了一点笔记——

从“老农业”到“新农业”,从好的方面来说:

1、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和所谓的隐性失业问题,更少的土地上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有活干);

2、解决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从“老农业”(粮油棉)向“新农业”(果蔬和肉蛋奶等)转移,与城市饮食结构的调整相呼应(有钱赚);

3、解决工农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农民貌似和工人一样了,变成了技工(赚得多)。

而潜在的挑战是什么?

我还不是很清楚,但贾寨乡其他村子废弃的大棚却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小石,星期五, 一月 11th, 2013)

发表在 2.乡村建设 | 留下评论

对“社区支持农业”和“农夫市集”的一点观感

要理解“社区支持农业”(CSA),可能要到这个概念提出的社会和历史背景里去看——

西方的城市发育比较早,城市里一个个的社区,既是教区,也是选区,社区内的人相互之间有很多活动和联络,大家比较熟悉,社区感比较强。社区里的老百姓就可以联合起来,共同购买什么产品。而西方的农村实际上主要是农场,是一家一户比较分散的农场主,经营性农场,没有我们中国意义上的农村。因此,CSA在西方,主要是城市里的社区支持一个个的农场主。

而我们的情况是,农村是熟人社会,大家比较熟悉,社区感很强,而城市却绝大多数人口是近十多年才进城的,而且相互之间不熟悉,住在一个单元楼可能相互都不认识。所以,把农民组织起来容易,把消费者组织起来难。

因此,CSA在国内基本上就变成了“农夫市集”,等于部分有机消费的倡导者在城市里找一些不固定的展览场所,免费提供给农户或合作社来摆摊。

实际上还是没有能有效解决有机农产品的销路问题。

(小石,星期五, 一月 11th, 2013)

发表在 2.乡村建设 | 留下评论

反思古村落研究会在培田旅游开发中的价值

吴载金大哥来电话,聊起了培田的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开发,说到文化这块,研究会是它的统帅,而熟悉这些传统和历史文化的老人年龄已经越来越大,中青年严重断档而且大都为生计都飘在外面。因此一个共识是,怎么吸收中青年和外部力量,把研究会变成书院和研究院,或者说理顺研究会的机制,是当务之急!

另外,我想,研究会的首要工作是,怎么从新的视角,来对培田的历史文化做新的解读和示范,比如,当代人背井离乡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大潮中在生活和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作为客家人一支的培田人提供了什么历史经验?或者说,怎么在以前和现代,甚至东方与西方之间建立连接,是培田旅游文化开发的首要任务。

研究会的另一项工作重点是,首先让培田人,尤其是怎么首先让培田的青年学生,重新来认识培田,进而是怎么让本村本乡本县的学校师生,重新来认识培田,由衷地为培田和家乡感到骄傲。让出来的青年学生成为培田文化的使者,在地的青年学生成为培田经济文化的建设者,双方形成良性互动,是培田的未来。

(小石,星期四, 十二月 13th, 2012)

发表在 2.乡村建设 | 留下评论

直面问题和摆脱专业束缚

——读吕型伟老师“要谈教育创新,先读教育史吧!”有感

吕老师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抛开教育史谈教育创新听起来都有点荒谬。但是否要把教育创新、包括教育史挂在嘴边,包括不了解教育史能不能做教育研究呢,聊点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

1、十多年前我开始关注教育问题时,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教育问题之所以成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教育学院里肯定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面对大的变动时代,办法一定在外面。我是从三农问题、职业咨询、组织学习等中观察到的基本问题(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教育和社会脱节是怎么回事)入手,一点一点开始反思,并参与教育公益组织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等,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之后因为验证、对话和实践的需要才开始关注大学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讨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等。

2、我根本不关注创新不创新,我首先看到的各种说法和所谓的问题满天飞,什么是真实的问题,怎么准确地描述问题,包括面对许多教育现象时教育学提供了什么基本的分析方法,我需要逐步进行梳理,理出一个头绪来。这还先不说解决问题,我觉得问题搞清楚了,描述清楚了,问题也就基本有思路了。搞清楚以后,方法可能很 简单,或某些领域已经有可以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我对创新从来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就像踢球一样,赢球是结果,但有几个踢球的人就是为了赢球呢?我只是觉得教 育问题本身有点杂乱,挑战了整个社会的神经和理性,有点好奇和好事。

3、起初不读教育史也不碰教育学院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不想受现有的视角所束缚。我希望尽可能自由地去观察和思考,有必要的时候再来了解也不迟。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情形时,我会特别重视思维的开放性。悖论是,这种开放不得不通过对既有成见做选择性的回避来实现。

4、我的一个深切的感受是,教育学深陷在话语的泥潭里。针对不同教育问题或现象,缺少较为统一、有效的教育语言和分析框架,即教育学尚难称为一门科学。《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的作者,管理学家诺顿和卡普兰有句话,“不能描述,就不能衡量;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我觉得对于教育问题和系统分析来说,同样适用。

5、解数学题或者物理题的时候,我们很少会有人说不懂数学史和物理学史,就不能解数学题或物理题。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很难要求每个人面对教育问题或现象的时候,都要先翻教育史———这只能说明我们现有理论分析工具匮乏。尤其是对于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可能需要反思是教育的科学化问题,如何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在分析教育问题或现象时真正发挥点作用。

发表在 1.开放教育 | 留下评论

从“开放建筑”到“开放教育”——翻谢英俊和乡村建筑工作室相关资料的一点感受

2012/05/21

刚才和Lendage聊,近几周我把谢英俊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十多年的资料整个翻了翻,觉得他们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和在乡村建筑方面的实践,对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探索是个重要的启发。略微在这儿记一下。

谢英俊因为很早就认识到,现代建筑已经逐渐把人从一个家园的建设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单纯的住房的消费者,整个城市的建筑主要都由开放商来建,普通人已经被排斥在外,因此,人和房屋、社区、城市的感觉逐渐丧失,建筑本身也失去了传统民居那种丰富的质地。

他 熟悉建筑史,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包豪斯曾发起了建筑师应该为平民百姓盖房子的运动,所以,很自然地就接上了这种传统。同时,他又回到中国传统民居上 来,吸收传统建筑思想的养料,把中国传统民居中很典型的穿斗式,和欧洲传统木结构中发展出来的斜撑技术结合起来,并因木材和木匠已经都不好找,木结构工艺 也较为复杂,而把这套思路转换到轻钢结构上,又简化接头和固定的方法,找到了自己的灵感。

(1,穿斗式的话,房顶的压力是通过椽子传到檩, 又通过檩传到柱子,柱子与柱子之间又串联起来。无论怎么摇晃,房子不会从顶上塌下来。房屋的墙不承重,只是护墙。2,欧洲传统木结构为对抗侧向力,发展了 斜撑技术,这个思维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没有注意到的,所以在福建连城的培田村等很多地方看到的明清古建筑会容易倾斜。)

他有个思维是什么,现代建筑专业的东西越来越复杂,所以只能专业人员来设计、施工等,这样的话,现代建筑最基本的东西就很难传到广泛的农村去,仍然还是像中世纪似的,建筑师只能为王公贵族盖房子。所以,必须对现代建筑的核心思维进行简化。

另 外,他注意建筑实际上是对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梳理,所谓开放建筑,只有在对这些关系的梳理中,找到一种内在的秩序,才能有真正的开放。即他会思考,什么是建 筑师最应该做的,其余的是大家可以发挥的。他有个说法,就是建筑师应该少一点建筑(作为)。他讲他时间不长的教书生涯中,他总会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么设 计?从中能感受到他的思维方式。

进而,他非常关注对建筑原型的探讨。比如河北农村住宅的原型,西藏牧民固定住房的原型,等等。通过对当地建 筑原型的充分讨论和分析,包括对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等多方面的调查,来因地制宜地,优化和改造当地的建筑原型。通过这类建筑原型,对当地的农村建 房等产生一种参考和启发。

他认为,当建筑师退回来,抓住老百姓在建房子的时候最需要建筑师提醒的东西,守住了本分,老百姓的创造力才会复活,房子、社区等丰富的质地,才会重新唤回来。而房子和社区等,是建筑师和使用者共同创造的,不是建筑师自身就能创造的。

他 强调,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就是“互为主体”。在哈贝马斯看来,整个西方现代文明强调的是个人意志、个人的价值,虽然激发了能量,创造了非常高的文明,却 也毁了地球,毁了人类原本较为和睦的生活。哈贝马斯提出的“互为主体”,是强调要从过度的专业化和形式美学中退回来,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

我觉得这些话语,同样可以用到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上。其实现在教育的问题也是现代化、专业化的思维过重,而教育专家似乎已经取代了老百姓自身对怎么培养孩子的思考。

教育学其实首先也是要简化,并在对多方关系的梳理中,寻找开放性的架构。进而是观察当前的各类教育实践,思考教育的原型问题,比如乡村图书馆、大学生支教等等。只有这样,教育领域的互为主体,才有可能出现。

如果没有教育研究人员的介入,仅仅是很多NGO来做乡村图书馆,和很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本身是不解决多少问题的。同时,仅仅有教育研究人员,就想解决所有问题,而不释放青年和公众的创造力和活力,各地的教育实际上还是没法做好。

最后再略微概括一下谢老师和乡村建筑工作室近年的实践,也作为我们在教育实践和反思上的一个指引:

  • 简化的意识;
  • 关系的梳理;
  • 原型的改善;
  • 主体的觉醒

推荐:

谢英俊:珀尔修斯之盾——解决70%人类居所问题操作方法初探

..

发表在 1.开放教育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

2011教育纪事

2012/03/23

编者按:身处在剧变的教育和社会里,很多东西我们转瞬就会忘记,有意或无意,但也有些东西却常常盘桓在我们脑海 里,让我们不断地咀嚼和反思。我们想简单记下这一年里,让我们反复咀嚼的一些教育话题和事件。回望来路,寄望前行。也希望记下的这点东西,能给大家来年的 路一点启发,顺祝大家新年快乐!
—-
可汗学院:未来教育一瞥
http://t.cn/SqL0PN
这一年,孟加拉裔青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用他的在线视频课程,打动了几乎所有美国人,比尔·盖茨、gongle曾先后向他捐赠150万美金、200万美金,近期O’Sullivan基 金会又向他捐赠500万美金,只因为他们从可汗学院(Khan Acaedmy)看到了改变教育的力量!  (更多信息,请参:http://bit.ly/sk6sb9

TEDtoChina :把TED演讲带到中国
http://tedtochina.com/
这一年,TEDtoChina不仅把TED演讲带到了China,也把“公开课”的理念带到了China。并随着网易、新浪、搜狐等几大网络媒体的跟进, 以往教育部门依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建立起来的公开课资源也重新得到重视(如国家精品课程网)。近期又涌现出中国网络电视的“中国公开课”、高等教育出版社 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爱课程”等等,高等教育领域的开放课程资源正日益丰富,且将进一步增加。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寻求改善中国教育现状的具体方法
http://t.cn/SJoNlO
这一年,我们看到哈佛大学及波士顿其他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开始聚集到一起,分析和探讨中国教育的问题,交流各个团队在中国目前开展的教育实践,并不断在汇聚更多有志改善中国教育的年轻人。

青番茄:把图书馆办到家门口
http://www.qingfanqie.com/
这一年,手机阅读正在迅速崛起,青番茄却“逆流”而动,以每企一馆、每园一馆、每校一馆的方式,把图书馆办到了家门口,并且免费借阅,送书上门,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淘宝大学:一所职校的“生计教育”
http://t.cn/SJoN8B
这一年,一所鼓励学生在淘宝上开店做生意的职业技术学校备受瞩目。该校四分之一在校生创业,60%的人生活费自理,网店级别可代替学分,已有多名90后百万富翁。在从乡土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中,一所地方职校选择了挑战现实,探索自己的商业教育之路。

老罗的演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II
http://t.cn/S7td5f
这一年,老罗为教育培训行业乃至所有教育人树立了一个标杆。尽管他的英语培训仍然像个在网络上卖地瓜的(毫无创新),但无数青年愿意看到他的崛起,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向这个日益稀薄的社会,输出了什么叫做正直、勇敢和诚恳!

南科大风波:“要改革,不要口号”
http://t.cn/a94lE2
这一年,香港科技大学援建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宣布退出“南科大教改”并直陈:南科大应该做的是回归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回归建设一个新大学的基本 工作(管理团队组建、学科架构设置、教授团队招聘、教育大纲及培养方案设置等),回归基本管理制度机制建设,这才是正途。

党校改革:“靠红头文件保你,不是真本事”
http://t.cn/h4nHFP
这一年,各种备受关注、富于争议、题材敏感的案例,成为广东省党校学员的讨论内容,模拟新闻发布会更挑战着每个学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面对各种阅历丰富的学员,党校的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柴静专访中国最年轻博士: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视频)
http://t.cn/SJopK9
这一年,“神童”遭遇柴静的嘲弄。当我们不再正视“神童”仍是未成年人,以及”神童教育“对”因材施教“的追问,柴静冰冷的眼神叩问的就不再是我们”升级打怪“般的教育,而是对一个少年残酷的嘲弄。(另参: http://bit.ly/vbdp9O

大学生短期支教遭质疑:“叔叔阿姨,请你们别来支教了”
http://t.cn/SJopOS
这一年,仅某大学就有近100个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参加支教活动;这一年,对大学生支教的各种质疑也纷沓而至;这一年,许多NGO和媒体对大学生采取了极为不友好的做法;这一年,许多参与过和即将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在反思!

梁文道:青春可以浪费
(视频)
http://t.cn/SvdWWO
这一年,梁文道以一个香港文青的成长经历和感受,为当代大陆年轻人“背书”,告诉年轻人不必纠结于车房,用时间换视野未尝不可,鼓励青年人摆脱习俗的束缚,坚定地走好的路。这些话,成为许多年轻人心目中的一个最强音。

安芯的间隔年
http://t.cn/hbIPNi
这一年,在潮水般的升学、就业等社会压力面前,一些青年人开始选择用旅行的方式寻找自我,并在青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

黄油青年会议:给梦想抹上黄油
http://t.cn/aox9cW
这一年,一个叫“青年志”的青年调研团队,鼓励年轻人带着自己的梦想、热爱、正在进行的项目、生活中的思考等等,来参加一个每月一期的”青年黄油会议“,分享彼此的故事,并成为了一个激励和启发许多青年人独立思考和追求梦想的交流平台。

快乐小陶子:流动儿童图书馆
http://t.cn/hb6Efl
这一年,一个自称”快乐小陶子“的故事妈妈,安庆华女士,通过自身的示范鼓励志愿者和妈妈们为孩子读书,并为志愿者和妈妈们提供装满绘本的拉杆箱(”流动 图书馆“)和一个辅助的检索阅读资源的博客(”儿童阅读导航“),让阅读走进了许多城乡的社区、家庭,给阅读推广带来了一股强劲而又温暖的风暴。

北师大张燕教授:学前教育没有权威!
http://weibo.com/1191575751/wr0w33d1Ky
这一年,北师大学前教育学教授、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四环游戏小组”(http://www.mysihuan.com)的发起人张燕老师,不仅曾掷地有声地说:学前教育没有权威;而且按照儿童观、学习观、教学观、办学观等几个层面来分解问题,认真汲取各个层面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办学,提供了一个科学而又开放的合作架构。

“教育家的三条标准”,不敢苟同!

http://weibo.com/1191575751/xD2QAq1Dg
这一年,即将年末的时候,顾明远老师(北师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在京师教育论坛上提出了“教育家的三条标准”,实在让人费解,不敢苟同。老百姓关注 “教育家”,是因为希望有人能为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提供清晰的思路。而搞教育的人不解构这个话题,却跟着讨论什么是“教育家”,这又是为什么nie?

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
http://t.cn/aBVmgk
这一年,柯蒂斯•J•邦克这本通过丰富的案例,描绘未来社会的学习图景的书,一经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新浪微博:@焦建利)的翻译引入国内,就迅速在 教育技术及相关领域,点燃了一股讨论开放教育的热潮。但其实静下来,你可能又会发现,在喧闹过后,这本书带来的又未尝不是一股清新的空气。

另附:

新浪(联合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1年度教育十大新闻
http://edu.sina.com.cn/l/2011-12-10/2344210279.shtml
网易:2011年教育大事盘点;
http://edu.163.com/special/2011news/
腾讯:2011年度教育关键词:
http://edu.qq.com/zt2011/2011eduword
中国网:2011教育年终盘点;
http://edu.china.com.cn/2011zzpd/node_7144806.htm
杨东平:“盘点2011:教育的失望和希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2dtwa.html

(2011年12月31日,图文版首发于 CapeChina )

发表在 1.开放教育 | 留下评论

要重视音体美——浅谈对当前中小学课程体系的一种理解

2012/03/02

说一个我观察到的现象:我发现老师和同学每天都在上课,却常常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这些课。我觉得这可能是大家每天学习和生活比较茫然的一个根本原因。所以我尝试理解,看这个课程体系背后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我发觉,在中小学现有科目之间,可能遵循这样一种逻辑:

  • 语文、英语、历史等是教大家感知和描述自然、历史和社会的(概念模型),
  • 数学是提供了一个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基本工具(数学模型),
  • 科学首先是从物理、化学起步的,提供进一步的解释(物理模型),
  • 而音乐、体育、美术等更多的是培养我们的各种感觉系统(现实模拟);

也就是说,在整个课程体系里,音乐、体育、美术等活动课要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1. 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课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
  2. 语文、英语、历史等重点首先在于参与对活动的观察和描述;
  3. 数学的重点在于帮助我们简单梳理这些现象、问题,及感知规律的存在等;
  4. 物理、化学等则进一步揭开我们周围宏观微观世界的奥秘,为我们的人生开启了一个不断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的历程。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欧美很多国家,在学前教育阶段,只是让孩子们玩、画画、唱歌了什么,然后在中小学、甚至大学,体育活动都是整个学校的一个中心。他们是鼓励孩子直接参与生活,然后才是观察、记录,然后才是理解,并去学习组织各种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但这一套逻辑,对我们许多师生和家长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

而且如果是这样的话,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实际上是非常考究的。在一个以“团体格局”(社会学用语,参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有关“差序格局”的篇章)为主要特征的社会里,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课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训练过程,而这是我们忽视的。这个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团体格局”和“科学思维”是这个课程体系的两大重点。

我还没有翻阅当前的课程体系产生的一些背景资料,只是一个大致的猜想,欢迎提供相关资料。

发表在 1.开放教育, 未分类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摘]沟口雄三谈中国的自治概念的成长史

2012/02/02

在讨论教育和社会重建的时候,我常常觉得需要回到中国社会的基层和传统里面去,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老一辈乡村建设派的实践给了我不少启发,包括我所理解的Web2.0技术和自组织的思想,也鼓励我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探索。

最近读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先生的文章,深感他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解读,可能是我们非常值得我们读一读的。在这里,转一段沟口先生访谈录中的一段话:

沟口:这次我写〈辛亥革命的历史个性〉这篇论文以后,我发现了一点。例如,“自治”这个概念,在欧洲出现的契机来源于权力斗争。在封建领主的统治下,因为没有迁徙自由和商业自由,所以商人阶层才开始追求自由,进行权力斗争,进而发展为“自治”精神。然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根据夫马进先生对善堂、善会的研究(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同朋舍出版,1997年),例如清代盛行的一种慈善活动、公共活动等就相当于西洋的地方自治。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明末的功过格和乡约运动,或者一种道德振兴运动。我在读东林党的文章时发现,乡村的乡绅们竞相做出善举,例如救助饥饿的人或者扶养被弃养的孩子,这就是他们的起源。后来逐渐发展到黄宗羲所主张的“地方的公务由地方自己掌握”这个观点。这就是中国自治概念的成长史。可以说自治是出于道德性动机。但是所谓的道德,也包含着通过善行让自己将来变得幸福这种因果报应的动机。不久这种善举开始扩大到修路、架桥、修运河、设立书院、医院等公共工程或者公共事业上。以十八到十九世纪的白莲教和太平天国运动为契机,县级水平的“乡里空间”开始扩大到省级水平。在省级水平的“乡里空间”里,为了自卫,各省还组织了保甲组织,并逐渐发展成军队组织。各省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蓄积了力量,甚至发表了独立宣言。辛亥革命就是来源于乡村自治主义。乡村的构成是官、绅、民共存的复合空间,皇帝也奖励这种慈善活动。这个说法和一直以来大家提出的“体制-反体制”二项对立模式有所不同,只能期待你们来继续研究了。我认为,中国“自治”的来源并不是出自权力斗争,而是出于道德仁爱的公共活动,在这种模式下逐渐发展成革命力量。

——摘自:“村田雄二郎等:沟口雄三氏访谈录”。

文中提到的“辛亥革命的历史个性”,我没有找到,但看到了这篇沟口雄三的“辛亥革命新论”;另外,这是孙歌女士写的:“送别沟口雄三先生”,有对沟口先生学术生涯的简单回顾;最后,感兴趣的朋友,这儿是已经出版的:沟口雄三著作集

 

发表在 4.NGO观察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由工人学习问题引发的思考

2012/01/07

前段时间参与了蓝衣工人合作社工作人员的一个内部学习,和大家一块讨论“工人的学习问题”,也讨论一些有关学习和办学的朴素的道理。

我的讨论提纲是:

1、学习障碍 (打消学习的负面情绪)

2、学习自救(以“开放教育”促公平和发展)

3、问题学习法 (在工作中学习,即“社会化学习”或我说的“新阅读”)

4、办学问题 (灵活办学和自主办学)

5、开放办学 (工人的开放学习平台)

6、学习的组织

7、相关资源

其中,“开放教育”的重点是描绘未来教育的一个蓝图,“社会化学习”的重点是描绘自我实践和共同参与建构的方式方法问题。

在“办学问题”的部分,我简单谈了一下:

4.1 成长的规律(兴趣、能力、动机;可参旧文“教育改革:要大力促进职前教育的深化”或近作“开放教育之路”中第一部分有关“职前教育”的介绍);

4.2 要学的内容(从通识课,到专业课);

4.3 学习方法 (自学、伙伴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或邀请大家共同参与“社区学习”);

4.4 教学方法 (主导式教学、示范式教学、顾问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等);

4.5 办学方法 (除了办全日制学校,还可以办夜校、办短期学校、办半工半读学校,还可以是办杂志,办沙龙、办网站、开发手机应用,也可以是研究和理念的倡导、方式方法的分析和收集展示、项目实践和案例示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梳理,等等);

这里我想阐明的是,教育科学的要点是探索学习和办学的基本规律,以使每个人能够更加充分地享受到人类知识积累的成果,同时又能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丰富和检验这一人类文明的宝库。

在这方面,北师大张燕老师团队的“@四环游戏小组”(www.mysihuan.com)的路子非常值得关注,他们按照儿童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办学观等几个层面来分解问题,并认真汲取各个层面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办学,提供了一个科学而又开放的合作架构。

同时要引起注意的是,现代教育普及的过程,也是现代民族国家确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成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步骤。而这一过程中,“作为知识代表的教育家”和“作为权力代表的政府”、“作为资本代表的市场”三者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有许多扭曲的地方,而且在我们探讨当前的教育问题时,仍可能继续成为一种路径依赖。

如何在知识经济或者说知识社会的中,更好地普及知识,而不是让整个知识阶层都被权力和资本所俘获。这既是互联网领域不断推动知识共享和网络公开课的基本动力,也是给现代公益人和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的新命题。

因此,某种意义上,除了已被大家所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之外,可能要认真考虑把“大学社会责任”提上议程,从知识生产的重要源头,来积极推动“知识共享”和学术界层的反思。

回到“办学问题”中“要学的内容”这部分,首先感谢吴靖老师提供美国有关“人生能力”的一些资料;另外在和蓝衣工人合作社的工人朋友们讨论时,我提醒大家可以关注几个资料:

4.2.1  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四大问题:愚、贫、弱、私,四大教育: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4.2.2  印度喀拉拉邦的“民众科学运动”;

4.2.3  瑞典的“百年学习圈”;

4.2.4 另外,我重点介绍了2000年前后引入国内的,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的“课里播(Crisp)企业自主学习课程”。

在这里也顺便发给大家,欢迎探讨。

发表在 1.开放教育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给老师的补充书单

2011/12/22

担当者行动 做了一个教师图书角,标配是100本书,包含一些备选的书单。适逢书目修订,杨美琴老师征求大家的意见,我列了这个补充书单。原书单分人文思想、科学艺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课外阅读指导五大类,我没有严格遵守。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话,请向担当者行动索取。

涌动的青春

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当代青年的激情与困境);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41616/
郝肪:《灿烂涅磐——柯特·科本的一生》(摇滚歌星的一生);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17141/
路遥:《人生》(在城乡交接带摇摆的青年人);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803820/
《读书》杂志编:《逼视的延伸》(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反思);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74571/

开放教育

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630664/
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806062/
甘阳等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会议论文集和讨论纪要);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99750/
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报告文学);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83609/
钟启泉:《对话教育:全球视野,本土行动》(课改的多重视野);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42977/
张健鹏等编:《美国语文(上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42146/
张燕主编:《四环游戏小组的故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393475/

民用科技和科普

美国科学促进会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85937/
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35183/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乡村问题的科学化);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25507/
费孝通:《生育制度》;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661440/
周昕:《中国农具通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146068/

生活空间和文化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26833/
简·雅各布斯:《城市经济》;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30040/
陈冠中:《城市九章》;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57486/

城乡一体化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436974/
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6378/
费孝通:《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04925/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8779/
易中天:《成都方式:破解城乡改革难题的观察与思考》;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72044/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还权赋能: 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14181/

商业与组织管理

高建华:《2.0时代的盈利模式》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40945/
37singals:《直面现实》(Getting Real)
http://gettingreal.37signals.com/GR_chn.php
彼得·德鲁克:《企业的概念》;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01360/
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84649/
伊查克·爱迪思考:《把握变革》;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6676/
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96702/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45862/
亨利·罗伯特:《罗伯特议事规则》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82433/

未来书写

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79130/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89508/
托马斯·弗里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67642/
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19072/

写给未来的传记

默罕默德·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小额信贷);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12833/
数学家保罗·爱多士:《我的大脑敞开了》(并行思维);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69639/
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乱世学人》(记录同时期物理学家的故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9465/
管理学家德鲁克:《旁观者》(回忆对他影响至深的那些人的故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33346/
历史学家黄仁宇:《黄河青山》(从亲身经历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反思);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1231/
哲学家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晚年口述);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56524/
《读书》杂志编:《不仅为了纪念》;
http://book.douban.com/series/1251
费孝通:《推己及人》;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93418/

欢迎讨论和补充。

>>

 

发表在 1.开放教育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